剖宫产伤口疼的治疗方法

发表时间:2021/4/8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1年7期   作者:许凡芝
[导读] 剖宫产创伤较大,出现伤口疼痛现象较为正常。其主要是因为剖宫产将对产妇肌肉和组织造成严重损伤,从
        许凡芝
        成都市青白江区妇幼保健院  四川成都  610300
        剖宫产创伤较大,出现伤口疼痛现象较为正常。其主要是因为剖宫产将对产妇肌肉和组织造成严重损伤,从而引起疼痛。此外,刀口处组织、神经以及血管在愈合过程中,也将产生疼痛感。术后切口疼未得到有效缓解,将增加对产妇痛苦,影响切口愈合质量。那么剖腹产切口疼的治疗方法有哪些呢?下面为大家详细介绍。
        (1)勤换药。切口处敷料不仅能促进切口愈合,还能减少细菌侵袭,避免感染发生。但是由于剖宫产切口较大,术后愈合周期较长。故术后应定期更换敷料,对周围皮肤进行清洁,使切口及周围皮肤处于清洁、干燥状态。发现腹部出现汗液应及时擦去,避免流入切口处,引起疼痛和感染发生。待产妇恢复情况良好,出院后也应做好伤口保护措施,切忌不要过早撕脱伤疤,引起强烈痛感。
        (2)保持微屈侧卧体位。双腿微屈侧卧体位能让产妇腹部肌肉完全处于放松状态,有效减轻腹壁张力牵拉,避免给产妇带来的疼痛感。如果产妇对疼痛较为敏感,担心麻醉消失后,将产生强烈疼痛感。术后可让麻醉医师根据疼痛严重度,采用镇痛泵,减轻疼痛。
        (3)转移注意力。一般不明显疼痛或间隙性疼痛,可通过转移注意力方式进行缓解,如倾听舒缓音乐、阅读报刊书籍、聊天或参与社交活动等方式,还可想一些开心事情进行缓解。但是疼痛剧烈产妇应采取药物缓解痛感。
        (4)药物治疗。术后痛痒较为严重,应遵医嘱服用不影响哺乳期的可缓解痛痒药物,减轻伤口痛。术后切口恢复情况良好,拆线后应避免做一些增加腹压动作,如提重物、下蹲或弯腰搬重物等,尽量多注意休息。

适度运动可有效促进机体快速恢复,但是在运动过程中切忌不要过度伸展,使得切口撕裂,产生痛感。
        (5)注意膳食影响。剖宫产将消耗产妇机体大量能量,因此产后应补充大量营养元素,保持营养均衡,促进机体快速恢复。通常情况,术后不宜吃生冷蔬菜水果。但是蔬菜水果中含有大量维生素和水分,能快速补充身体营养物质,加快切口愈合速度。同时还能促进胃肠道蠕动,预防便秘发生,减轻腹部压力。此外,过多进食肉类,还将导致切口过度增生,引起痛痒,增加不适。因此,建议产妇术后多吃含有大量维生素和矿物质元素食物,如豆制品、水果、蔬菜等。其中维生素C含量较多食物,能促进产妇对铁元素吸收,提升抵抗力,加快伤口愈合。其中花菜、猕猴桃、西红柿等食物中含维生素C较多,应多吃。此外,在其期间还应少吃海鲜、鸡肉及羊肉等,忌辛辣刺激性食物,如韭菜、辣椒等,戒烟戒酒。
        (6)产后复查。手术结束六周左右,产妇应到医院进行复查,了解切口恢复情况,是否存在异常。在此之间,产妇也应密切观察切口是否出现流脓、渗液等情况,发现异常应及时就诊,采取有效治疗,促进伤口愈合。
        通常情况,剖宫产术后2周左右,产妇伤口痛将明显减轻。术后1天,产妇可下床适当开展活动,术后5天左右可出院。此时伤口伤愈合情况良好,痛感相较于手术刚结束明显减轻。但是由于每位产妇疼痛耐受度存在较大差异,伤口痛消失时间也不相同。但是一般在术后2周左右时间,疼痛将明显下降。由于剖宫产切口较大,术后完全恢复周期较长,一般表皮切口在术后5~7天内即可愈合,但是需要4~6周时间才能完全愈合。切口完全愈合后,出现红色瘢痕,触感较硬,在阴雨天会出现瘙痒,这是因为切口愈合时发生炎症反应引起。随着时间推移,红色瘢痕将变为一条软软的白色瘢痕。若产妇后期恢复情况良好,且不属于瘢痕体质,术后将不会出现较为明显瘢痕。
        综上所述,剖宫产切口疼现象较为明显,故术后可通过每天更换敷料、保持舒适体位、转移注意力、药物治疗等方式,缓解疼痛感,促进切口愈合。同时还可在切口均匀涂抹红霉素软膏、芦荟胶等药物,缓解刀口增生、瘙痒症状等,但是在涂抹前应清洁切口,避免切口发炎,影响愈合。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