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妇科恶性肿瘤放疗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的临床观察

发表时间:2021/4/8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1年6期   作者:张磊华
[导读] 分析个性化护理在妇科恶性肿瘤放疗患者中应用效果。

        张磊华
        山西白求恩医院,同济山西医院,山西 太原 030032
        【摘 要】目的:分析个性化护理在妇科恶性肿瘤放疗患者中应用效果。方法:时间2019.06-2020.08,对象随机抽取妇科恶性肿瘤患者82例,以抽签形式将82例患者分成2组,实验组41例,对照组41例,实验组个性化护理,对照组常规护理,两组效果对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心理状态有差异,实验组SAS、SDS评分较低,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有差异,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P<0.05。结论: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患者,应用个性化护理对改善其负性情绪,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发挥积极作用。
【关键词】妇科恶性肿瘤;化疗;个性化护理;应用效果

        妇科恶性肿瘤是威胁女性生命健康重要疾病之一,临床对该疾病患者采用放疗治疗,虽然放疗在一定治疗效果,但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易出现一些列并发症,如腹泻、呕吐、脱发、骨髓抑制等,从而对患者身心健康产生严重影响[1]。为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改善患者负性情绪,提高患者治疗效果,临床需在治疗过程中对其实施有效护理干预。本研究为进一步分析个性化护理应用效果,随机抽取妇科恶性肿瘤患者进行探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时间范围2019年6月-2020年8月,对82例在我院接受放疗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进行探究,采用抽签方法对82例患者进行分组,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1例患者,实验组患者最大年龄62岁,最小年龄25岁,平均年龄范围值(47.68±2.54)岁,疾病类型:卵巢癌、宫颈癌、子宫内膜癌、输卵管癌,10例、11例、8例、12例。对照组患者最大年龄60岁,最小年龄27岁,平均年龄范围值(47.51±2.39)岁,疾病类型:卵巢癌、宫颈癌、子宫内膜癌、输卵管癌,11例、12例、8例、10例。两组患者基础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可比较。
1.2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在患者入院后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口头健康宣教,对患者进行生活指导,给予患者药物指导等。
        实验组:针对性护理。(1)个性化心理护理,由于患者受疾病影响,在治疗过程中易出现负性情绪,对其医护人员在患者入院后对其心理状态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给予其针对性心理疏导,积极与患者沟通交流,给予患者安慰,缓解患者负性情绪,提高患者配合度。(2)个性化生活护理,患者在化疗后口腔黏膜会出现疼痛、水肿、破溃等现象,在化疗10天后医护人员指导患者喝蜂蜜柠檬水、绿豆汤,促进患者唾液分泌,指导患者对口腔进行清洁,指导患者用软毛刷进行刷牙,餐后进行漱口,禁止使用生冷刺激性食物,从而降低口腔黏膜并发症发生率。(3)对症护理,患者在放疗后易出现放射性食管炎,黏膜水肿会导致患者吞咽困难,对此医护人告知患者在进食后禁止平躺,要多饮水,使食道保持畅通,缓解患者水肿现象。(4)个性化饮食护理,医护人员指导患者要少食多餐,禁止食用牛奶、豆类等难以消化食物,可食用高蛋白易消化食物,对于治疗后无法正常进食患者给予肠外营养干预。
1.3观察指标
        观察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如腹泻、呕吐、脱发、骨髓抑制等。
        利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对两组患者心理状态进行评估,轻度抑郁(53-62分)、中度抑郁(63-72分)、重度抑郁(72分以上)。轻度焦虑(50-60分)、中度焦虑(61-70分)、重度焦虑(70分以上)。
1.4统计学方法
    两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相关数据记录统计学软件SPSS 20.0进行记录分析,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表述形式n%,以X2检验,两组患者心理状态对比,表述形式(±S),以t检验,P<0.05统计学有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并发生发生率对比
        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统计学有意义。(表1)

        
3 讨 论
        妇科恶性肿瘤疾病是临床常见疾病,常见妇科肿瘤类型有卵巢肿瘤、阴道肿瘤、输卵管肿瘤、宫颈癌等,该疾病对女性身体健康产生严重威胁,同时为家庭与社会带来沉重负担。目前放疗是治疗该疾病有效手段之一,但受多种因素影响,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易出现并发症,从而对患者生活质量产生严重影响。
        为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临床需对该疾病患者采取有效护理干预,随着护理学不断发展,新医学模式将以人为本理念贯穿在整个护理工作中,个化护理遵循以人为本护理理念,该护理模式对患者生理、心理需求较为注重,可满足患者身心需求,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措施[2]。在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对患者实施个性化心理护理、生活护理、对症护理、饮食护理,对患者进行全方位指导,从而降低其并发症发生风险,改善患者负面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个性化护理在妇科恶性肿瘤患者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对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发挥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杜莉,蔺娅妮. 个性化护理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生活的影响[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8,3(03):172-173.
[2]王晔,吴翠华,杨琴燕,仇雪. 个性化护理对恶性肿瘤放疗患者的影响临床分析[J]. 贵州医药,2016,40(12):1330-133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