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制护理对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后患者康复的影响

发表时间:2021/4/8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1年6期   作者:张欣
[导读] 探讨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后患者康复应用责任制护理的影响。

        张欣
        泸州市人民医院 神经外科  四川泸州  646000
        【摘要】目的 探讨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后患者康复应用责任制护理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电脑盲选法将其分为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与试验组(采用责任制护理),每组各50例,所有患者均于2018.4-2019.4收治我院接受治疗,对比两组护理前后焦虑程度。结果 试验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高于参照组,组间对比具有差异性(P<0.05)。结论 对于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患者康复实施责任制护理,能够有效缓解其焦虑程度,进而改善其生活质量,值得运用。
【关键词】责任制护理;焦虑评分;脑血管疾病;动脉瘤夹闭术
        颅内动脉瘤在临床脑血管疾病中较为常见,同时是神经外科中的多发病。该病患者在发病时常出现脑栓塞或肿瘤压迫等情况[1]。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是临床治疗该病患者主要措施之一。该手术能够有效阻断患者脑部载瘤动脉,将动脉瘤彻底消除,但大部分患者受病情影响,易在术后出现一系列相关并发症,如肺部感染、颅内出血、泌尿感染等症状,不利于其病情预后,进而延长其康复时间。故对该病患者实施有效护理干预尤为重要。本文围绕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患者康复应用责任制护理有何效果进行探讨,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纳入2018.4-2019.4我院接收的100例行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患者,按照电脑盲选法将其分为参照组与试验组,每组各50 例,其中参照组男女各26、24例,年龄30-70岁,平均(45.36±4.36)岁;试验组男女各27、23例,年龄35-70岁,平均(47.34±7.34)岁。两组年龄及性别等基线资料不具有对比性,P>0.05。
1.2方法
        给予参照组常规护理,内容包括监测患者病情及生命体征、完善相关影像学检查、环境护理、出院指导等。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应用责任制护理,具体措施如下:(1)健康教育:责任护士需告知患者手术治疗相关注意事项及优势、疾病发生机制。对患者家属进行一系列健康教育与疾病知识宣教,使患者家属能够积极有效参与到医护工作中。(2)生活护理:嘱患者避免进行剧烈运动,保持卧床休息,指导患者在床上练习大小便。嘱患者在日常饮食中应注意清淡饮食,禁辛辣刺激食物以及戒烟酒。(3)尊重患者感受:将患者需求告知其主治医生,为其解决生活或心理等方面需求,获得其信任感,促进其良好护患关系。(4)心理护理:护理人员需评估患者心理状态,根据评估结果实施针对性护理计划。向其介绍既往成功案例,增加患者与家属治疗信心。(5)体位护理:术后给予未清醒患者去枕平卧,防止胃内容物反流,患者出现呛咳现象。适当抬高麻醉清醒患者的床头高度,有助于机体静脉回流,防止脑水肿发生。(6)引流护理:术后妥善固定患者身上各种引流管,避免导管出现折压或弯曲,密切关注其生命体征、肢体活动情况、引流液性质及颜色。注意其有无呕吐或头痛症状。(7)预防并发症护理:①预防肺部感染:保持病房环境干净整洁,床单位清洁舒适。定时为患者进行口腔清洁、翻身拍背。②预防深静脉血栓:术后指导其进行早期功能锻炼,可为其穿戴弹力袜,若患者出现肢体疼痛肿胀等情况需立即告知医生。③预防泌尿感染:护理人员应当妥善固定患者尿管,嘱其日常生活中多饮水,保持尿管畅通,于晨晚间为其尿道口做消毒护理。
1.3观察指标
        根据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对两组护理前后焦虑程度进行评定[2],判定标准为:轻度焦虑在50-59分;中度焦虑在60-69分;重度焦虑>69分,评分结果与护理效果呈正相关。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用(±s)表示,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护理前,两组评分无对比性(P>0.05);护理后,试验组评分明显低于参照组,组间存在差异性(P<0.05)。见表1。

3讨论
        近几年,我国颅内动脉瘤的致死率及致残率逐渐呈上升趋势,该病患者病情一旦进入中后期阶段,极易对其生命安全形成严重隐患[3]。临床对此常通过手术进行治疗,其中便包括颅内动脉瘤夹闭术,该手术虽能够有效治疗患者临床症状,控制其病情发展,但多数患者因受病情影响,极易在术后出现抑郁、恐惧以及焦虑等负面情绪,继而影响其术后恢复。为此,护理人员对患者积极实施相应护理干预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试验组SAS评分显著低于参照组,组间对比存在差异性(P<0.05)。进而证实做责任制护理应用于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患者效果确切。该护理模式通过给予患者心理护理,能够有效稳定其心理情绪,提高其护理与治疗依从性。通过积极与其交流沟通,能够建立良好护患关系,进而安抚其内心存在的不良情绪,提高其康复治疗信心[4]。与此同时,积极鼓励患者参与治疗过程,使其能够了解到治疗重要性。在为患者实施责任制护理时,护理人员给予其专业且全面的护理措施,有效降低术后不良反应发生,进而提高手术效果。在为患者实施各项护理前,充分做好护理准备,取得满意与信任感,使患者在护理期间能够积极主动配合护理人员进行各项操作,进而减轻护理与治疗给患者带来的疼痛感,促进其病情恢复。
        综上所述,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患者康复实施责任制护理,效果确切,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焦虑程度,促使病情恢复,值得运用。
参考文献
[1]袁巧玲,徐春兰,隋健飞.加速康复外科在颅内动脉瘤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9,25(4):425-428.
[2]何燕,秦志英.MIA开颅夹闭术围术期护理研究[J].川北医学院学报,2020,35(1):166-169.
[3]徐丽,张维珍,张行泉,等.临床护理路径在颅内破裂动脉瘤夹闭术围术期的应用[J].护理与康复,2017,16(5):439-441.
[4]陈姣红.基于冰山理论的护理干预在颅内动脉瘤开颅夹闭术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8,15(11):51-5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