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华
贵州西电电力股份有限公司黔北发电厂发电运行部 贵州 毕节 551800
摘要:当前,燃煤火电机组是电网组成的主要结构,不能缺少的就是 300MW及其以上负荷的火电机组。在国家节能减排大力倡导的今天,电网调峰的良好运行是能耗经济性指标的主要手段。本文将重点分析300MW火电机组调峰运行的优化调整技术,以供行业参考学习。
关键词:300MW火电机组;调峰运行;优化;调整;
在社会经济的大力发展与全面带动下,人们的用电需求量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多,也就是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用电量,致使电网容量不断走向扩大化,用电结构和以往有所不同,电网峰谷差日益变大。随着电网峰谷差的继续加大,各大电网的调峰运行能力 ,以及调峰的具体需要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冲突。尤其是在近两年以来,电站投产发电,限制了整个电力企业的发展,低谷的时候调峰的运行方式存在的问题较为明显化。为此,作为电厂企业,必须要不断优化调峰运行技术,以解决日益严重的调峰问题。
1, 300MW火电机组的调峰方式运行优化
燃煤,火电机组是各大电网组成的一个重要组成结构。从整体调峰的情况来做详细化的分析,300MW火电机组调峰在实际运行过程中要做好相应的技术调整与优化工作才能带来行业发展的新契机。
1.1低负荷运行技术
依据火电机组电网峰谷的基本特点,在电网的前提下统一实施调峰技术,本质上是在低负荷的情况下运行,属于传统意义上的调峰运行方式,为让调出力有所增加,通常会在最低负荷的状态下进行实际运行的操作。因低负荷运行的调峰,能在安全稳定的情况下进行操作,以此也增加了经济效益,促使电力资源能够得到某程度上的有效节约。但是,整体调峰的能力会受到各种因素的限制,必须有效结合系统调峰技术的优化才能让效果得以增强。
1.2炉内燃烧技术
炉内燃烧是低负荷的一种主要运行技术,具体的特点是稳定性能比较好,并且依据燃用煤种的不同,采用合理化的配风形式,保证锅炉的整体安全性。机组低负荷运行的过程中,闭燃烧器中间的一次风,将上下端的二次风开大,从而集中一次风,创造煤粉稳定性燃烧的先决条件。除此之外,当炉膛负压摆不太的时候,炉内火焰不存在忽明忽暗的闪动问题。
1.3水循环技术
300MW火电机组,实施低负荷调峰运行的时候,不仅要重点强调炉内燃烧的稳定性能,而且还要充分考虑到自然循环锅炉汽包炉水份是否具有可靠的性能。这里主要采用的是正方形大切角炉膛结构,并且负荷分布处于很均匀的状态,本质上改善了四角受热的程度,非常有利于水循环的良好运行。关于300MW火电机组调峰运行的良好优化,在具体调整技术当中,要使用大循环倍率的锅炉才比较容易实现。除此之外,实际低负荷运行的的时候,主汽压力应滑降至 14. 0~ 14. 5MPa,在调峰的运行方面属于超高压的状态,这种情况下比较容易改善水循环。基于此,300MW在低负荷调峰的状态下,锅炉水循环的可靠性就会比较高。
1.4厚壁部件汽包技术
为进一步让300MW火电机组汽包内水和汽的温差得到整体上的降低,需要不断减少热应力,也就是让汽包壁由于温度带来的分布不均匀情况发挥作用,促使热应力得以全面性的减少,切实全面提高锅炉在负荷变化下的全方位适应能力。第一,在汽包内采用直通式给水分配管的具体结构,让经配水管进入集降管入口处的主要位置,以此调整汽包壁整体温度场的分布。第二,控制汽包上下温度之间的差,通常情况下是在10℃以内的范围,再控制上下壁差为 30℃。
非常值得注意的是,外壁温差之间具有一定的差异性,以在 14~ 20℃内的范围为最佳。
1.5汽轮机技术
汽轮机技术并不是非常简单的技术,涉及到的内容可以说较为复杂,呈现出多样化的状态。所以在300MW火电机组调峰运行优化调整的技术方面,汽轮机也是其中比较重要的一项工作内容。而汽机侧自动装置要想实现投运的正常,辅机设备要起到真正的辅助作用,不能产生任何的异常情况。换言之,气缸整体的温度变化不是随意性的,而应该是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不能超过1度/MIN,缸差的温度也不能超过 35度。
1.6机组振动技术
机组振动也是调峰运行中技术的一种。实际负荷变动的具体阶段,300MW火电机组调峰运行,其主要技术的优化与调整不能忽视,要更加重视起来。具体而言,就是要控制各个轴振幅在比较合理的范围之内。因为单阀和顺序阀不会直接影响到机组的顺利运行,所以两种方式都能够在优化的基础上适应实际调峰的基本需要。
2,机组低负荷运行优化调整措施
为全面确保300 MW火电机组低负荷运行的稳定性和经济性,在锅炉燃调整的全部过程中,还要选择最佳的DEH控制系统,进而具体分析出测试现场的相关工作。实践的时候会发现,调峰试验数据和实际性能应该要有其较为合理化的参考依据。
2.1调峰试验煤种选择措施
实施调峰试验的具体阶段里,煤种的选择不是固定化的,也不是不可改变,关键是看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进行。煤种的选择整体上要依据实际环境气候,当地温度的控制做有针对性的选择。比如,在前4次调峰试验的时候,使用的煤种就为北方混煤,第5次使用的煤种为低质煤。通过5次的调峰试验,因地制宜去使用适合的煤种,整体上就突破了最低稳燃负荷的基本数值。
2.2技术改造措施
2.2.1炉内敷设卫燃带
目前电厂锅炉燃用的煤质,整体上比实际设计的煤种可能要差些,炉内火焰温度水平基本处于偏低的一种状态,所以可在炉内采用相应的措施,敷上卫燃带。然后测出炉内燃烧中心四角火焰的平均温度数值,其具体温度应该是在合理的范围内,这样才表示炉内火焰温度再提高,有利于低负荷燃烧的稳定性,同时还可以有效节约经济成本。
2.2.2改善燃烧器出口结构
关于300MW火电机组调峰运行,燃烧器的出口结构要在具体运行过程里做出专业化的调整。而对于双通道自稳式的燃烧器而言,实际在热态运行的整个过程中,比较容易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从而就产生变形的现象,致使炉内气流偏斜,对燃烧的稳定极为利于。基于此,需要在实践操作时在AB两层一次风喷口的两侧中间,采用开一个V型口的方式,以此预防受热后可能出现的变形问题。
2.3采用一次风火嘴投运的方式
双通道自稳式燃烧器,本质上低负荷稳燃性就比较非常好,所以在具体调峰试验的早期阶段,需要采用的燃烧方式是要稳定下层,调节中间层,最后停运上层,但这样会有再热汽温度的相关问题。基于此,300MW火电机组在实际运行的时候,可以用一次风火嘴投运的方式,机组负荷在实际运行时能够确保2套制粉系统处于正常的运行状态。若4层一次风火嘴集中进行专业投运,炉膛负压波动就会相对比较小,炉内燃烧也会更加的具有稳定感,并且再热性温度就会有所提高,以提高10℃左右温度为最佳,促使整个机组低负荷调峰运行的经济成本能够得以不断减少。
3,结语
300MW火电机组调峰的运行工作,在整体技术运行的优化方面,最终目标都是为了实现电网调峰的根本需要。每一种调峰运行技术都不是完美无缺,都有其自身的优势和自身的劣势所在,关键是能够在适合的情况下应用适合的调峰技术,以达到最佳的工作效果。比如,低负荷的调峰更加具有安全高效的性能,而且有具有很强的经济性以及实用性。再如,针对于300MW火电机组调峰运行的整体技术改造,其实一个方面是可以有效减少负荷,另一个方面也能够全面提高机组的安全性能和社会发展的经济效能。为此,在今后的行业发展路上,需要更加重视节能的主要作用,并在节能和储能的基础上,促进行业的未来发展,为300MW火电机组调峰运行优化调整技术创造佳绩,谱写出更加灿烂辉煌的一页。
参考文献
[1]张锋锋.大型汽轮机转子疲劳寿命的数值模拟[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