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工程管理中存在不足点及改进策略 吴建强、周柏栋

发表时间:2021/4/6   来源:《建筑科技》2021年1月上   作者:吴建强、周柏栋
[导读] 我国的能源问题一直是比较受重视的问题之一,电能作为我国应用最为广泛的能源之一,也是我国最想要减少浪费的资源之一。要不断完善管理制度,促进施工作业流程化、程序规范化,从而促进电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基于此,本文对电力工程管理的意义、电力工程建设中常见的问题以及电力工程管理的措施进行了分析。

浙江省邮电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浙江省杭州市江干区凯旋路170号 吴建强、周柏栋    310000

摘要:我国的能源问题一直是比较受重视的问题之一,电能作为我国应用最为广泛的能源之一,也是我国最想要减少浪费的资源之一。要不断完善管理制度,促进施工作业流程化、程序规范化,从而促进电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基于此,本文对电力工程管理的意义、电力工程建设中常见的问题以及电力工程管理的措施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电力工程管理;模式创新;电力系统
        1电力工程管理的意义
        电力工程管理是电力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保证工程在实施过程屮的科学合理性以及降低在施工过程屮的风险作用。首先,电力工程管理确保了电力工程的工作效率。电力工程管理可对各个部门工作进行协调,保证各个部门间的工作有序进行,有效提升各部门的工作效率。电力工程内容繁复,具体包括工程管理规划、工程成本控制和建材管理等,是有多个部门组成的工程,只有通过工程管理才能够确保各个部门工作有序进行。同时,电力工程管理还能保证工程实施的标准化和系统化,使工程符合相关标准。
        2.电力工程建设中常见的问题
        2.1方案不合理
        为了保证电力工程建设的质量和安全,首先要有一个合理的设计方案。合理的设计方案主要是指,建设单位应严格安全施工设计图纸,不随意改变设计,在施工过程中如果发现问题,一定要主动与设计单位和有关部门沟通及时,确保问题能尽快解决,同时确保施工人员安全及施工质量。在施工建设之前,会对建设项目进行图纸规划,施工图纸包括对具体建设施工的流程规划与建设步骤安排,但在实际建设施工过程中,没有按照图纸规划开展建设施工工作,不仅造成建设安全隐患,也无法保证建设项目质量。
        2.2管理制度不健全
        在电力工程施工过程中,缺少管理依据无法形成体系化的施工建设流程,极易造成施工建设出错,无法取得极好的施工建设效果。许多电力建设企业没有进行全面的安全和质量管理,这主要体现在不指定一个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安全管理没有落实到每个人,具体划分到每个责任人,因为没有进行安全事故及时预防、施工人员都是在不合理、非标准条件下作业,从而导致更多的安全事故。同时,缺乏必要的监管制度,无法对施工行为进行有效约束,导致部分施工人员存在不规范行为,尤其是施工难点,作业质量无法达到专业标准,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3电力工程管理的措施
        3.1强化创新管理思想
        想要在施工过程中进行新的电力工程管理模式的推进,首先需要进行管理思想上的创新,从基础的管理观念上进行革新及发展。我国的电力工程相对于发达国家起步相对较晚,在电力工程的管理的整体观念上和发达国家相对存在着严重的滞后性,从而导致管理思想落后,创新能力较差的情况出现。
        为了提升我国企业电力工程管理模式的创新能力和发展能力,首先需求就是做好基础的思想观念的转变,让管理人员能够通过对国内外的专业电力工程管理知识和模式进行分析剖解的方式进行吸收,从而对我国现阶段的电力工程管理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同时管理方需对当前的社会形势和施工具体情况进行分析,比较两者间的共性和特性,从而针对于具体的施工情况进行具体的电力工程管理模式的使用,保证电力工程的管理模式能够适用于当前的施工工程。在电力工程管理模式运作阶段,需对当前管理模式的优缺点进行分析并进行针对性的优化,通过观念创新的方式来带动电力工程管理模式的创新。
        3.2进行创新机制的转变
        为做好创新管理工作,在创新管理工作的前提下需对组织结构进行有序的整理和调整以满足新的管理模式,具体的调整方案需根据项目的不同进行调整。


在进行具体的项目施工过程中,需要施工单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管理模式的调整,而调整过程中涉及到最基础的就是职能部门的调整,其余所有职能部门也需根据部门性质的不同进行调整。通过职能部门间的调整来使施工管理部门的管理结构更加扁平化和透明化,使管理信息能够快速的进行流通,避免信息壁垒的出现,促使电力工程管理部门提升协作效率。
        职能结构的优化也能让管理部门和施工方及业主方等都能保持良好的共性关系,保证了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能够保持多部门间的快速协动,避免出现消息滞后和决策不匹配的情况出现。最后,进行电力工程管理职能的重新划分能够让各职能部门对自我职能范围和权限进行充分的了解和确认,保证了各职能部门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能快速实现自我部门职能任务,在出现职能问题时也能及时找到对应部门进行处理。在避免了管理混乱的同时提升了整体电力管理模式的实际使用效率。通过职能划分的方式,能够让管理部门和监管部门和实际的施工情况更加适配,保证了施工进度能够按照预期进行。
        3.3在成本和资金管理上的创新和应用
        电力工程的经济利益受到成本和资金管理的直接影响,因此对于这两方面的创新是我们不容忽视的。
        首先,成本管理模式的创新发展主要是在原有的模式基础上进行二次优化,以满足现代电力工程需要。成本管理的创新最重要的就是结合工程实际,切忌盲目推行。相关部门应该在对电力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实地考察,在充分掌握情况下结合自身工程需求,对工程资金开展全面的管理规划。这个过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要求管理人员不能急于求成,要从电力工程的大环境出发,再结合企业自身诉求制定出一个有效的成本管理策略,实现成本降低。其次,管理人员不能只追求效益,从而忽视了电力工程的质量问题,要在兼顾质量和利益的情况下进行优化,要确保企业的长期健康发展。
        3.4创新成本管理策略
        在当前的市场整体环境中电力工程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各大公司纷纷发挥自我优势进行市场份额的抢占。为占据更多市场份额就需要电力相关的企业进行资源的整合和优势的凸显,这一观念在电力工程管理中的体现就是对电力工程的成本进行管控。这要求在进行电力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加大对使用成本的控制,在保证原定建设目标的前提下对成本进行尽量地缩减。通过进行电力工程管理项目的创新应用,让电力工程在实际的开展过程中进行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的整合。通过成本管理途径剔除多余成本支出项,根据施工项目的具体情况进行资源的分配,让企业能够在建设电力工程过程中做到成本的最低化和利润的最大化。
        3.5加强人员培养
        在当前的电力工程管理模式运作中,最常出现的就是相关人员专业知识水平和安全意识的缺失,因此需加强对于人员的多方位培养。一方面需加强管理人才的培养,培育出符合施工单位需求的管理人才。不仅要进行专业知识的培养,还需协助进行理论和实践联合的培养方式,使管理人员能快速对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从而保证电力工程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另一方面需加强对施工人员安全知识的教育和培养,提高施工人员安全知识水平和常规地安全问题处理方案,使施工人员在日常的施工工作中能尽量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出现意外,同时在出现意外的情况下也能进行及时的处理,从而避免出现较大的安全事故,以保证电力工程建设的正常开展。
        4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力工程监管想要符合现代社会的要求就要法不断的对管理模式进行创新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促进电力工程效率的不断提升。在满足自身需求的同时,为业主带去利益。当代电力工程管理模式的创新,无论从哪一方看来看都是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只有不断创新发展才能实现我国电力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田继荣,张帅,林瀚文,岳超.数字化建设管理模式在DG水电站中的应用[J].人民长江,2021,52(01):224-229.
[2]李俊.时间价值理论在电力工程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电力设备管理,2021(01):141-142.
[3]韩京芸.强化经济新常态下电力工程施工及管理[J].低碳世界,2021,11(01):130-13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