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重症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生活质量的影响

发表时间:2021/4/2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5期   作者:丁黎明
[导读] 目的:探讨给予重症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治疗对患者预后生活质量的影响
        丁黎明
        巫溪县人民医院  重庆巫溪 405800

        【摘要】目的:探讨给予重症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治疗对患者预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90例重症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原则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其中,对照组接受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前者基础上接受肠内营养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营养指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ALB、Hb、IgA水平显著优于观察组,组间比较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营养支持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观察组(26.67%>6.67%),组间对比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重症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实施早期肠内音乐支持在改善患者生活水平方面效果确切,并发症发生率低,确保患者摄入充足营养,可以推广。
        【关键词】早期肠内营养支持;重症缺血性脑卒;营养状况;预后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改善,提高对营养问题的重视,且重症缺血性脑卒中治疗中营养支持治疗已经成为重要的一部分工作[1]。有研究认为该疾病治疗中营养支持与患者治疗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为了进一步探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重症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本次研究选取90例2020年1月~2021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重症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观察对象,对比基础治疗和肠内营养治疗的效果,具体结果进行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0例重症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原则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其中,对照组男性29例,女性16例;年龄最小45岁,年龄最大84岁,平均年龄(54.73±3.52)岁;疾病类型:脑梗死13例、脑出血17例、脑梗塞15例。观察组男性26例,女性19例;年龄最小43岁,年龄最大86岁,平均年龄(56.54±3.37)岁;疾病类型:脑梗死15例、脑出血16例、脑梗塞14例。比较两组患者基本资料,结果为P>0.05,并不存在统计学意义,可以对比。
1.2方法
        对照组接受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于入院后第2 d症状稳定的前提上与鼻胃饲管进行肠内营养治疗,具体方法为:由营养科经验丰富营养师根据以往病例给予患者进行肠内能量营养液治疗。结合标准体质量计算公式“理想体质(kg)=身高(cm)-105”计算患者所需热量标准,约为83.65~125.35KJ/(kg.d)。营养剂持续标准为80~150 ml/h,第1 d给予患者接受全量的一半,若患者无不良反应则第2 d予以全量。
1.3观察指标
        检测患者ALB、Hb、IgA水平改善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包含血液感染、肺部感染和肠道感染)[2]。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统计学软件分析本文相关资料,其中以(±s)表达定量资料,t为检验值;以n(%)表达定数资料,2为检验值。若最终结果显示P<0.05,由此判定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营养支持后营养指标
        治疗后对照组ALB、Hb、IgA水平显著低于观察组,组间对比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详细见表1。

3 讨论
        对重症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而言,由于受吞咽困难、意识障碍等因素影响无法进食,导致营养不良,并不利于患者预后。患者入院第14 d吞咽困难是营养不良独立的一种因素,其主要由于患者进食障碍导致缺乏矿物质、电解质紊乱、机体脱水等,长期下去导致患者存在能量代谢或蛋白质障碍,抑制患者机体免疫功能,感染发生率较高,对患者恢复产生不利影响[3]。
        临床上比较传统的观念认为脑卒中患者受到吞咽困难等影响容易出现无误吸、流质食物反流等问题,因此肠内营养治疗是比较传统的做法[4]。但由于食物对患者胃肠道刺激减少,减弱了患者倡导吸收功能,且场外营养还可能增加患者呼吸负担,并不利于营养食物代谢,加重患者病情,不利于其预后。而肠内营养主要是通过胃肠道结合管饲或口服等方式给患者提供代谢所需应用机制或应用支持,对患者维持自身肠道正常功能起到促进作用,避免出现肠道粘膜细胞萎缩坏死的问题,有利于保证患者肠道粘膜屏障完整性,应用价值较高[5]。本次研究中实施肠内营养治疗的观察组营养指标显著优于实施基础治疗的对照组,且从并发症发生情况方面分析可知,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由此可知早期肠内营养治疗在改善患者预后情况方面效果显著。
        综上,给予重症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治疗效果更佳,为患者提供充足的营养支持,且并发症发生率低,可以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马红珍, 耿兰坤, 封红妙,等. 早期肠内营养对农村重症脑卒中患者营养状况及预后的影响[J]. 饮食保健, 2020, 7(1):211-212.
[2]凌海华.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重症脑卒中患者营养和免疫功能的影响[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6, 9(18):99-101.
[3]刘宗波. 早期肠内营养(EEN)支持对重症脑卒中患者营养和免疫功能的影响[J]. 中国医药指南, 2019, 17(15):114-115.
[4]王晓箴, 张红.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营养状况及预后的影响[J]. 中国保健营养, 2018, 28(7):109-110.
[5]李雷, 杨颖, 赵影.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重症脑卒中病人营养和免疫功能的影响分析[J]. 中国保健营养, 2018, 28(1):32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