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作文起步教学的有效实施策略分析

发表时间:2021/3/31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1期   作者:曾省俊
[导读] 作文是小学语文的重点教学内容,“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当下语文教学中应该注重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和阅读水平
        曾省俊
        北师大什邡附属外国语小学  618400
        摘要:作文是小学语文的重点教学内容,“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当下语文教学中应该注重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和阅读水平,实现学生的综合发展。然而在三年级作文教学中,由于学生正处于起步阶段,基础较弱,再加上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问题,导致学生作文水平不甚理想。因此,教师要深刻意识到作文起步教学的困难,传递学生正确的作文方法,再结合以读促写、读写结合、先观察再动笔、先说后写等方式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提升小学三年级作文起步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三年级;作文起步教学;实施策略
        引言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发展需求和学习的需要,在提升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同时,注重提升学生处理信息和获取信息的能力,其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但由于教师缺乏高效的作文教学方法,再加上三年级学生基础较弱,导致学生的写作水平始终难以提升,作文教学效果不甚理想,因此,语文教师要及时转变教学理念和方法,传授学生有效的写作技巧,全面提升作文起步教学的实效性。
一、小学三年级作文起步教学存在的问题
1.作文教学内容单一
在小学三年级作文起步教学中,课程内容较为死板,这些枯燥空洞的内容根本无法有效的激起学生的写作兴趣,学生也很少真正将知识化为己用,无法达到提升写作水平目的。此外,教师的仍是在教学中处在主导地位,作文教学方式和内容都还停留在较为老旧的阶段,完全没有体现出教学内容的新颖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十分低迷。
2.作文教学内容脱节
语文作为一种交际性语言,在教学当中要充分发挥出其社会功能性和交际性,只有多读,才能带动写作,最终达到提升作文水平的目的。然而当下三年级作文教学普遍忽略了这一点,教师或许传授一些写作技巧,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们能真正利用技巧进行写作,再加上学生基础水平薄弱,难以顺利开展。其次,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课堂的教学过程和教学内容和实际应用存在一定的差距,学生只是重复的按照老师的讲解进行学习,一般情况下不会发表自己的想法和意见,语文实际应用能力不强,作文水平自然遭到限制。
二、小学三年级作文起步教学的有效实施策略
1.充分利用教材,以读代写,抓好课后小练笔。
针对小学三年级学生基础薄弱,作文兴趣较低的情况,学生在课堂上不愿意动口,更不愿意自主写作,只有教师布置课后作业时,才会不情愿地进行写作,对于这种情况,如果教师强制要求学生写作,会让学生产生极大的厌恶感,进而限制语文作文课堂的教学效率,最终导致师生双方精疲力竭,这对于教师和学生而言都是十分不利。所以我们一定要讲究方法的指导。三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写话基础,也正在逐渐形成了逻辑思维,但缺乏写作技巧。而我们的语文教材就是很好的教学材料,其中含有大量的讨论话题和小练笔。比如三年级教材《不会叫的狗》中的几种结局的续写,《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再写长胡子的作用,教师可以让学生对教材内容进行重复阅读,在学生熟悉了文章的表达方式之后再对相关内容进行口头描述,这时他们就已经将课文的表达变成了自己的表达,学生就会更容易接受写作,并且在提升阅读能力的同时,提升了写作能力。


2.作文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简单表达,主题鲜明
在小学三年级作文起步教学中,保持语言简洁很重要,三年级学生虽然具备了一定的写作基础,但是理解能力较差,简练的语言能够让学生更加清晰的接受接受教师写作的知识讲解,更加能够运用写作技巧进行写作。比如在进行抒情记叙文作文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理清写景的顺序,找出观察点,且语言必须要简洁明了,开门见山,若是一直拖泥带水,不仅表现出老师教学效率不高,还会让学生失去写作的兴趣,认为写作十分复杂,其写作的积极性也会因此遭到限制。
3.指导观察生活,积累写作素材。观察是学生获取作文材料的主要来源,也是写好作文的基础和前提。老师要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明确观察的内容。比如在学习了三年级语文园地习作例文《我爱故乡的杨梅》以后,我们就可以让学生写写自己喜欢的水果。让学生把水果带到课堂,指导他们观察水果的颜色、形状、大小,再剥开果皮观察果肉,细细地尝尝味道,最后再动笔写。在围绕一句话写一处地方时,将这处地方拍成几张照片,引导学生一张一张观察,边观察边叙述,这样学生写出来的作文不仅言之有序,而且言之有物。
4.先说后写,降低难度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一再强调:作文要练习用自己的话来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做到”我口说我心,我手写我口”。说是写的前提,写是说的结果。比如我们在写“掰手腕”这个游戏时,就可以先让学生表演,表演时让学生观察,观察后再让学生说说选手的眼神、脸色、紧闭的嘴唇、再说说手的动作、最后说说啦啦队的表现。学生通过自由练说,同桌讨论,指名叙述,已经知道该怎么写这个游戏了。在学生说的过程中,老师就能帮助学生纠正语病。在此基础上,学生的表达也会更加规范。而那些写作能力薄弱的孩子,也能有话可写了。先说后写,或者听了别人说再写,就会降低写作的难度,让学生慢慢悟到这作文就是把自己想说的话通过笔写出来。
5.巧妙利用课外读物,增强学生的知识累积量
从小学三年级作文起步教学的现状来看,在课堂中添加一些趣味性较强的短小课外语文故事,会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会对故事情节产生极大的兴趣,有的学生会全身心的投入到阅读当中,还有的学生还会亲自动手写,这种写作和阅读同步的方式,能够极大的内化学生的语文知识面,弥补了当代学生缺少动手作文能力的缺陷。比如在三年级课文《秋天的雨》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对课程内容进行一定的调整,让学生对于语言的讨论不再局限于自身的了解,而是让学生自行去搜寻课外资料,或者寻找一些关于秋天的雨的描写,并将其中优美的语言记录下来,让学生自行组成小组,然后分别在课堂中进行“朗读”,这种实践性较强的活动能够极大的引发学生的兴趣,并且在不断的练习当中,积累了较多优美的语言,极大的拓展了学生的写作面,学生的作文水平也将在此过程中形成,为其今后的写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总结
作文教学是语文课程的重中之重,然而就当下小学三年级起步教学现状来看,其写作教学模式还有些保守,学生基础水平薄弱,需要教师充分发挥教学的引领作用,通过利用教材和读写同步的方式,遵循先看再说后写的顺序,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并坚持多阅读拓展学生的知识面,累积其词汇量,全面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徐万秀.小学三年级起步作文教学研究[J].启迪与智慧(中),2020(10):36.
[2]沈晓莹.小学三年级起步作文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小学生作文辅导(读写双赢),2020(09):51.
[3]孙倩.小学三年级作文起步教学的有效策略[J].科普童话,2020(26):7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