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正军
山东省淄博市经济开发区聂村小学
摘要:人们的一切生产生活都离不开一个健康强壮的体魄,所谓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小学生正处于身体快速发展发育的阶段,自小就受到亲友长辈的呵护,更加重视身体的健康程度。近年来体育与健康之间的关联被越来越多人关注和强调,小学体育课的重要性也不言而喻。本文依托体育与健康的基础理念,研究小学体育教学实践的关键要素,并对进一步高效开展小学体育教学深入思考,以此形成一些有用建议。
关键词:体育与健康;小学;体育教学;实践;思考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是小学体育与健康教育教学的准则,各位体育老师应当认真学习和贯彻落实体育与健康的理念,改变传统的体育教学开展模式,进一步开发小学体育课的热情与活力,通过重视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以提高与促进小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兴趣。在学生认真投入体育锻炼的同时帮助他们掌握体育运动的方法并锻炼基本技能,从而逐步理解和掌握体育与健康理念的基础知识和深层内涵,通过体育教学提升学生体能,树立终身体育运动的意识,锻炼健康强壮之体魄,快乐成长。
1.体育与健康理念下小学体育教学的重点
1.1认清体育的重要性
老师需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体育锻炼对促进体质增强的重要作用。小学生正处于身体骨架和各个器官发育的黄金时间,而现在有太多学生背负着繁重的学业,或者被电子游戏充斥整个课余时间,导致身体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不良的影响而逐渐虚弱,承受不了足够强度的体育活动,“少年强则中国强”变成了一句假大空的口号。经过科学研究表明,适当的体育锻炼不仅可以塑造优秀的形体,还能增强免疫力以及生病以后的抵抗力,使身体长久处于健康的状态下。
1.2运动多元化
首先是体育项目越来越多可供学生自主选择,不仅有传统的篮球、足球、乒乓球等,还有简单易学的跳绳、踢毽子等,让学生在这些项目中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去参加,和趣味相投的同学一起锻炼、一起竞赛、一起分享胜利后的喜悦,这样也可以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的能力,增进班集体的荣誉感和整体性。
1.3正确面对锻炼中的困难
既然是体育运动,自然会遇到挫折、困难、失败等困境,此时如何引导学生积极面对是体育老师需要反复推敲的重点。小学生在平时生活中有家长众星拱月般呵护,很少遇到打击,如果不能正确面对锻炼中的困难,则很容易丧失继续运动的兴趣,也会让学生养成懦弱、胆怯、害怕失败的不良性格,这跟体育与健康的理念背道而驰。
2.小学体育教学的策略
2.1教学结合实际,开发体育思维
体育老师要首先开发学生的体育思维,通过学习《体育与健康》课本,让学生们知道身体是一切学习、娱乐的基础,如果没有一个健康的身体,那么各种活动、游戏都将无从谈起。对于一直将心思投入在学习上的学生,老师要引导他们走出教室,将体育课的时间还给体育锻炼,只有放松心情、活动筋骨,才能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更加投入和思维敏捷;对于那些喜欢玩游戏的学生,老师要让他们明白适度游戏益脑、过度游戏伤身,可以推荐他们玩一些体育运动类的小游戏,这样学生渐渐也会喜欢在体育课上参加这些体育项目,将学生从游戏的漩涡中带回到操场上。在雨天不适宜室外活动时,老师可以播放一些体育运动视频如CBA、NBA录像,或者让学生间分享讨论自己父母喜欢的体育运动,教学贴合实际生活,学生自然就会越来越喜欢体育课,也会慢慢接受体育与健康之理念。
2.2抓实体能训练,突出学生主体
体育之于健康,需要老师把加强小学生的体能训练放在体育教学的重要位置,使学生形成自觉锻炼的良好运动习惯,增强个人身体素质。每个学生喜欢的运动项目有所不同,老师可以创造条件,利用学校已有资源,以学生为主体在体育课上开展形式丰富的锻炼项目,严格落实跑步、跳绳等基本项目的达标训练,让学生有充沛的体力进行更激烈的体育运动。教师还可以把运动项目的规则制定权交给学生,在多数同意的条件下改良运动条件,例如放宽篮球运动中带球走步的限制,让这些运动更适合小学生参与,通过设计自己喜闻乐见的项目让体育课充满乐趣,这样既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也发挥了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增进学生间和师生间的友情。
2.3家校共同引导,勇于直面挫折
体育老师还要引导学生走向社会、走进生活去进行大众化的体育锻炼,在面对困难时要百折不挠、愈挫愈勇。如果发现学生已经出现“公主病”、“王子病”,则老师要及时跟家长进行沟通交流,通过家校共同引导,让学生知道体育活动中被对手击败、在对抗中摔倒是很常见的事情,走向社会也会遇到诸多不顺与挫折,所以从小就要培养坚强、勇敢的品德,不怕摔倒,而是怕摔倒之后没有站起来的勇气。老师可以让学生回家之后由父母带领继续参加体育运动,例如父亲喜欢篮球、足球,运动的时候也会摔倒、失败,但是他们会拍拍身上的灰继续战斗直到获得胜利,孩子在旁边看着这一切,内心会受到启发与鼓舞,明白拼搏精神的重要性。
结束语:
总而言之,体育与健康理念下的小学体育教学要求老师要引导学生认清运动锻炼的重要性,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和体育项目以增强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引导学生正确面对运动中的问题与挫折,真正实现发展体育、强健体魄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陆雪松.“体育与健康理念下小学体育教学的实践与思考.”田径 .(2019):13-14.Print.
【2】赵曼曼.“小学体育与健康教育相结合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7).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