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21/3/2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3月3期   作者:何国宽
[导读] 现如今,社会环境趋于网络化发展,信息技术成为主流技术手段,受到广泛应用,改善了现代人生活环境。随着信息技术广泛应用,教育领域开始重视信息化改革。教师在组织信息技术教学时,需要根据现代化信息技术发展需求,构建全新课程体系,优化课堂环境,提高课堂效率。

何国宽    广元市利州区东城实验学校  628018
【摘要】现如今,社会环境趋于网络化发展,信息技术成为主流技术手段,受到广泛应用,改善了现代人生活环境。随着信息技术广泛应用,教育领域开始重视信息化改革。教师在组织信息技术教学时,需要根据现代化信息技术发展需求,构建全新课程体系,优化课堂环境,提高课堂效率。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教学;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03-045-01

        新课标背景下,小学信息技术教师需要借助于信息技术,更新教学思想,树立信息化教学观,并创新课堂设计模式,从而保证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更加高效。
        一、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
        云计算、智能化及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具有较强的技术优势,如果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此技术,则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和满足其学习的个性化需求,从而提高其知识水平。小学生能够在现代信息技术教学环境中,仅需要通过平板、电脑及手机等任一设备终端就能够不受时空限制地进行自主学习。可以在终端平台中自由选择需要的内容进行学习,教师则可以在相关平台上传相应的学习重点及作业,可以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创建和创新教学模式。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常通过学生课前对书本知识的预习来提高学习效率,但很难了解学生预习的状况及其对知识掌握的情况,且教学模式较为单调乏味,无法满足学生學习的个体差异性需求。如果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则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平台构建可满足学生多元化发展及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教师在上课前将重点知识的视频及音频上传至信息平台,并同学生进行交流互动,从而了解和掌握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
        此外,教师还可上传关于信息技术知识学习的练习题课件,让学生下载练习来巩固知识,培养其探究兴趣。如果学生遇到疑惑或疑难问题,教师可通过网页在线及学习平台等推荐学习资源的网页链接,组织学生进行课前探究学习,进而推动信息技术教学效率的提升。比如在学习“文档编辑”时,教师可在课前上传关于Word文档编辑的相关动画视频,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探索的乐趣,并可通过网页链接向学生推送外部的音视频学习资源,以丰富学生的学习素材,使其能够利用平台资源了解文档编辑中的粘贴、复制、字体大小及颜色等知识的认知。学生还能够利用学习平台同老师交流疑难问题,上传学习成果等。
        二、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策略
        (一)利用云计算系统备课和教学
        应用云计算系统,教师能够依据学生个性差异及兴趣特点打造分层教学的云课堂模式,按照学生的知识水平来设置各种层级的练习,将其上传至云存储空间,且在云平台中打造出功能完备的备课系统,以备学生对不同资源、练习题目进行自主下载。教师也能在系统平台中对练习内容进行详细分类和标注,以便于学生操作和联系。学生练习操作过程中,教师能够实时监测练习状况,随时调整编辑相应的题目,以引导其深入参与到学习中。



        同时,教师应留10分钟左右的课堂时间知道学生下载、练习各种类别的练习题目,知道其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设备登录系统平台,在云存储中下载各难度等级的练习内容,对信息技术学习内容分层次分等级地学习。对于现在的信息技术课程,与别的课程相比,课时比较少。因为在大众眼里,传统的信息技术课程,不是重点课程,能带给学生的其实很少,没有办法深入的去教学生一门技术。但也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云计算课程,教师可以依靠这样的内容和形式,带学生去感受新的技术,给他们开阔眼界,锻炼逻辑思维方式,对他们的未来也有无限的好处。当然,在分等级学习中,练习题目应以探究为主,分解知识的难点及重点,以便于学生学习认知,从而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二)借助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环境
        教师在课堂教学时,需要借助于信息技术,对课堂环境进行进一步优化,从而保证学生的学习情绪和兴致,被有效的调动起来,让学生在课堂上,学习更加积极和主动。
        比如说,“航天梦喜圆——‘形状’与填充工具”是小学阶段重点学习内容。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可以借助于信息技术,向学生展示形状填充工具操作模型,通过多媒体动画操作演示,让学生对形状填充工具形成正确认知。
        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多媒体动画演示,就形状填充工具进行自我操作练习,从而夯实学生计算机基础。
        (三)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共享功能
        共享功能是现代信息及网络的技术的重要功能之一。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如果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则能够有效地实现学习资源的共享性。教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将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内容以及相关的资料、学习素材等资源上传至云端存储空间,向学生提供知识下载服务。教师也可利用平台同学生进行在线交流互动,讨论相关呢学习内容,鼓励学生巩固、延伸和拓展课堂学习内容,课堂后学生能够依据自己兴趣及知识薄弱点同教师、学生间进行沟通交流,学生不但能够及时发现自身不足,也能及时补充和完善相应的知识,教师也能及时掌握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以便于其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内容,从而优化课程教学实践及课程设计。
        当然,学生也能利用学习平台及时反馈意见,教师在对其在线指导,结合学生的困惑及意见来不断更新共享资源,以促进其对信息技术知识的理解及巩固。
        总之,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必须转变思维,创新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利用其共享功能、便捷性等来提高信息技术效果。尤其是利用智能化及云计算等信息技术,以及电脑、手机及平板等平台或相应的软件、系统平台等构建个性化融合性的教学模式,从而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知识的兴趣,深化其知识内化程度,进而提高课堂学习效果及效率。
参考文献:
[1]邢瑞彬.创客教育模式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学周刊,2018(31):34-35.
[2]陈兰昕.浅谈小学信息技术有效教学的策略[J].学周刊,2018(31):35-36.
[3]李建祥.探究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多元化评价手段[J].中国校外教育,2018(29):162,16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