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下民众的情绪健康和社会心态现状

发表时间:2021/3/25   来源:《世界复合医学》2021年1期   作者:叶晓聪 刘爱兵 李荷明 刘福坤 赵永锋
[导读] 本文主要综述在新冠肺炎疫情下对民众的情绪健康和社会心态的影响
        叶晓聪 刘爱兵 李荷明 刘福坤 赵永锋
        东莞市滨海湾中心医院广东省东莞市523900

        摘要:本文主要综述在新冠肺炎疫情下对民众的情绪健康和社会心态的影响,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当前存在心理健康问题,以不断提高民众心理健康素质水平,促进和谐社会服务体系构建,有助于人民群众身心健康发展。
        关键词:社会心态;情绪甲亢;新冠肺炎;疫情;民众
        前言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阶段,不仅对人民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威胁,还将对民众的情绪健康和社会心态产生不利影响,导致很多民众出现心理及精神健康问题。尤其在抗疫一线工作的医护人员,在长时间高负荷工作压力下,使得情绪健康愈加严重,导致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严重。在郭菲[1]团队研究中显示,在新冠肺炎期间,学生、城市社区居民和农村居民的情绪健康明显低于全国常模。且随着传播速度的加快,感染人数的增多,产生心理压力也随之增加。为此,通过分析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民众的情绪健康和社会心态状态,对采取相关干预措施,减轻心理问题具有积极意义。
1民众情绪健康现状
1.1焦虑、抑郁产生现状
        焦虑和抑郁产生对情绪健康影响最为严重。焦虑主要症状表现为:烦躁、心烦意乱、莫名紧张、担心等,同时还将伴有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症状,如心慌、心悸、恶心及反胃等。出现焦虑情绪时,不仅会给身心带来较大痛苦,还将影响正常社会交际。抑郁主要症状表现为:长时间心情低落、不开心,对任何事情没有情绪,意志活动减退,精力不充沛,自我认同感很低等,严重者还将出现自杀、轻生表现。高永莉[2]对男护士心理健康问题进行调查,结果显示:不同学历、职称、护龄、婚姻状况及是否护理过COVID-19疑似或确诊病例等,都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情绪健康问题。且男护士在心理健康知识中较为缺乏,不具有良好心理自我调节能力,在心理平衡严重失调情况下,将进一步增加对身心健康影响。苏斌原[3]团队对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不同时间进程下,产生的心理应激反应开展研究,结果表示:疫情期间民众心理健康症状各因子平均得分显著高于参照组,说明疫情对民众情绪健康影响较为严重,且这种影响在抑郁、焦虑、敌对、恐怖等方面表现极其为显著。特别是在新冠肺炎1~2周,焦虑、紧张及恐惧情绪状态较为显著。在研究中,对社区有无人员感染对心理症状的影响分析中得出,社区有人感染的求助者在各因子上的平均分均显著高于社区无人感染的求助者,说明当地感染是否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心理状态。Deborah V D W[4]团队对男性和女性、不同年龄段进行分析,得出女性焦虑、抑郁情况相较于男性更严重,但是并未达到显著水平。在不同年龄段中,年龄在30岁以下人群,出现焦虑、抑郁最为严重,随着年龄增长,负性情绪有所好转,但是到50岁及以上年龄段,负性情绪有所上升,其可能与心理承受压力、接触知识面及学历等有密切联系。朱玲[5]团队对疫情关注时间进行研究,发现关注时间长短对抑郁情绪影响不大,在短时间和较短时间内关注疫情,焦虑情绪将有所缓解。其主要是因为长时间浏览相关信息,易伴随焦虑情绪,且接触信息过多,更易被人传递负性情绪,导致焦虑、抑郁更加严重。
1.2不同职业情绪健康状况
        据2008年国民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结果显示,2008年我国国民抑郁总得分为5.06,相较于2020年7.11明显较低,且抑郁高风险和抑郁倾向人数更少,说明在疫情期间国民情绪健康出现严重问题[6]。郑晨[7]团队对疫情期间湖北省居民心理健康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医务工作者/学生有焦虑症状为12.59%,企业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有焦虑症状为17.22%,其他有焦虑症状为21.60%,说明在疫情期间有稳定工作和学生对生活担忧较小,故产生负性情绪可能性相对较低。待疫情得到较好控制下,各大行业开始复工时,无业待业人员情绪健康水平最高,其次是在家办公和放假待命人员,通知到岗工作人员出现负性情绪相对较低[8]。
2社会心态现状
2.1压力下民众社会心态
        由于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每天死亡和新增人数较多,估使用美国心理学家伊丽莎白·库伯勒-罗丝在1969年出版的《论死亡和临终》中提到的“哀伤的五个阶段”作为评价疫情期间面对死亡产生的不同心理状态。代渝渝[9]团队对易感人群及普通大众心态进行研究,其中害怕、恐惧、疑病心理、盲目乐观及愤怒较为常见。相关研究对湖北地区、新增病例省份及新增省份进行研究,发现不甘占比最高,不同省份不同哀伤阶段之间存在差异。尤其是在新增省份和新增病例省份中,极易出现惶恐、恐惧心理。且担心无法医治,在病情恶化情况下,产生濒死感。
2.2压力下的利他倾向
        新冠肺炎主要采用戴口罩方式,预防飞沫传播,达到控制疫情发展目的。但是在疫情爆发期间,口罩数量紧缺,在资源严重紧缺情况下,口罩分配出现问题,将出现利他倾向。相关研究中显示,在疫情期间,愿意将口罩分给不认识的医务人员占比最多,其次是分给朋友和完全不认识的公务员,说明在疫情期间民众对医务人员关注度较高,更愿意将现有资源捐赠给抗疫一线工作人员,为抗疫做出一份贡献[10-11]。林志萍[12]团队调查中显示,一线工作人员每天与病毒感染者“零距离”接触,在高风险状态下,更易产生焦虑、恐慌、担心、孤独等负性情绪,且每天在高强度,长时间工作中,压力异于常人,故在此期间会更多将资源送至抗疫一线的医务人员,多给予支持。在此次抗疫中,武汉收到有来自世界各地捐赠的口罩、防护服等。此外,全国各地医务人员赶往武汉给予帮助和支持,在全国上下齐心协力,共渡难关。


2.3压力下物资储备倾向
        出门戴好口罩、帽子,尽量不去人群聚集地方是预防新冠肺炎主要手段,因此在疫情期间出门都会佩戴口罩,减少病毒感染。孙漫沁[14]团队调查显示,焦虑主要与婚姻状况、学历程度及身体状况有关。此外,还与信息准确度、心态和认知也存在一定关系,在负性情绪越严重情况下,对物资储备需求也将增多,因此更原因购买口罩放在家中,以便不时之需。徐嫚[15]对疫情期间,四川地区口罩使用情况进行研究,其中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占比最多,其次是N95/KN95口罩、日常防护型口号奥、医用外科口罩及医用防护口罩,由于资源缺乏,更多居民无法使用医用口罩,且佩戴口罩超过4小时,占比有54.69%,使用口罩时间较长。因此,当市面上出现口罩时,居民会选择多购买,备足口罩,提升疫情防控措施。
结语
        新冠肺炎具有较高传染性、致死性等特点,一旦感染上病毒将对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因此在疫情期间,将对民众情绪健康和社会心态产生一定影响。尤其是在高风险地区,民众普遍存在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在出现严重情绪健康问题时,将对生活、工作及学习等产生严重不利影响。此外,在疫情期间主要以在家隔离为主,没有经济收入来源,也将增加家庭经济负担,出现负性情绪。每天面临大量人数感染和死亡情况下,对民众心理冲击较大,难以在短时间内接受现实,因此会出现社会心态变化。但是随着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社会心态也将随之变化,故应动态监测社会心态发展,准确把控社会心态。
参考文献
[1]郭菲, 蔡悦, 王雅芯,等. 新冠肺炎疫情下民众的情绪健康和社会心态现状[J]. 科技导报, 2020,586(04):70-78.
[2]高永莉, 林涛, 曹钰,等. 新冠肺炎疫情下四川省男护士心理困扰与社会支持,心理弹性的关系[J]. 成都医学院学报, 2020, 015(002):178-181,188.
[3]苏斌原, 叶苑秀, 张卫,等. 新冠肺炎疫情不同时间进程下民众的心理应激反应特征[J].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 000(003):79-94.
[4]Deborah V D W , Claassen N , Viljoen M . A case study of two adolescent–parent pairs describing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vagal tone and social-emotional adjustment during a Positive Cognitive Behaviour Therapy Programme[J]. Journal of Child & Adolescent Mental Health, 2018, 30(2):111-130.
[5]朱玲,陈梦婷,张涛,等.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睡眠与情绪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20,37(3):196-200.
[6]Zysberg L , Zisberg A . Days of worry: Emotional intelligence and social support mediate worry in the COVID-19 pandemic[J]. Journal of Health Psychology, 2020,000(1):135910532094993.
[7]郑晨, 吴淑琴, 王岑,等.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湖北省居民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 中国公共卫生, 2020, 36(05):11-14.
[8]Wu A W , Buckle P , Haut E R , et al. Supporting the Emotional Well-being of Health Care Workers During the COVID-19 Pandemic[J]. Journal of Patient Safety and Risk Management, 2020, 25(3):251604352093197.
[9]代渝渝, 代真珍. 新冠肺炎疫情中社会心态调整建议[J].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20, 033(004):481-486.
[10]Frias C E , Cuzco C , Carmen Frias Martín, et al. Resilience and Emotional Support in Health Care Professionals During the COVID-19 Pandemic[J]. Journal of Psychosocial Nursing and Mental Health Services, 2020, 58(6):5-6.
[11]高旸. 从"污名"到"同情":疫情时期社会心态调整探析——以疫情流言为分析视角[J]. 思想教育研究, 2020, 000(003):76-81.
[12]林志萍, 王丽萍, 余斌, 等. 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一线防疫人员不良情绪反应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公共卫生, 2020, 36(05):31-35.
[13]Perrin P B , Rybarczyk B D , Pierce B S , et al. Rapid telepsychology deployment during the COVID-19 pandemic: A special issue commentary and lessons from primary care psychology training[J].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 2020, 76(6),1173-1185.
[14]孙漫沁, 李珊珊, 岳虹妤, 等.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我国网民焦虑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20,229(3), 703-708.
[15]徐嫚, 程幼夫, 肖力,等. 新冠疫情期间四川省居民口罩使用及防护现状相关因素分析[J]. 中国公共卫生, 2020, 36(05):185-18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