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发表时间:2021/3/24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15期   作者:  古丽尼沙·尼斯尔
[导读] 写作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关键组成部分,在锻炼学生表达能力,培养学生语文素养方面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
        古丽尼沙·尼斯尔
        新疆吐鲁番市高昌区第五中学
        摘要:写作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关键组成部分,在锻炼学生表达能力,培养学生语文素养方面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而且,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加深,小学语文作业教学暴露出了很多问题。要想真正提高作文教学的质量,就要解决这些问题,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创建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写作教学活动,以此提高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实效。
        关键词:小学语文;写作教学;问题;策略
        小学阶段是学生正式接受文化知识教育的启蒙阶段,是学生心灵成长的关键时期,也是为今后的生活与学习打下基础的重要环节。语文作为小学基础教育作为重要的科目之一,直接影响到了学生对其他科目的理解与学习。所以,教师必须要重视语文课堂的设计。而写作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其教学效果将直接影响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程度。因此,写作教学质量的提高迫在眉睫。但是,低年级的小学生年龄较小,生活经验较为薄弱,对周围事物的感知能力也不足,再加上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导致写作教学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陷入了教学困境。为了落实素质教育的相关要求,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教师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要认真思考并探讨写作教学面临的困境并找寻解决问题的方法,以此实现高效写作课堂的创建。本文结合笔者的实践经验,对于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进行了以下几点分析和探索:
        一、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师忽视了写作教学的重要性
        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很多语文教师认为小学生认知水平不高、理解能力和学习能力相对较差,从而忽视了写作教学。而且,写作教学本身就需要较长时间的积累,在短时间里很难取得一定的成效,这就导致教师教学积极性不高,认为只要学生取得好成绩即可。此外,有些语文教师本身就对写作教学存在偏见,认为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写作没有意义。
        2.忽视了学生写作兴趣的激发
        在年龄与心理发展规律的影响,低年级的小学生认知水平、生活经验非常有限,只有根据学生的兴趣点创建的教学活动,才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是,在日常教学中,很多教师都忽视了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大部分语文教师会在写作课程中给出学生固定的题目,让学生按照具体且死板的要求完成作文,这就限制了天马行空的小学生思维上的发挥。而且,很多教师会为学生展示优秀的范文,让学生仿照范文完成写作练习,这就使得学生的写作思路雷同,写作方式单一,没有自己的想法,更不会产生兴趣。
        3.写作教学模式过于单一
        现阶段,大部分语文教师仍然在采取单一命题的形式,要求学生按照相关规则完成写作。这种模式,忽视了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而且,在僵化、单一的写作教学活动面前,学生很容易产生畏难心理和排斥情绪。所以说,要想提高语文作业教学的质量,就必须改变单一命题的写作教学模式,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二、提高小学语文写作教学质量的策略
        1.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在低年级的写作教学中,最有效的将学生引导到语文课堂中的途径就是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为了从根本上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与欲望,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观察与体验生活,帮助学生从中获取感悟,并激发学生对现实生活的热爱之情,为学生的写作活动提供素材。如果写作内容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距离较远,教师就要为学生创建相关的情境,从而让学生更快地进入写作学习,增强学生的感知能力与观察能力。并且,教师要尽量选择小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开展写作教学。此外,在学生动笔之前,教师要引导学生构思,与学生交流想法,以此提高写作教学的实效。


        比如:在《看雪》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雪景产生了极强的兴趣。所以,笔者根据教学内容为学生组织了描写雪景的写作活动。很多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或者是电视上、手机里都看到过雪景。为了增强学生的体验,笔者要求学生搜集了有关下雪的视频,并让学生观察其中的景色和路人的表现,完成写景的写作。这一写作活动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关,学生产生了一定的写作兴趣,完成的文章也更具真情实感。
        2.将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在低年级的写作教学中,写作教学与阅读活动的融合是非常有必要的。首先,可以实现写作素材的积累,其次,学生可以了解更多的写作方法,加以学习和借鉴,从而提高自己作文的质量。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也要为学生讲解相应的技巧:第一,教师要给予学生朗读的时间,并让学生在朗读环节摘抄下来喜欢的句子、段落,比如:描写人物、景物的部分。这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可以增强学生的记忆,让学生可以更好地利用这些素材完善自己的文章;第二,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学生推荐课外读物,从而拓展学生的视野,让学生了解更多种类型的文章,陶冶学生的情操;第三,在阅读课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找出文本中的关键词,并帮助学生确定文章的中心段落与中心句,从而使学生掌握写作的基本要领与更多的写作技巧。
        比如:在《找春天》的教学过程中,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就是让学生感受春天风光的无限美好,从而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习惯,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这一教学目标与写作教学的目标相符。所以,笔者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首先,要求学生带着问题:“我们几个孩子”是带着怎样的心情找到春天的?完成了整篇课文的阅读。然后,笔者引导学生勾画出了文章中表现“我们几个孩子”心情的语句。同时,要求学生仔细寻找并分析带有“!”的句子,并理解感叹号中蕴含的情感。学生在寻找这些问题答案的过程中,就对本篇课文的描写手法有了一个清晰且深入的认知。而且,学生在此过程中就掌握了描写春天景色的方法与技巧。可见,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的有效融合是非常重要的,可以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让学生掌握写作的方法与技巧。
        3.多多组织写作练习活动
        教师在写作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多多组织写作练习活动,鼓励学生,提升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并且,教师要打分的时候要考虑到学生的心情。低年级的小学生有着强烈的胜负欲,如果分数之间差距过大,会对学生的身心发展产生不良影响。同时,教师要对写作特别优秀的学生进行特别的表扬,以此帮助学生树立信心。此外,为了实现学生思维能力的拓展,教师可以通过图画的方式,给予学生语言表达的练习机会,以此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读写能力。实际上,看图写作本身就是低年级小学生的重要写作形式。因此,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写作的意义,感受写作的趣味,教师可以通过生活中或者教材上的图片,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与观察能力。
        比如:在《植物妈妈有办法》的教学过程中,本篇文章配有三幅插图,形象且具体地描绘出了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这时,为了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笔者就要求学生根据这三幅图画,描述出文章内容,并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总结。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就得到了提高,写作能力自然也会加强。
        总而言之,小学是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的初始阶段,这一时期打下的基础非常重要。而且,写作教学本身就属于语文教学的关键环节。所以,教师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明确写作教学模式僵化、学生兴趣不高、观察能力不足等问题,并采取针对性较强的策略予以解决。并且,教师要采取科学且合理的教学模式,从根本上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实现学生写作素材的积累,以此提高写作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与能力。
        参考文献:
        [1]马晓玲.小学语文作文写作教学策略探讨[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1):234.
        [2]李晓红.小学语文教学中怎样多角度培养小学生的写作能力[J].学周刊,2020(33):17-18.
        [3]王丹.多方发力,有的放矢——浅谈提升小学生写作素养的策略[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20(10):6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