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艳青
河南省南阳市西峡县城区第一初级中学
摘要:初中语文的情境式教学能够带动初中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提升其对于语文学科的兴趣。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可以有效改善初中生注意力集中时间短、语文知识理解程度浅等问题,还能够提升初中生语文学习的整体效果和水平。也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情境教学法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情境教学;初中语文;写作教学;应用策略
情境式教学的主要方式是教师围绕学生在学习语文时所产生的问题,结合教材及实际情况来设计出易于学生理解的情境。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有着基础性强、知识框架丰富的特点,因此在核心素养下,教师如何能够更好的进行初中语文写作教学就成了一门需要去深入探究的学问。
1.明确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的目标
在初中语文的写作教学中,教师不应当仅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还应当重视学生的思想文化内涵——也就是要确立科学有效的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目标。为此,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摒弃老旧的教学模式,通过利用新媒体、高科技等设备来进行新式教学;并在授课中多加注重良好的语文文章所对初中生产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通过在课堂上多与学生进行互动、沟通,以此来提高其写作课堂的学习效率。与此同时,写作教学的方式还要以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目标为核心,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文化教育培养。初中九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基本的语文写作能力,因此教师更应当注重在基础上锻炼其的文字组织能力。为此,教师可以在教学时可以将学生平均地分成几个小组,组织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去讨论范例的文章结构、情感含义,从而在促进了其交流与沟通的同时,也进行了有效的写作教学,提升了学生整体的文字表达能力。并且,由于在小组讨论中每名初中生都要发表自己的想法,为小组总结添砖加瓦,因此这种教学形式也会有利于提升初中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促成事半功倍的效果。总而言之,正确的教学目标是优质的情境教学的基础,初中语文教师只有坚定了正确的教学意识,才能够为初中生的语文写作学习产生积极的影响。
2.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
随着新课标的改革,初中语文教师在写作教学中不仅要注重提升初中生的语文写作成绩,同时还要提升其对于写作案例能够主动思考的能力。初中语文教师可以在设计教学情境时应当注重问题创设这一项目,以此来锻炼初中生写作思维的活跃度。
为此,初中语文教师首先要帮助初中生养成“爱思考”的好习惯,鼓励其在授课前先泛读写作题干,将读完后自身产生的理解以及问题写在纸上,并带着问题来倾听教师的解释,对于不理解的地方及时向教师请教、指导。其次,由于初中生正值青春期,活泼好动,因此在语文写作教学中,教师也可以带领学生开展有趣的教学活动来为其创设问题情境,譬如作文演讲比赛、写作竞赛等等。最后,初中语文教师可以有效利用互联网技术来为学生创设新颖的写作情境。过去,受时间地点的影响,大部分语文教学都围绕着课本教材来进行。但在新时代下,由于互联网技术的大量应用,语文学科也可以跳脱出以往的限制,将教学内容扩展的更为广泛、宽阔。为此,教师可以适当围绕写作题干来检索教学衍生内容,并在写作课堂上开拓初中生的视野,检验其是否对其有一定的思路,从而在丰富其知识面的同时来培养其对语文知识的随机应变能力,锻炼其的文章写作思维[1]。
3.创新语文写作情境中的教学内容
由于文章写作考验的是学生的文字组织能力,因此初中语文教师也要切实通过增添写作教学中互动沟通的内容,来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初中语文教师为此可以在语文课堂上要求不同的学生围绕写作题干来讲解自己的感悟,并将自己的感悟与他人的感悟作比较,以此来实时的补充、优化,促成良好的情境教学效果。同时,教师也要在初中生发表感悟时加以引导,对于其的理解偏差之处要及时的加以提醒,以此来引领班级整体能够进入到写作情境的氛围中去。通过这一过程,不仅有利于培养初中生的文章总结能力,还能够有效提升其的交流与沟通能力,带动其语文综合能力的提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其次,初中语文教师也要尽可能的扩宽初中生的写作知识面,尽可能的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地寻找适合的初中生阅读、写作的文章资料,增强其在语文写作方面的“见多识广”,尽可能的保证其在今后遇到各式各样的写作题干都不会产生茫然、无从下笔的感觉。总而言之,初中语文教师通过设计出生动有趣的写作情境,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的优化教学内容,能够有效带动其对语文写作产生一定的热情,最终提高语文教师设计写作教学情境的效果。
结束语:
新课改后,语文写作教学已经成为了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为此,初中语文教师一定要在教学中树立正确的教学目标、明确先进的教学观念、创新写作情境教学方法与内容,并具备足够的耐心和责任心,以此来促进情境教学模式在语文写作教学中的进一步应用,为提升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的整体水平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潘兰琴.情境教学法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运用[J].西部素质教育,2020,(07):232-233.
[2]张爽.情境教学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北极光,2019,(05):169-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