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规划管理与城乡规划的关系探讨

发表时间:2021/3/19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35期   作者:刘仨
[导读] 现如今,我国社会经济不断的发展和改革,在这样的背景下,城乡建设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土地规划管理是在开展城乡规划过程中必须进行的一项工作。
        刘仨
        陕西地矿区研院有限公司   陕西省咸阳市   712000
        摘要:现如今,我国社会经济不断的发展和改革,在这样的背景下,城乡建设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土地规划管理是在开展城乡规划过程中必须进行的一项工作。城乡规划和土地规划虽然工作内容不同,但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如果不重视这种联系,将会严重影响城乡规划的合理性,导致土地得不到合理利用,浪费大量土地资源。因此,在开展城乡规划之前,必须明确土地规划管理的内涵,针对土地规划管理给予专业指导,促进二者协调发展。
        关键词:土地规划管理;城乡规划;关系;策略
        引言
        随着我国城乡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土地规划管理工作的开展和城乡规划的实施都是为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服务的,从本质上讲,虽然土地规划管理工作与城乡规划的实施有一定的差别,但是二者的目的是一致的,都是为我国的城乡一体化作贡献。从客观的角度分析,想要推动我国城乡经济的发展,就需要对土地规划管理和城乡规划实施进行合理的协调管理。
        1土地规划与城市规划概述
        土地规划主要指在特定区域内依据经济发展的要求科学安排土地使用计划,从而促进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健康发展。在规划的过程中,需充分考虑现有的自然资源、技术资源及人力资源配置,增大资源利用率。土地利用规划则是在特定范围内在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要求及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保护和治理要求的基础上,对土地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作出的统一安排。城市规划是城市发展的蓝图和方向,在城市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城市规划以发展的视角,严谨的论证及科学的决策为基础,对城市的经济形式、空间结构和社会结构予以科学规划,城市片区规划是城市规划中不容忽视的环节,其能够指导和规范城市的发展和建设,是城市综合管理中不可忽视的前期工作,在城市管理中处于核心地位。城市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和复杂性。因此,城市规划也应依据城市建设和发展及时调整和修正,该项工作具有显著的长期性。
        2二者现有矛盾分析
        随着城市经济的飞速增长,我国的人口出现了从农村向城市迁移的现象,使得我国城市人口数量增长迅速,虽然这一趋势推动了城市的经济发展,但是同时也为城市的交通等方面带来了一定压力。因此,为了保障我国社会经济的平稳发展,相关的单位就需要合理地对土地资源进行规划管理,在最大程度上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但是在进行土地规划管理工作和城乡规划实施的实际工作中,这二者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使得我国的城镇发展受到了一定影响。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的人口也不断向城市迁移,使得农村劳动力变少,在进行土地规划管理工作时,相关的工作人员就需要对一些闲置或荒废的土地进行开发利用,并根据各个地区的实际情况来制定不同的土地规划管理方案,但是在进行土地拍卖时,由于相关的拍卖人员只注重土地的经济效益,导致我国出现了天价土地的现象,严重阻碍了土地规划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城乡规划工作的主要目的就是推动城乡经济的发展,满足我国经济发展对土地资源的需求。而土地规划工作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的合理性,虽然这两种工作都是为我国经济发展做贡献,但是这二者的宗旨出现了差异,并且形成了矛盾。目前,在我国的城乡规划工作中主要存在以下缺点:首先,在对耕地和非农业用地进行控制管理时,相关的管理人员并未制定出科学合理的管控方案,导致我国耕地保有红线有被突破的风险。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越来越快,对建设用地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一些地区为了提高自身的经济发展,获得更多的经济收益,征用了自身的农业用地,使得土地的性质出现了转变。再有就是一些地区在进行土地规划管理工作时,对各种土地进行盲目征用,并且由于相关的征用单位并未赔付相应的补偿款,导致被征收了土地的农民产生不满情绪,对土地规划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造成了严重影响。


        3促进土地规划管理和城乡规划协调发展的策略
        3.1完善政策支持体系,健全考核监督机制
        加强城乡规划一体化管理首先要完善政策支持体系,一是要明确产业发展的目标、方向以及重点,完善人才培养、引进、科技创业、创新平台、开放合作等科技创新创业的促进政策;二是要以政府为主导,落实帮扶政策,增强创业、创新的源动力;其次要健全考核监督机制,针对城乡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如环境污染等加以干预和整治,如动员畜牧养殖、农业生产等技术力量进乡村,对广大农民进行农业生产以及畜牧业养殖技术的指导,切实提高广大农村的环境保护意识,帮助他们掌握先进生产理念和技术。与此同时,也要加大投入改善和扩建基础设施;三是要发挥公众的舆论与监督作用,拓宽与企业、村民的信息沟通和反馈渠道,推动整体建设,切实提高城乡规划一体化管理效率和水平。
        3.2因地制宜的开展城乡规划建设
        因地制宜,是城乡规划建设的主要原则之一,同时也是应对城乡规划建设问题的重要措施。为此,在开展城乡规划建设管理工作时,要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对城乡规划建设方案的科学性与可行性进行考量,严谨不切实际的对其他地区的规划建设方案进行按部就班的应用。而是在充分结合当地特色与现状的基础上对各类自然条件与用地类型进行合理的规划,从而提升规划建设方案的整体效果。
        3.3运用现代化技术
        要想全面做好土地规划,则要利用好现代信息技术,地理信息技术辅佐才能保证土地资源合理规划与设计,符合城市建设需求,信息技术与土地设计两者间有密切联系,要充分发挥地理信息技术能力,使土地规划更加科学精准,充分做好地理信息监测,为土地规划提供准确数据参考。地理信息系统及全球定位系统能够保证大数据的收集,使更加数字化,通过信息的整理,做出正确的规划,保证土地资源更好的开发与保护。
        3.4更加科学合理地规范土地征用行为
        征用土地过程中必须以“科学合理”为前提,结合市场发展规律规范开展土地征用工作。工作过程中要安抚农民的情绪,为农民细致讲解征用土地的原因以及在征用土地之后国家会给出的补偿措施,帮助农民对比国家给出的补偿和土地之间的价值,让农民自愿接受土地征用。另外,开展城乡规划过程中要对土地征用作出严格规定,做到尽量少征用农业用地。同时征用土地不能对生态环境产生任何影响,否则将严重影响城乡规划效益,而且也不利于城乡的可持续发展。
        3.5促进各部门的沟通交流与协调配合
        在现有的土地管理的法律法规条件下,城市规划管理部门和土地规划管理部门存在沟通不畅、配合不到位的情况。此外,由于各方面客观因素的干扰,进一步激化了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之间的矛盾冲突。现如今,为实现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的有效衔接,各部门需要积极转变思想观念,加强沟通交流与协调配合,避免出现实际城镇建设用地规模超过土地利用规划用地范围的问题。总之,在城市规划进程中,各部门必须遵循以土地利用规划为准的原则,维系二者的平衡关系。
        结语
        城乡规划是我国发展过程中必须进行的一项工作,而开展城乡规划必然会涉及土地利用的问题。相关工作人员应正确认识城乡规划和土地规划管理,做好二者之间的协调工作,通过土地规划管理和城乡规划可持续地开展城乡建设,进而为我国发展城乡经济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袁军.新形势下城乡规划设计管理一体化探析[J].中国房地产业,2018(35):25.
        [2]刘兴璐.浅谈当前城市规划管理现状及问题对策分析[J].现代国企研究,2015(24):63.
        [3]何伟业.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的协调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8(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