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管网给排水管道系统施工质量的控制

发表时间:2021/3/19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35期   作者:刘冬冬
[导读] 市政给排水管道是保证城市生产生活污水和地表雨水能够及时排出的重要基础性设施,对城市的发展有着极大的保护。
        刘冬冬
        身份证:14233119821228****
        摘要:市政给排水管道是保证城市生产生活污水和地表雨水能够及时排出的重要基础性设施,对城市的发展有着极大的保护。因此在实际的给排水工程建设中,应加强施工技术和质量管控相结合,以此来保障和提高市政给排水系统建设质量。基于此,本篇文章对市政管网给排水管道系统施工质量的控制进行研究,以供相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市政管网、给排水管道系统、施工质量
引言
        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对城市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城市建设中,给排水管道非常常见,作为城市建设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在对其进行施工时,需关注规范、标准,提高施工质量,这是保障居民不受污水影响,且可以有效供水的有效策略。然而,在当前的施工过程当中,很多给排水管道在质量上都还存在不足,导致质量问题产生的原因也较多,最终使得施工质量得不到保障,所以,还需加强施工质量要点控制。
一、市政道路给排水工程建设的意义
        在城市的发展中给排水系统对城市带来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它不仅是保障城市发展中人们的各项相关设施能够正常使用和运行的配套设施,也是保证城市环境发展的一大关键点,因此在市政道路的给排水施工过程中,保证其施工质量是非常重要的。当前我国众多城市在发展中受一些外部因素的影响,城市内部的给排水系统管道建设都或多或少的有一些问题存在,这对于城市生产生活中相关设施的运行需求和环境保护都产生了一定影响,是当前城市发展中急需要解决的一大关键性问题。对此我国很多城市都投入大量专项资金对城市内相关的排水管道进行一一排查和改造维修,只为弥补传统排水管道中所存在的一些缺陷性问题,从而保证当前城市建设发展的需求。同时,因为市政道路给排水工程属于城市发展建设的基础设施性工程,因此未来发展中应将它纳入城市的综合排水管道系统中。另外城市给排水工程建设的质量得不到保证,也与相关技术人员责任心不强和应用未经质量检测的材料,以及在工程建设中使用没有专业技能的工人有很大的关系。从而造成了市政排水管道系统工程质量差、排水不畅等一系列问题的产生,致使市政给排水系统质量得不到有效保障,进而不能很好的满足城市发展建设的需要。
二、市政管网给排水管道系统施工质量中存在的问题
        2.1自然环境因素
        给排水管道的施工大多数都是在室外实施的,在施工的时候会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诸如天气原因、自然环境原因等,当发生地震、洪水的时候,就会形成不可抗力,直接将给排水管道的刚度和强度降低,管道的承受能力也会减少,这使得给排水管道很难保持原有的工作能力。所以,在实际的施工中还必须制定出预防对策,以防在紧急关头不知所措,加强施工的管理力度,从而提高施工质量。
        2.2施工技术比较落后
        施工质量与施工技术有紧密联系,先进的施工技术可以更好地保证施工质量。现阶段,市政管网给排水管道系统施工质量的控制中,有一些质量问题恰恰来自于施工技术。具体来说,第一,在排水管道系统施工过程中,有些施工方过分追求经济效益,不愿意引进先进的仪器和设备,导致施工技术落后、滞后,不仅影响整体的施工效率,还导致施工质量不高;第二,在排水管道系统施工过程中,有些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不高,施工理念落后,仍然习惯采用传统的施工技术,没有与时俱进地学习新的施工技术。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施工方引进了一些新设备,施工人员也不能很好地利用。
        2.3材料因素
        施工材料是影响给排水系统使用的重要因素,一些工程使用劣质管件,导致配置管件材质与施工工艺不匹配,经过长期使用,管道渗漏问题严重。例如在采取氩弧焊工艺时,需要安装具有良好耐热性能的管道,如钢制管件。

在使用各类耐热性较差的管件时,管道在焊接环节易产生各类质量缺陷,如焊接裂纹。此外,在所安装管道的质量不达标时,不但管道会产生老化速度加快现象,实际使用寿命较短。同时,管道受到外力碰撞、施工扰动、或是承受过大水压力时,也会提高管道破裂、扭曲变形等质量问题的出现率。
三、市政给排水管道施工质量控制要点策略
        3.1加强材料管控力度
        为保证建筑给排水工程质量达标,消除材料因素对施工质量造成的影响,企业需要加强材料质量管控力度,具体控制措施包括以下几点。(1)可选择引入材料招投标机制,对投标方企业资质进行审核,合理选择供应商,签订材料采购合同,在合同中明确标注各类材料的质量、数量要求。在施工中如果出现劣质材料,企业将根据采购合同对供应商进行追责。(2)在入场环节,仔细检查施工材料质量。例如,检查管件外观质量、管径大小、管壁厚度。如管件表面存在生锈现象,要及时对管件进行除锈处理。管件表面存在瑕疵,形成裂纹时,则需要将劣质管件退回更换。并随机抽取材料进行检测,将检测结果与施工标准进行对照分析。(3)做好材料现场管理工作,将材料进行分类堆置,并提供较为干燥的贮存环境,避免管件在存放过程中出现受潮锈蚀现象。
        3.2优化排水管道施工技术
        科技在进步,排水管道系统施工技术也要不断革新,才能更好地保证施工质量。具体来说,第一,在排水管道系统施工过程中,施工方不能片面追求短暂的经济效益,要从长远的发展目标来规划,积极引进先进的仪器和设备,提高排水管道系统施工效率,提升排水管道系统施工整体质量;第二,在排水管道系统施工过程中,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认真落实“施工人员培训机制”。在培训过程中,除了要强化工作人员运用新技术的能力,还要提醒工作人员保持学习精神,不断取得新的突破。
        3.3根据施工条件和环境来科学施工
        市政道路给他出工程施工对城市经济发展和服务人民都有着极大影响,是城市清洁环保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环节。在实际的给排水管道施工中对周围环境和人居造成影响是在所难免,因此,施工过程中,相关技术人员应当充分对周边环境和人居进行分析,设计科学合理的施工规划方案,从而使实际施工与区域原有建筑相冲突的概率减少。在实际规划施工方案前,工作人员要对道路的用水量和雨污排放量尽可能的结合城市整体发展来进行分析,并且在雨水管道的安置合理考虑地形条件,并就近将雨水排入水体。同时在管道置放规划时应避免过多的设置雨水泵站,并根据街区道路合理设置雨水渠道,使管道工程能够满足城市竖向发展和合理开辟水体的需求。
        3.4加强排水管道后期维护
        为了更好地加强排水管道后期维护,可以从这些方面去改进。第一,在排水管道系统施工完成后,相关部门要形成严格的“定期检查机制”。针对检查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及时记录、及时反馈、及时解决,持之以恒地做好工程质量检查工作;第二,在排水管道系统施工完成后,对于地处特殊位置的工程,相关部门要结合当地的自然特征,开展有针对性的防护措施,降低积水、路面沉陷等自然灾害的影响,延长排水管道的使用寿命,提高排水管道工程质量。
四、结语
        现阶段,我国市政给排水管道施工过程中还存在较大的施工质量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着给排水管道的施工质量。为此,施工单位需要重视施工技术控制研究,加强施工环节的把控,才能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施工单位在施工之前,一定要做好工程实地考察,严格按照施工图纸设计制定出科学的施工计划方案,了解施工设计中的每个要点,才能保证城市给排水系统的正常运行。
参考文献
[1]杨劲松.市政工程给排水管道施工质量控制[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9(10):148.
[2]李伟.探讨市政给排水管道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J].建材与装饰,2018(42):40-41.
[3]毛玉巧.探讨市政给排水管道施工技术[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8(10):14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