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苗苗
37018119891230****
摘要:以多年来我国建筑行业的“传统”来看,从业人才队伍的流动性非常大,且室外作业的安全隐患比较高,实际施工人员受教育水平偏低导致的安全意识不足、技能较弱等问题都十分显著。另外,在建设期间经常为了追赶进度、尽快投入应用以换取经济收益等原因,轻视施工安全管控的相关工作,甚至缩减安全生产的成本投入,又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施工单位所要承担的安全隐患。所以,借助设计规划阶段安全化设计和施工组织当中针对安全防控细节的优化,较好地实现识别危险源、紧抓安全风险等目的,配合技术性措施以及管理方案的辅助作用,在最大程度上优化安全事故的发生隐患,确保每个生产环节以及岗位安全工作始终符合标准以及规范,以期能够尽快实现安全、高质量的施工。
关键词: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TU71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有着较多的危险因素,容易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造成施工人员和建筑工程的生命安全和经济安全的影响。尤其随着我国建筑工程的快速发展,在工程规模和难度方面都有提高,为安全管理带来了更大的压力。更需要加大对安全管理的研究力度,并充分应用到建筑工程的施工现场中,使安全管理能够适应危险性增高的施工现场情况,提高安全管理的有效性,更保障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性,为建筑工程的发展提供更安全的施工环境。
1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施工单位自身经济实力较低
同时,由于现代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相关市场的竞争程度也在不断增加,部分建筑单位受自身规模等因素的影响,经济实力较低,因此在进行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相关单位为了保障自身的经济效益,在对材料采购、设备保养等方面缺乏足够的重视,且资金成本的投入较少,导致部分施工机械设备长时间超负荷运转,又缺乏足够的维护保养,极易产生故障隐患问题,对施工人员及工程自身的安全性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1.2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体系不完备
在建筑工程中,很多高层管理者过于在乎工程的进度,而忽略了很重要的安全管理。尤其在危险系数较高的作业中,过于轻视安全隐患,将会造成安全事故,严重的甚至会危害到员工的生命安全。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必定会影响工程的进度和质量。目前来看,建筑企业没有一套完备的安全管理体系,现有的安全管理制度涉及面不够宽泛,造成管理出现很多漏洞,漏洞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明显。在某些建筑企业内部,员工对危险的识别度不够,很多时候完全没意识到危险,更加增加了施工风险。有现象表明,建筑企业为了追求效益和质量,而减少安全管理人员数量,对员工的安全意识培养也不到位,影响到了施工人员的安全。除此之外,为了降低成本,建筑企业大幅度削弱安全管理机构的力量,造成安全保障人力不足等问题,最终安全排查工作不到位,很容易造成安全事故。
1.3安全教育水平落后
安全教育是确保施工现场安全性的重要方法,通过安全教育能够使施工现场人员充分了解安全管理的各项内容和标准,并掌握安全施工的各种方法,从而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危险施工行为。但是部分建筑工程没有组织安全教育,导致施工现场人员极度缺乏安全施工的相关知识,也没有掌握自我防护的能力。部分建筑工程的安全教育存在形式化的现象,没有针对实际的施工现场情况进行教育,导致教育内容无法应用到实际的施工当中,仍然无法减少施工的危险因素。
2强化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措施
2.1安全管理规范制度
建筑工程的安全生产具备较为鲜明的系统性特征,必须要立足于系统工程原理基础之上针对安全管理工作进行研究以及有效分析,同时参考国家出台的对应法律、标准等制定安全管理规范,借助规范化且程序性的管理流程提升施工质量以及施工效能。通常来说,安全管理规范制度涵盖生产例会、教育培训、风险评估、技术交底、审批论证、生产检查、事故报告等诸多方面的行为标准,会根据工程实际有所调整。对于该制度应用在实际工程当中是否科学合理,施工企业可通过组织专家论证的方式进行个性化完善。
2.2普及建筑工程安全教育
建筑工程的施工人员多属于农民工,虽然踏实肯干,但是,安全意识不够,容易身处安全隐患中而不自知。同时,建筑行业还存在施工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的问题,难以统一。因此,建筑企业对于施工人员一定要进行安全教育培训,让员工熟知存在安全隐患的情况以及应对的措施。同时,针对漠视安全管理的员工,一定要对其进行惩罚,如果不重视,很可能就没有机会重视了。宁可惩罚力度大,让员工不敢再犯,也不能放任之。在不断的教育中,使员工安全意识提升,能够有效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只有所有人员都认识到安全施工的重要性,对危险的行为坚决杜绝,才能有效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2.3创造安全良好的施工环境
要建设良好的施工环境,就要求在制度上进一步完善。在开工前,要确保文明施工、施工用电、施工用具等方面符合安全规定,进行严格的检查后才能投入使用;对于施工场所的建设,则要充分考虑各方面所存在的安全隐患,并进一步作出完善,比如现场管理混乱、作业空间狭小等问题,企业要充分给予解决,而对于诸如在脚手架上胡乱堆料、现场材料码放过高等问题,企业则要出台相应的制度,或是安排专门的安全管理人员进行监督,使安全隐患得以消除。对于施工场所的不足,比如通风、照明不良等问题,要及时予以关注并积极解决,使人、机、环境三者达到充分的组合,确保安全生产地展开。
2.4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督
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督需要注重及时性,这就需要对安全监督的时间进行更加合理的安排,才能够对施工现场的安全因素做到更有效的控制,减少危险因素的产生。通常可以采取以下三种措施对安全监督作用进行加强,一是做好对施工现场环境的安全监督,尤其是对潜在危险因素的排除,包括施工材料的不当堆放、警示标志的不当设置等;二是做好对施工人员操作的安全监督,包括施工时的安全防护设备穿戴情况,必须符合施工技术的安全防护要求,未按照要求佩戴安全帽等设备人员不许进入现场,也不许在现场私自摘下安全防护设备。施工操作更需要符合施工技术的安全要求,避免违规操作的问题发生;三是做好对施工过程的安全监督,包括施工材料的运输和存储、施工设备的操作和维护、施工环节的衔接和协调等,避免施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危险因素。
2.5充分落实施工安全责任
研究表明,为了在最大程度上提高建筑工程安全施工管理效率与质量,相关单位需要将责任充分落实到个人,并签订施工责任书或合同,以此确保当工程施工过程出现任何问题时,有关部门及施工单位管理人员能够在短时间内发现问题并解决,确保在最大程度上提高工程施工的效率与质量。
结束语
由于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必须要进行严格的安全管理,对可能存在的危险源进行防范和处理,使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得到更强有力的安全保障。但是由于对施工现场安全性产生影响的因素较多,为了达到理想的安全管理效果,需要结合实际的施工现场情况,对安全管理的体系、制度和措施进行不断的完善,才能够满足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需求。
参考文献
[1]张翔.浅谈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007):P.32-32.
[2]翟海威,曲荣子.浅谈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现状及对策[J].民营科技,2018(06):178.
[3]李宜泽.浅谈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J].装饰装修天地,2019(00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