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原杰
14010519880806*****,山西 太原?030000
摘 要:造价是工程成本计算的主要方式,造价控制实际上就是对成本的控制,它与土建工程的经济效益有着直接的关系,是以工程环境为基础,通过管理学、经济学以及工程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对工程的成本、支出进行预测、管理以及控制的过程,尤其是对于现阶段的建筑工程来说,随着工程规模的扩大,它的成本花销也随之扩大,需要通过造价控制的方法来进行有效管理。
关键词:BIM技术 造价管理 建筑工程
中图分类号:TU723.3 文献标识码:A
造价是工程成本计算的主要方式,造价控制实际上就是对成本的控制,它与土建工程的经济效益有着直接的关系,是以工程环境为基础,通过管理学、经济学以及工程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对工程的成本、支出进行预测、管理以及控制的过程,尤其是对于现阶段的建筑工程来说,随着工程规模的扩大,它的成本花销也随之扩大,需要通过造价控制的方法来进行有效管理。
关键词:BIM技术 造价管理 建筑工程
中图分类号:TU723.3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方面,越来越多新型的、具备生机和活力的先进技术、理念等不断应用和融合,为不断发展的建筑行业作出了相应的贡献。层出不穷的先进技术对建筑行业的发展和转型升级起到了重要的推进作用。而BIM技术作为先进技术中的典型,其价值和影响值得相关人员的研究和探索。
1.BIM 技术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的特点
1.1可视化
以往的建筑施工图纸通常都是通过平面效果的方式呈现给施工人员,然而设计人员在设计建筑工程项目时需要具备较强的立体感,同时以平面图呈现建筑工程的各种数据信息,进而可以让施工人员对施工方案一目了然。当前,随着现代建筑工程规模的不断扩大,建筑工程施工的复杂程度不断提高,工程设计人员依靠简便的线条图不能全部显示出建筑工程项目的各种数据信息,并且施工人员难以理解施工平面图,鉴于此,很多建筑企业将 BIM 技术应用于项目施工中,使建筑工程设计可视化,让施工人员直观立体地了解建筑工程设计。同时,在工程设计期间应用 BIM 技术,还可以将主要施工环节与位置进行标明,有机整合不同构件之间的反馈和互动,从而可以将工程设计的整个环节可视化。
1.2 模拟性
BIM 技术当中最明显的特征就是模拟性,主要应用于建筑工程的设计阶段,通过模拟工艺现场,逐步优化与改善工程设计。在实际工作过程中针对一些难以操作的环节,同样能够应用 BIM 技术开展模拟实验,深入分析建筑工程设计,能第一时间发现不符合常理的位置与潜在的安全隐患,从而不断改善施工过程;还可以结合这些信息构建预防与应急方案,有效保障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
2. BIM 技术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应用的重要性
随着经济发展速度的逐渐加快,相关设施的建设工作逐渐推进。建筑物是人们生活的基础,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建筑数量有所增加,在此过程中,协作问题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对于建筑工程项目的管理,不同公司参与着不同阶段的建筑管理,其中各个公司的联系不够密切。为了追求建筑项目的效率和施工的速度,很多公司对于建筑工程质量的把握不够到位、安全意识不够强,阻碍了建筑行业的发展。在此基础之上,建筑工程的具体技术层出不穷,它以安全、环保、节能为最大特点吸引着广大的管理者。如何运用好建筑工程技术成为一大难点。而BIM 技术在建筑项目的现代管理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其中的质量把控和安全培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同时,也促进了不同公司之间的协作,增强了建筑项目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建筑工程造价中 BIM 的具体应用
3.1 投资决策阶段的融合应用
决策阶段是建筑项目实施的基础前提,主要决策内容为建设标准、工艺评选、施工地点、材料设备选用等指标的确定。为避免因决策失误偏差而影响到造价管控水平,单位需借助 BIM 进行投资决策的优化,具体为:(1) 造价估算优化。决策阶段实施造价管控的主要目的在于辅助决策者进行设计方案的对比与选择。而设计方案比选的基础依据为方案造价,所以可利用 BIM 进行方案参考价格的准确、高效确定。决策期间从数据库中调取类似工程的数据信息,并依据本项目特点、要求的掌握进行模型参数的合理优化,然后结合当前市场价格确定建筑各构件造价与工程量。(2) 投资方案选择优化。构建企业级乃至行业级的 BIM 数据库,提取其中高价值技术参数、成本信息、构件信息、材料信息等,并在投资方案制定时进行数据信息的复原,并依据对项目特征的分析,进行历史项目模型的修改,以此形成适用于本项目工程的方案,达到投资方案优化选择的目的。
3.2 设计阶段的融合应用
针对造价数据的测算,可利用 BIM 来提升数据测算的精准性与准确度,依据对数据库构建,管理人员可在数据库中提取历史项目指标,如钢筋含量、混凝土含量、区域造价等指标,依据对历史指标数据的分析,确定与本项目相契合的限额设计目标,确保其工程设计造价符合项目建设预期需求。同时,工程设计期间借助 BIM 模型来实现各专业的协调设计,通过对工程设计各构件数量、材料型号、价格的体现,帮助造价人员进行工程设计造价的精准计算。以目标造价为基准,进行工程设计实际造价金额的比对,判断工程设计指标是否处于可控范围内。另外,针对建筑构件成本费用的计算,人员可通过 BIM 平台进行构件参数信息的实时、同步获取,进而实现对各构件成本的精准计算,并以此为依据进行设计方案的优化,达到优化工程设造价控制效果的目的。
3. 3 以 BIM参数为支撑,在“量”上进行全面控制
首先通过 BIM 参数将中标工程量、施工预算量、实际使用量进行综合对比,并按土建工程、给排水工程、采暖及通风空调工程及电气工程进行各专业盈亏平衡分析,做到各层级、各专业用量的控制。
3. 4以 BIM参数为支撑,在“价”上做到心中有数
通过计价软件,将中标价分别以工程量清单综合单价总表、材料价格总表、人工费总表、机械费总表交由企业各部门配合调查,找出相应的利润点及亏损点,并列出总额度,进行独立核算,制定相应措施,减少亏损项,扩大利润额。
3. 5 以 BIM参数为支撑,在“管理”上提高效益
BIM 模型作为一个信息库,可以快速、准确、自由地查询所需要的工程量及工程价格信息,为施工的精细化管理提供了技术保障。通过软件的物资查询功能和材料统计功能,按照切实需要可以导出分系统、分楼层和分区域的材料表,真正意义上完成了对成本的精细化管理。
3. 6以 BIM参数为支撑,综合降低施工成本
BIM 技术对于企业核算综合成本起到关键的数据支撑,从而促进项目部采取措施进行降本增效,对项目部成本进行考核。例如,采用大钢模板作为墙体模板,虽增加模板租赁费,但施工质量得到可靠保障,有效地减少施工材料的浪费和后期的修补量,实际降低了综合成本。工程在大型机械上多投入了一部塔吊和施工电梯,虽增加了机械租费,但迫使包干劳务人员减少,在没有增加人工费的情况下,大幅缩短施工工期,减少了全部机械设备及周转料具的租赁时间,减少间接费用的投入,实际较大幅度地降低了综合成本。
结束语
综上所述,BIM 技术的融合应用可以为工程造价模式的优化与创新提供技术支撑,在保证项目建设成效符合要求的前提下,实现对造价管控水平的显著提升。对此,单位需重视将 BIM 技术应用于全过程项目造价管控中,减少冲突与矛盾的发生,降低出现工程变更的出现几率,结合对项目投资方案、设计方案的优化选择,为项目工程造价成本的合理控制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周守渠,周博俊. 工程造价定额人工费单价之殇与其市场化改革的探索[J]. 石油规划设计,2020,31(2):36-39.
[2][2]周守渠,郭卫. 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应用与改革的探索[J]. 工程造价管理,2016(1):1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