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乾洲
汉嘉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310005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环保的认识也在逐渐深入,尤其是绿色建筑开始走入大众的视野,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绿色建筑是把生态环境和居住环境有效的结合起来,这在建筑行业发展的过程中是一次大胆的尝试。本文主要针对绿色建筑设计的基本准则和设计技术进行研究,从而更好地提升绿色建筑技术,保证建筑行业欣欣向荣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绿色建筑设计技术选择模式
近年来,世界环境恶化趋势逐渐加大,绿色环保的重 要性逐渐彰显出来。建筑行业在我国的发展效率较快,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往往需要消耗大量的资源,且建筑产生的关联产物对环境具有较大的影响,其与我国所倡导的绿色环保理念、持续发展战略所违背。为此,应对建筑项目进行全局化分析,找寻可控制的施工节点,将绿色环保、节 能理念等与建筑体系深度融合,为人们提供优质的居住环境,同时也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1绿色设计的观念
所谓的绿色建筑就是指,把生态环境和建筑进行结合,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局面,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有效的融合起来。绿色建筑,也称之为生态建筑。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保证资源的最优化使用,把土 地、资源进行合理化使用,在各个环节上都融入绿色生态的观念。在建筑 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节能系统和资源的循环使用,不论是在土地方面还是在资源的使用方面,都是为了更好地保证生态的和谐发展,构建一 个健康的生态环境,让人们的生活环境更加的舒适。同时也是为了更好地 促进资源的长效使用,为后续生活做好准备。绿色建筑的最大特征就是能 源消耗少。在绿色建筑中,可以根据实际状况来进行相应的设计,这不但 可以结合实际的地理优势,还可以减少资源的浪费。
2绿色建筑设计技术应遵循的原则
绿色建筑倡导的是绿色、环保、节能,确保在有限的资 源体系下实现最大化的利用价值,在实际建设规划中,应遵循下列原则。
2.1经济原则
对于建筑企业来讲,经济成本控制是项目施工中的重 要基础,只有保证项目本身创造出的经济价值满足建筑企业的发展需求下,才可保证建筑企业自身的发展。而对于绿色建筑来讲,经济性则是依据现有的建筑资源,对预期的设计文件进行优化,在保证建筑污染达标、建筑质量合格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对建设成本进行管控,进而提升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
2.2环保原则
如何在有限的建筑资源下,实现环保型建设是绿色建筑所遵循的基准之一,在此种硬性条件的约束下,设计技术选择过程中,需对每一项建筑细节进行分析,对建筑过 程中的能源消耗及污染排放等进行数据整合,然后制订出较为详细的建设方案,保证整体工程项目施工的环保性。
3绿色建筑设计技术选择
3.1环境融合
建筑物是人们生活和工作的主要场所,在对建筑物进 行绿色化设计时,应先对周边地理环境进行分析,然后对建筑物的外观、位置等进行合理布局,提升建筑物与环境的融合性,比如在建筑规划用地中,植被树木较多时,则应严格考量整体设计体系,尽量减小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同时,在对建筑大环境进行设计时,应加强自然元素、人文元素的融合力度,对整体建筑结构进行重新规划,提升 建筑物本身的融合特性。设计人员应对实际建设区域进 行现场勘察,深度分析建筑结构与地理环境、人文环境的契合模式,以建立协调有效的建筑体系,深度贴合我国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3.2建筑布局
建筑结构的规划决定着后期投入使用过程中的节能效率与环保质量等,在结构设计过程中,应严格参照技术基准来设定,并对设计出的结果进行验证,保证各项方案 的可实施性。另外,设计人员应对建筑环节中的各项资源耗用率进行分析,对能源消耗以及可能产生污染排放等进 行分析,以建立正确的设计体系。在对图纸文件进行检测 时,应对重要的施工环节进行认证,明晰图纸文件中的各类设计形式,避免出现重复设计的现象发生,并应对各项 建筑材料总成进行设定,最大限度地控制能源耗用,以提升整体建筑质量。
3.3能源选择
能源的可再生利用作为我国现阶段发展的重心,在绿色建筑中,能源与建筑体系的结合,则可有效节约建筑成本,并可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比如利用太阳能、风能、水 能等进行发电,可分担电厂的电力供应需求。此外,在多能源的利用下,建筑企业本身也实现高效率、高质量的建设,提升企业自身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4绿色建筑设计技术选择研究 4.1水资源设计
在对水资源进行设计时,建筑格局设定时,可在建筑屋顶设置相应的排水格局,在加装雨水存储装置,收集雷 雨天气下的水资源,以供室内马桶冲水、小区园林灌溉等 是使用。在对建筑物卫生间进行装修设计时,应尽量采用节水标识的产品,保证居民在实际生活用水中,可有效节 约水资源。
4.2太阳能设计
从建筑格局来看,要想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太阳能资源优势,应依据建筑物本身的格局进行设定,比如在楼顶安装太阳能板,在晴天时太阳能板通过吸收太阳光转化为电 能,然后进行存储,然后可将存储的电能用于小区夜晚照 明或作为储备电源等。此类装置的应用,可起到节能减排的效用,令建筑物变得更加节能。
4.3材料设计
材料作为建筑物的主体,也是关乎着整体建设施工质 量的核心。为此,在对材料选择时,应对材料的质量特性 进行查验,并对材料应用过程中可能对周边环境造成的污染进行分析。材料选取基准应遵循性价比高、无毒无害、 无污染原则,并应尽可能地选取循环性材料,比如在建筑 区域的周边具有可利用建筑资源时,应就地取材,节约运 输成本,提升整体建设效率。
4.4 通风设计
从建筑物整体规划来讲,如在市区中进行建设时,多 以高层建筑物为主,而在有限的规划用地下,建筑物之间 的排列顺序难免造成挡光问题,影响业主的居住舒适度, 且如建筑物格局较为紧密时,不利于整体的通风。为此,在实际设计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光照、风向等,并结合地 区的环境变化趋势,来合理地布局建筑物。比如高层建筑 物对低楼层挡光时,则可在楼顶部位添加光线折射板,令 阳光通过折射效应照射到低楼层用户之中,但此过程中应 严格控制光线照射时间与亮度,防止造成光污染。如两个 建筑物之间的间隔较近时,将造成通风不良的效果,此时 可依据地域环境变化趋势,对建筑物的位置进行重新规
划,通过风向的走势来对气体流向进行改变,令风均匀吹 到每一栋建筑物上,以此来提升资源的利用率,并为用户 建构良好的居住环境。
5 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可得,绿色建筑在规划过程中,应对地理资源、环 境资源、人文资源等进行正确考量,并对建筑工程进行合 理规划,保证每一项建筑环节中做到节能环保,同时,应 对各类资源进行合理分配,依托于建筑格局对自然资源进 行最大限度的利用,贯彻落实节能环保理念。
参考文献
[1] 游娜.浅析大数据运用于绿色建筑适宜技术的选择[J]. 基建管理优化,2019,31(2):2-4.
[2] 韦久跃,张成绪,陈晓然.深圳市绿色三星级公共建筑设 计技术应用与分析——基于《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 T50378-2014[J].住宅与房地产,2018(29):49-52.
[3] 冯雯杰.绿色建筑设计中的技术选择分析[J].居业, 2018(6):3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