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青 张宇君
安阳工学院,河南 安阳 455000
摘要:“建筑垃圾”词语概念是指建设、施工单位或个人对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管网等进行建设、铺设或拆除、修缮过程中所产生的渣土、弃土、弃料、淤泥及其他废弃物。这些废弃物对于建筑物本身是没有任何利用价值的,但是放任不管,则会产生巨大危害,所以建筑垃圾是必须要进行相应处理的,怎样来进行处理,使其达到理想的工程项目建设,是当今社会需要深思的问题。
关键词:建筑垃圾;再生利用;之路
1 建筑垃圾介绍
1.1 建筑垃圾概念
建筑垃圾是在建筑活动中因建造、拆除等所产生的一系列的废弃物。建筑垃圾的来源很多,如混凝土制作中产生的垃圾、混凝土、砂浆的余料、施工中截断或损坏的砖、下料时产生的边角料、自然灾害或不可抗力产生的建筑垃圾等等。建筑垃圾中所含的成分比较复杂,但大体上都是由砂土、混凝土、金属、废塑料等组成。
1.2 建筑垃圾危害
建筑垃圾如不能回收再利用,则会大量占据城市空间,影响城市市容和城市环境,同时建筑垃圾在生成过程中扬起的灰尘会影响空气质量,建筑垃圾的填埋则会间接改变填埋处土壤的成分,如遇到下雨,且建筑垃圾则会跟随雨水一起进入湖泊河流及城市地下水系统,建筑垃圾中含有大量硫酸根离子,如长期不进行专业的处理,大量硫酸根离子的富集则会对城市水体造成不可逆转的危害,这些建筑垃圾的危害也在渐渐凸显出来。
2 城市建筑垃圾现状
在发展城市的过程中,一座座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建筑工人和相关单位需要对其进行建设,但在建设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建筑垃圾及废品残渣,我国的快速发展更需要扩大城市规模,不断的占地建筑,加上建筑工人不注意保护环境,缺乏相关的建筑技术培训,产生垃圾总量会更多。如果我国城市的建筑垃圾不利用合理的办法进行处理,建筑工人随意丢弃堆放垃圾,空气中会漂浮粉尘、石灰,会严重污染城市环境质量,污染空气和水资源,危害人们的生命健康。针对城市的污染现状和建筑垃圾,我国制定一系列的管理规定,合理利用和处理城市建设垃圾,提高垃圾的利用率,只有这样才可以推进城市发展进程,但从整体来看,虽然我国在处理建筑垃圾方面小有成就,但是还存在问题有待改进,提出多元化多方式的发展模式,对建筑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合理回收垃圾,提高垃圾资源利用率,完善相关方面的规章制度,制定合理的法律法规,从根源上解决这些不足,有效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进程。
3 建筑垃圾的再生利用之路
3.1 思想上的认同
这里的“认同”,则是支持建筑垃圾的再生利用,不能为了短期的便利,而失去了变废为宝的良机,肯定建筑垃圾再生利用这条路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之路。必须要一直坚持走建筑垃圾资源化的道路,不能半途而废。中国目前在大力支持新兴产业,建筑垃圾资源化也可以看做是一项新兴环保产业。如此一来,我们又获得了“利”,又保护了环境,何乐而不为呢?
3.2 人群范围的扩大
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所涉及到的行业及人员,不仅仅是从事建筑行业的,应该是要扩大到全社会的。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是一项系统性工程,不能单靠一个建筑行业就能圆满完成的。建筑行业需要社会上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与配合。例如在管理和技术上,建筑行业需要各管理部门的配合和学习先进的技术方法。在建筑垃圾资源化这件事上,有了各管理部门的配合,去进行良好的管理,使得人人团结一心。技术是重要一环,我们必须要有精湛的技术支持,才能做好建筑垃圾资源化这件事。还有社会公众的正确认识和积极支持也是一个重要因素,需要在社会公众中加大这方面知识的宣传普及,让广大群众安心、放心,进而获得他们的理解与支持。其中,最为关键的一环是政府,政府是建筑垃圾资源化顶层设计的主导者,顶层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专项规划、制度体系等。
建筑行业要积极主动地与政府沟通与交流,才可明白政府的初心,也让政府知晓建筑行业的实际情况与想法。
3.3 推进建筑垃圾再生化产品的市场化
提高建筑垃圾露天堆放和填埋的费用,从源头上减少建筑垃圾产量。同时应给予小部分回收建筑垃圾的企业适当补助,提高他们回收建筑垃圾的积极性。最后应鼓励建设行业使用建筑垃圾再生化产品,对经常使用建筑垃圾再生化产品的企业适当鼓励,从而使建筑垃圾的处理和使用达到一个良性循环。
3.4 走科学途径
建筑垃圾资源化不能盲目的去想、去做,必须要结合科学,才能事半功倍。建筑垃圾资源化成不成功,关键是要看利用率,而高效利用率,就是推行资源化的目标。实现全产业链的高效利用,包括源头减量和过程分类收集、高效再生处理、广泛利用等。对于再生处理工艺和再生产品的选择要考虑建筑垃圾的物理性能。建筑垃圾可以简单地分为废钢筋、废电线之类的金属,废模板、废木板则为木材,混凝土、二次结构用的砖、砂浆固化物、石头等。不同种类的建筑垃圾,处理方法都是不一样的。
对于“源头减量”这项措施,我认为是需要国家相关部门牵头,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及投入一定资金,还可以发布各项优惠政策,利用市场经济,调动社会全企业全人员共同管理与监督。再进一步,从建筑的设计出发,增加建筑物的使用年限,减少建筑物的拆除次数,其中,最好还能考虑到建筑物的设计外观,我相信,有其自身特色的建筑物,即使是处在快速发展的时代,它也是不会被轻易抛弃的。还可从建筑材料上出发,选择环保型建筑材料,能为以后的建筑物进行改造和维护时,减少建筑垃圾的产生。从而,就得以从源头上进行控制。
3.5 完善相关法律制度
在建筑过程为了减少产生建筑垃圾,必须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和系统的管理规章制度,用法律形式进行约束,分类管理建筑垃圾,安排合理位置存放建筑垃圾,对于一些有利用价值的垃圾更不能随意丢放掩埋。要合理利用建筑垃圾,一些有潜力的建筑垃圾要规划管理进行二次利用,做到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利用,提高垃圾利用率,关于资源化利用建筑垃圾,可以颁布相关的法律制度,用法律来保证建筑垃圾的二次回收利用。合理化回收再利用建筑垃圾的发展过程是十分繁琐的,所以要积极处理建筑垃圾,有效完善处理办法,对保护环境、土地建设有十分重要的影响。第一,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管理建筑垃圾的区域范围,合理利用建筑垃圾回收再利用,保证垃圾的回收、存储、输送、二次等环节统一起来,使其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形成一条二次利用建筑垃圾的特色产业链,具有产业性,建立和完善管理模式,推动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大规模的发展前进;第二,在资金方面增加扶持,企业要出台相关的扶持政策来完善资源化利用建筑垃圾,开展帮扶工程,建立示范基地,发展新兴的环保企业,树立循环经济的企业发展典型,绿色健康发展建筑垃圾,政府还要加大宣传力度,利用建筑垃圾大规模生产再生产品和绿色建材,推动绿色发展;第三,完善考核机制,在建筑施工过程中进行文明工地管理考核时,分类回收放置建筑垃圾,不露天存放随意丢弃建筑垃圾,把这两个要求计入综合考察指标,在不影响建筑施工质量的前提下,一些国家出资建设的公共设施和公共建筑等建筑项目可以使用符合建筑标准的可再生产品,而且也可以把利用建筑垃圾再生产品列入考核中。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已经对建筑垃圾有了一个初步的概念,也知晓了建筑垃圾再生利用大概的发展方向,以及我国目前在建筑垃圾“变废为宝”这方面的发展程度。让建筑垃圾“变废为宝”是一项社会性的事业,不管是为了自身的长远发展,还是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都是需要全社会去努力实践的。
参考文献:
[1]中国建设报.推进建筑垃圾再生利用让垃圾“变废为宝”[J].资源再生,2019(4):26-30.
[2]前瞻产业研究院.2018年中国建筑垃圾处理行业分析:垃圾产量超20亿吨,未来发展空间广阔[Z].2018-12-28.
[3]中国砂石协会.2020年建筑垃圾产生量预计突破30亿吨———建筑垃圾处理行业2018年度发展报告[R].2019-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