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桂荣
广州市创景市政工程设计有限公司,广东省广州市,510095
摘要:市政给排水工程,主要分为给水和排水两个方面的功能。随着我国市政给排水工程建设数量的不断增多,为社会居民的日常生活,提供了极大地便利。既能够满足公众和企业日常用水的需求,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又可以将生活污水排放到指定位置,采取统一的措施进行有效处理再利用。使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得到显著的提升。基于此,本文对市政给排水工程设计中主要的技术进行深入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市政给排水工程设计;主要技术
引言
市政给排水工程作为我国重要的民生工程,一个城市的建设,离不开市政给排水工程的设计,选择科学的技术对于提高市政给排水工程的设计水平具有积极作用。不仅能够向居民和企业供应充足的水源,还可以利用排水系统的合理设计,起到良好的防洪抗汛的作用。为社会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提供良好的保障。
1市政给排水工程设计中主要的技术分析
1.1?基础性的开槽挖坑
作为市政给排水工程中相对基础的工作内容,开槽挖坑影响较大,其属于基础性的工作。在开挖之前,应该展开对已有管道和电缆铺设情况的详细调查,只有具备了较为清晰的了解,才能采取合理化的保护和迁移方案,由此稳步推进开槽挖坑的具体工作流程。开槽挖坑逐步接近尾声时,需要将管道的基础准备细节加以完善,可以通过适当铺设碎石和浇筑混凝土的方式,起到保护沟底土基的效果,以免因暴露的时间较长直接引发严重的后果。
1.2管道的具体安装
因市政工程的特殊性,在实际选择管道材料和配件的时候,应该重视合格程度,在管材安装前,需要施工方的工作人员及时展开质量检验,只有符合相关的标准,才能将其投入使用,同时也要保证垫层平基验收合格,方可进行管道安装。在施工阶段,需保证整洁程度,将清理性的工作逐步推进,实现对表面杂物和污泥的合理处理,分析高程样板的实际位置和标高,做好核实与判断,确保排管时严格按照自下而上的原则展开。管道在实际安装的时候,应该全面解读质量标准,稳固管道的同时,避免管底坡度出现倒坡的情况,缝宽需要坚持均匀的原则,管道中的杂物应该清洁到位,管座必须夯实稳固,实现与管壁的有效连接,在进行管道铺装的时候,需要考虑验收合格的重要性,才可落实接口施工工作。
1.3接口位置的处理
管子对接之前,应该及时合理清洗承接管口,保证其始终处于相对整洁的状态,完成有效的润滑,达到理想化的应用标准。应该将橡胶圈适当插入至凹槽中,确保各个部位能够有效保持着顺直匀称的状态,及时消除橡胶圈扭曲和翻转的问题,确保实际的密封效果优良。在管道接口的位置,需要重视移动装管的速度,必须保证稳步地移动,不可出现碰撞的情况。
1.4?阀门管件安装
安装阀门之前,应该及时将阀门的管件做好科学的检查,促使阀门相对灵活,避免阀体本身出现裂缝问题。法兰盘还应该清洁到位,避免存在毛刺情况,避免管线出现应力,阀门井需合理使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呈现出较为稳固的状态。
1.5沟槽回填
城市道路中的管槽回填多运用粗砂材料,依照相关的规定和标准,需要将其回填至原路面之下的730mm处,适当运用水撼砂进行凹槽的回填处理,可以保证其基本的密实度达到95%以上。在其他的路段中,对管槽进行回填的时候,多运用素土展开,管线的两侧需要积极落实夯实处理,两项工作内容可以同步展开,整个过程中应该适当维护中轴线的位置,同时关注接口的形状,避免其发生明显的变化。凹槽部位的回填土需要高出原地面,作为自然沉实之用。
1.6水压试验
依照基本的施工设计标准,当完成了管道作业之后,需要展开水压试验,对打压段管材的衔接位置应该加以判断,了解其是否密封到位,是否出现漏水的情况,检验压力是否符合相应的运行标准。
2提高市政给排水工程设计水平的措施与策略
2.1增强设计协调性
通过将生活污水与雨水分开收集,既能够降低污水的处理难度,又可以保障城市河流的整体环境,保护我国的生态健康。将协调性的理念,融入市政给排水工程的设计中,使给水系统与排水系统的设计,更具有人性化和高效化。不仅能够对生活污水采取有效地处理措施,还可以令给水系统发挥出较好的作用,为城市经济建设与发展,提供良好的助力。协调性的设计理念,也能够应用于我国沿海地区的市政给排水工程中。通过排涝站和排涝沟的建立,能够提升沿海地区的防洪抗汛能力。为沿海地区居民的生命安全和经济财产,提供良好的保障。面对降雨量较大的地区,通过雨水收集机制的建立,可以提高雨水的利用率。为给水系统的循环使用,提供有利的帮助。
2.2重视先进科学技术
在市政给排水工程的设计过程中,融入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能够使设计水平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并令城市内部的给水系统和排水系统的整体性能,得到较好的增强。在利用先进科学技术时,设计人员应根据市政给排水工程设计的具体要求,对各种技术手段进行有效地筛选。使先进科学技术的融入,令社会居民的日常生活,变得更加舒适便捷,并对防洪抗汛工作,起到良好的帮助作用。
2.3准确评估用水量
了使市政给排水工程,更好地服务社会居民。设计人员应在设计前期,做好充分的调研和勘查工作。详细记录各个区域的常住居民数量,分析城市居民的用水习惯,以及统计建筑物的分布情况。为城市居民日常用水量的评估工作,提供重要的数据参考。除此之外,工作人员还应根据城市用水量的评估结果,结合国家的相关政策与地方的用水定额,进行城市供水系统的科学合理设计。为城市内部的每个居民和企业,提供充足的水资源供给,充分满足日常用水需求。也能够极大程度减少居民自行打井的行为,令地下水资源得到良好有效地规划与开采,促进城市经济的和谐有序发展。
2.4加强设计人员培训
通过对设计人员的定期培训与考核,能够增强的设计人员的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使市政给排水工程的设计水平,从根源上得到显著的提升。对设计人员的技能水平进行培训时,不仅要注意理论知识和各项设备使用方法的传授,更要从市政给排水工程的实际设计活动中出发,令每个工作人员都能亲身融入方案的设计中。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为市政给排水工程的设计,贡献出自身的力量。在培养设计人员的综合素质时,应使每个人员都能够意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并通过奖惩制度和完善工作流程等方式,增强设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并使设计人员的工作过程,更具规范化和科学化。令市政给排水工程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得到显著的提升。为城市经济发展,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结束语
总而言之,市政给排水工程的设计与施工,与城市内部每个居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对城市经济建设的发展,也起着决定性的影响。所以,在进行市政给排水工程设计的时候,一定要选择科学有效地技术,保证市政给排水工程的设计工作能够满足有关标准要求,进而促进市政工程有效性的提高,令市政给排水工程的使用年限大大延长,为我国经济的稳定有序发展,提供良好的助力。
参考文献
[1]郭松华,宋磊.市政工程给排水施工技术要点解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36):2587.
[2]常文婷.市政工程质量中给排水设计常见问题与对策研究[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9(19):72~73.
[3]徐晓飞,高强,钟华.市政工程给排水管道施工技术分析[J].装饰装修天地,2019(24):308.
[4]邓庆喜.探析市政给排水设计和规划中常见问题及相应 解决措施[J].科技资讯,2018(7):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