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秋梅
广西丰杰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广西南宁 530000
摘要:随着经济和各行各业的快速发展,为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各类公用工程项目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然而当下市政公用工程的安全管理机制还不健全,监管人员安全管理知识水平良莠不齐,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所以应成立相关管理部门,制定严格明确的规章制度,保证能够安全开展生产活动。
关键词:市政公用工程;施工安全;监督管理
引言
从实际经验来看,施工活动的安全保护以及施工品质管控,一直以来都是工程项目中十分关键的一环,这一点对于市政项目来说也不例外。因此,加强市政项目的安全与质量管控的力度,也自然成为了重点,尽管目前由于各种要素的干扰,在落实此项内容期间,依旧存有些许的问题,但是只要相关单位加以注重,并采取有效的手段予以应对,那么这类问题都将会迎刃而解,下文将对这一内容作出论述。
1市政工程施工作业安全与质量管控的关键意义
市政项目是城镇的核心工程之一,例如城镇排水项目、地下管路项目,乃至地铁项目、轨道项目等等,都是能够直接对城镇民众生活、工作造成影响的工程,想要更好地确保市政项目展现出应有的效用,就需要保证施工活动的安全以及质量。另外,由于市政项目的关系重大,很多项目在施工作业时,都会具有工期急、操纵难的特性,同时还有大量的市政改造项目,这些都在无形之中增加了施工难度,因此施工安全以及质量的干扰要素也变得更多,而采取有效的管控工作,是保证安全与质量的关键路径,在这一维度上,就展现出了此项管控活动的关键意义。
2市政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特征
2.1从事市政施工人员队伍庞大
从业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参差不齐,部分从业者的安全意识不强,没有树立安全生产的意识,可能会出现违规操作等现象。
2.2施工环境复杂
市政工程的空间范围较广,有的要在高空作业,有的要深入地下施工,使用的机械设备因较为复杂操作起来有一定难度,所以对安全施工造成了一定影响;市政公用工程的施工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坍塌、高空落物等问题出现的频次较高,为了减少此类事故的发生,需要在施工的每个环节都开展质量监督工作,这样才能确保工程顺利施工。
2.3施工作业危险
市政工程一般是中大型工程项目,即便是小型的锅炉房改造工程项目,在施工过程中也往往涉及动火作业、高处作业、有限空间作业、破土作业、吊装作业、临时用电作业等多种危险作业,极大增加了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难度。
2.4工期紧
市政工程大多数属于政府财政投资工程,通常具有施工任务重、施工周期短等现象,为了完成施工任务,通常都需要加班作业赶进度,如果处理不好质量、进度、成本、安全之间的关系,容易产生各种质量和安全问题。
3市政公用工程安全管理状况
3.1工作人员素质较低,管理意识不够
当下很多施工方在安全管理上普遍存在着管理者门槛过低的问题,只要有从业资格证书就能上岗,上岗后也缺乏进一步的安全管理方面知识技能培训,与安全管理规范背道而驰。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一个细节的疏忽都可能导致整个工程的失败,这就要求管理者树立高度的安全意识,全面把控好整个工程的安全施工工作。然而很多管理者没有及时更新专业知识,更多还是依靠经验做出判断,无法及时排查工程中埋藏的安全隐患;施工人员无证上岗问题屡禁不止,如运输司机、挖掘工人,没有相关证件就上岗工作;部分企业为降低成本,没有按时对机械设备安全检查,更有甚者对已经报废的设备修理后再次投入使用,安全风险巨大;验收材料漏洞较多,材料类型数量多且杂,安全管理部门没有建立材料采购等相关规章,与国家在此方面的规定相悖,容易诱发安全事故。
3.2项目安全与质量管控机制不严谨
国内的相关部门对于各类工程项目都有着极为严格的品质要求,同时也推出了一系列的管控条例以及指导方案,这一点对于市政项目也是如此。为了进一步确保市政项目的安全与质量管控的成效,就需要相关单位编订出严谨的管控机制,这也是市政施工活动的前置条件。但是,由于各种内部、外部要素的影响,在一些市政施工企业内部,却出现了管控机制不严谨、管控方式不恰当的问题,一部分施工企业更是为了施工的方便,未经允许肆意地更改作业方案,这样一来,便增加了品质安全隐患出现的概率。因此,相关单位务必要对这类困境加以注重,继而制订出严谨且全面的管控机制,并确保机制可以落到实处。
3.3项目安全与质量监管观念较薄弱
基于实际来看,市政项目良好的安全与质量管控,需要相关单位拥有比较强的监管观念,但是由于市政项目不同于其他的工程项目,前者的施工作业环境更为复杂,工期紧迫性也更强,而这样致使部分施工企业,为了在限定的期限之内完成施工活动而去抢工期,甚而出现昼夜施工的现象。在这种形势之下,施工企业的安全与质量监管观念自然也就会变得比较薄弱,如此一来,不论是项目的品质隐患,还是安全问题都将会层出叠见。所以说,相关施工单位应当提升自身对于市政项目安全与质量的认识度,增强相应的监管观念,确保施工行为都可以拥有绝对的规范度,这样才能提升安全以及质量的管控水准。
4加强安全管理的有效对策
4.1加强安全培训和监督
加强施工的安全培训和监督工作是保证市政公用工程始终处于安全建设的重要手段。在项目建设准备阶段,要全面分析项目的可行性,并加强对安全管理人员的培养,使安全意识牢固在他们的心中。成立相关管理执行部门,不论是运输材料还是承包项目的单位都要管理到位;以此为依据建立对应的评价和管理资料库,监督时一旦发现其中暗藏的安全隐患,要在第一时间通知施工方,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及时更新安全知识体系,确保施工在安全的前提下进行。此外还要成立监管部门,监管对象是开展工程建设必备的设备和原材料。监管部门要对材料的采购、运输和使用做好细致的档案登记并形成资料库,以备出现事故时可随时调阅登记信息;定期对项目器械设备的使用状况进行检查,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上报,以便进行检修或更换设备。
4.2完善安全管理机制,加强文明施工监督
为了使市政工程施工更具安全性,逐渐实现其文明施工目标,需要完善相关的制度。(1)施工单位及管理部门结合当前市政工程所处的施工环境,在原有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基础上,调整制度内容,优化和完善管理机制,保持其良好的管理状况,实现对安全管理的科学应用;(2)监督人员在了解市政工程施工现场情况及文明施工要求的前提条件下,应保持高度的责任感,在监督机制的指导下,全面分析工程施工工序实施状况,处理其中的细节问题,达到市政工程文明施工管理水平提升、施工资源整合利用效果增强的目的。
4.3提高管控力度,落实奖惩机制
完善安全奖惩制度,确保制度的可操作性。制定安全奖惩措施后,应当及时公布,严格执行。对安全管理工作表现突出的个人,应当及时采取物质与精神相结合的奖励措施,进一步激发职工自主安全的积极性;对事故责任人,除经济处罚外,还应采取批评通报、职称评定限制等其他处罚措施,发挥有效的监督和警示作用。
结语
现阶段的市政公用工程施工安全监督管理是保证施工合理有序开展工作的重要工作内容,施工方要给予安全监督管理高度重视,及时排查其中存在的重大风险问题。在施工前的准备期间,施工单位要对安全监督管理形成全面深入的认知,加强对安全施工的理解,根据工程自身特点和施工实际开展状况建立健全施工安全诚信体系,确保市政公用工程建设能够在安全的环境下建设成高质量的水准。
参考文献:
[1]戴伟,张晓湘.市政工程施工中的安全管理与质量控制的重要内容分析[J].智能城市,2019,5(18):91-92.
[2]詹培坚.浅谈当前房屋市政工程质量安全管理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和对策措施[J].居舍,2019(32):148.
[3]刘波.关于给排水施工安全及给排水工程质量控制的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9(19):141-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