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召
山东省德州市平原县水利局 山东省 253100
摘要:在现代化的快速发展当中,对于水利工程建设的要求越来越高,能够促进当地经济水平的提升。原材料的质量是决定水利工程质量的主控项目,只有对其进行严格的试验与检测,才能从源头上预防质量问题的产生,促进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传统试验检测技术的局限性较大,难以适应当前行业的发展需求,因此,应对其进行不断优化与改进。
关键词:原材料;检测;控制
1水利工程原材料试验检测的意义
1.1延长使用寿命
为了延长水利工程使用寿命,通常会从设计阶段工艺优化、招标阶段材料控制、施工阶段试验检测和竣工阶段工程验收等环节入手,确保工程质量符合实际要求。在此过程中,施工阶段对原材料质量的试验检测尤为关键,当原材料类型较多时,应该做好分类管理工作,明确不同材料的性能要求与参数。采用先进的试验方法和检测技术,综合考量经济要素与性能要素,减轻水利后续维修养护工作的负担。
1.2实现动态监管
对于整个施工过程的有效监管,是防止出现质量安全事故的关键。尤其是在现代化管理理念下,传统管理模式呈现出较大的弊端,应将动态管理理念应用于原材料采购、验收与入库等工作当中。原材料试验检测工作的顺利开展,则能够为施工材料的动态化监管提供可靠的依据,尤其是在使用方案的确定中可以提供精确的数据参考,促进管理工作效率的提升。
1.3降低企业成本
为了能够对水利施工方案进行不断优化,应对原材料试验检测数据进行综合分析,确定原材料的用量和配比情况,防止在施工中出现资源浪费问题,使得水利工程的经济价值得到彰显。同时,只有做好质量检测与审核工作,才能满足施工进度的要求,防止出现工期延误等现象,这也是降低企业损失的有效途径。
2水利工程原材料质量检测控制措施
2.1提高检测人员的综合素质
检测人员的素质不仅仅体现在可以正确操作检测仪器,并且将检测结果进行数据计算,还体现在检测人员能够根据不同的检测对象特点制定合适的检测方案,并在检测过程中能够独立判断当前环境,可能对检测结果精确性造成影响的因素,有明确的思路,能够采取相应措施,将这些可能会造成最终检测精度偏差的内容进行杜绝。另一方面是检测人员应该具备对检测仪器当前使用状态和日常维护保养,这方面的专业知识背景,能够在检测工作进行之前,就对参与检测过程的仪器设备当前运行状态和老化程度进行判断并能够施以合适的处理方式来保障检测仪器在投入检测环节后能够发挥正确的检测效果。检测人员应该具有较强的职业道德素质,在检测过程中能够自发对一些可能会影响到检测精度的因素进行隔离,并且在读数和事后检验过程中,能够以高度的责任心对最终的检测结果进行核验确认。
2.2恰当确定检测项目
原材料的检测过程中,为了提高检测结果的有效性,在检测工作开始之前,专业的检测人员需要结合原材料的类型,选择恰当的检测项目,以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与可靠性。原材料具有多样性,无论是开展何种的检测项目,都需要由专门的技术监管人员来做好监督与管理工作,使得其检测能够符合行业标准,比如,在水泥的检测方面,需根据水泥的批次来进行凝结周期、细度、安定性以及强度的检测;如果水利工程中选用的是C30等级的混凝土,需重点进行混凝土压缩性能的检测。
2.3提高取样和试样的规范性
在水利工程项目中的原材料检测任务繁重,难以逐一进行各种原材料的检测,且材料检测的时间长、任务重的情况下,一般会采用取样检测的方式。在取样检测的过程中,最为关键的就是要保障取样的规范性,在取样时,尽量选择典型的材料。取样时,从相同批次的材料中,根据不同部位、不同数量来随机抽取,在此过程中,需保障取样部位的合理性,取样数量的正确性。在原材料取样的检测过程中,需注意以下要点:(1)取材要注意对放置环境的管理,保障取样的规范性,如果是膏体、水性物质以及乳液等类型的材料,需将样品加以必要的搅拌,装入洁净、干燥、密封的容器内;(2)由于各种材料的总量有所差别,在取样时需进行取样数量的确定,以实现材料质量的控制,分批取材、材料数量需符合标准;(3)样品取回后需加强摆放管理。
2.4提高湿度和温度的稳定性
原材料的检测过程中,检测环境会对检测结果产生直接的影响,尤其是温度与湿度条件对于检测结果的影响更为显著,通过科学的温度与湿度控制,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检测结果的误差,使得检测结果更为可靠。水利工程中需要检测的材料类型非常多,一些原材料很容易受到温度与湿度的影响,比如,混凝土、水泥与防水材料检测时对于温度与湿度有着严格的要求。根据国家的相关规定,混凝土强度的检测过程中,在混凝土拆模结束以后,需立即将混凝土试件放到18℃~22℃、相对湿度达到95%以上的环境中实施养护,或者在一些条件下也将其放到温度在18℃~22℃,氢氧化钠溶液中进行养护。为了探究温度与湿度对于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在实际的检测过程中,需在同一盘混凝土样品中制取三份相同的试件,一份放在标准养护条件下作为参考组、一份放在3℃~7℃的饱和的氢氧化钙溶液中、一份放在48℃~52℃的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进行养护,在72h以后对这些混凝土试件的强度加以检测。根据相应的检测结果分析,在3℃~7℃的饱和的氢氧化钙溶液中的混凝土强度要比标准环境下混凝土强度低13%,而在48℃~52℃的饱和的氢氧化钙溶液中的混凝土强度要比标准条件下的混凝土强度高18%,这说明检测结果对于温度与湿度条件存在严格的要求,只有创造了良好的检测环境,才能够将检测结果与实际误差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2.5加强检测设备管理
在原材料的检测过程中,检测仪器与设备同样会影响检测结果的精准性,几乎所有的材料检测都离不开检测仪器与设备。因此,为提高检测水平,同样需要加强检测设备的管理。现阶段,原材料的检测过程中,必须要结合检测要求,进行检测设备的科学选择,保障所选用的检测设备能够满足检测的精度要求。检测时需加强对先进检测设备的选择,首先,专业检测人员需要充分了解市场上同类型检测设备的性能以及参数,并能够熟练操作各种的设备,从多种设备中选择最为恰当的检测设备;在设备引进的同时,还需要对设备生产厂家的资质加以考核,如果其功能有限,需进行相应的检定与校准,符合要求后方可使用。
2.6降低试验误差
原材料的检测过程中,专业检测人员需要根据检测的实际需求,以检测标准为指导,选择恰当的检测方法。实际上,在检测时常常存在检测人员未严格根据相应的标准进行检测的情况,针对这种情况,就需要在检测过程中加强误差控制,比如,在钢筋的拉伸试验时,只试验到试件出现颈缩而不将其拉至断裂,是不符合试验要求的,而这种情况必然会造成一定的检测结果误差,针对这种情况,在检测过程中需要加强对检测误差的控制,做好试验、检测全过程的管理。
3结语
原材料的检测是工程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通过材料的检测结果的判定与分析,可以检验所使用的原材料是否满足材料使用标准,避免劣质材料的使用。因此,任何的水利工程项目中,都需要切实做好原材料的检测,加强对检测全过程、要素的管理与控制,最大程度上实现检测误差的控制,提高检测结果的可靠性。
参考文献
[1]王彦鹏.水利工程原材料质量检测控制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20,17(19):43-45.
[2]王伟,张祥.水利工程现场原材料试验检测的研究[J].四川水泥,2017,(12):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