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琦 王永彬
济南二建集团工程有限公司, 山东 济南 250000
摘要:在建筑行业中,出现了新的建筑施工模式,即预制装配式建筑,该建筑主要是通过混凝土材料进行预制相应的施工构件,并将其作为建筑主体的重要构成内容,再利用装配或者拼装等施工工艺,使建筑物在短时间内可以完成施工的一种建筑施工模式。其在施工过程中具有环保、绿色、节能的特点,所需要消 耗的能源较少。因此,在当前的建筑行业中,得到了比较广泛的运用。然而,在使用相应的装配、拼装工艺的过程中,由于其选择的分块拼装形式,导致建筑物构件之间留有较大缝隙,在发生较大降雨或者出现积水的现象时,就会导致渗水、漏水的现象出现。因此,本文针对此类情况,对预制装配式建筑所对应的外墙涉及到的防水密封现状,以及在施工或者使用过程中所存在 的问题,展开分析与研究,并提出有针对性的防水措施,为相关的施工企业提供部分参考建议。
关键词:预制装配式;建筑外墙;防水密封;现状;问题分析
1预制装配式建筑外墙防水密封的现状分析
1.1预制外墙模板的防水密封形式
外墙模板防水密封形式,主要是指在模板之间、外侧打胶之间做好防水卷材的铺设,而在其内部则主要使用混凝土浇筑工艺,对模板之间存在的缝隙位置做好防水密封方面的处理,是当前 应用最广,也最为常见的防水密封形式。该密封形式,在具体施工时,具有速度快、效率高、施工便利的优势。然而,其防水密封的效果相对较差,经常性发生空腔堵塞的现象,影响建筑的正常使用。这就要求在具体施工过程中,需要采取有效的预防 策略规避空腔堵塞的情况出现。比如,可以在进行板缝处位置的密封时,确保其选择的密封材料对应的填充深度控制在恰当范围内,一般是控制在35mm之内,而对应的粘贴宽度则需要超过3cm。
1.2单层外墙板防水密封形式
在使用这种形式的防水密封时,其对应的预制单层外墙板所要求的预制率要求不高。在具体的使用过程中,可以预见性的生产外墙所需要的填充墙构件,并使用节能、省材、方便、高效的封闭 式组合防水密封形式。这种密封形式,主要是将其应用在无收缩防水砂浆进行搭配聚氨酯密封胶,实现对水平缝隙的有效处理,而在进行竖向缝隙的处理时,主要是利用小型号的空心三元乙丙橡胶条。同时还需要在其外侧做好全覆盖的保温板铺设,这类密封形式虽然具有操作简单的特点,在具体使用过程中所使用的空心橡胶条,要求其使用高强度的中性硅酮密封胶,确保其粘 接的牢固程度较高。同时,对于使用过程中涉及到的聚氨酯密封胶,需要对其厚度做好控制,不能过小。
2问题分析
2.1使用的密封胶存在混乱现象
现阶段,在建筑项目中,经常性使用的密封胶材料类型呈现多样化,包含了SR密封胶,PU密封胶,MS密封胶以及SPU密封胶等 。而不同类型的密封胶,所对应的使用要求、性能呈现出差异性。因此,在不同的建筑类型中,所对应的防水标准也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在选择密封胶的类型时,应当根据实际施工的需要进行选择,或者选择多种密封胶进行合理的搭配,使其满足防水、密封的施工的建设要求。然而,在具体建设时,大部分施工方并没有高度重视密封胶的使用。在具体施工时,存在没有分析施 工需要的现象,导致密封胶的乱用情况出现;或者存在多种密封胶混合使用,却没有按照相应的施工要求和密封标准进行合理搭配,对建筑外墙的防水密封效果产生较大影响。
2.2不规范的基础施工
在对预制装配式建筑的外墙部分,进行防水施工的过程中,务必要将基础工作做好,在施工前,对待施工墙体做彻底的全方位的 整理和清洗,确保施工墙体存在的松散部分以及灰尘被清理干净,并做好相应的底涂,避免墙板材料在施工过程中留存的脱模剂,对防水质量产生影响。利用这种方式,有效保障密封胶的粘接效果。
然而,在具体施工中,某些施工队伍在施工时,为缩减施工周期或者减少不必要的麻烦,在对墙体进行处理基础部分时,仅仅是简单、粗略的处理,没有按照相应的施工规范、标准进行操作,导致所使用的密封胶所对应的粘接效果相对较差,对防水质量产生较大影响。除此之外,也不能规避某些施工团队由于其本身的经验不足,在进行防水密封的施工中存在偷工减料行 为,或者对墙体使用密封胶进行涂刷过程中,为节省用量,胶层很薄。在后期使用过程中,非常容易出现脱粘的情况,对防水质量产生严重影响。
2.3质量检测手段的缺乏
对于预制形式的装配式建筑来说,建筑外墙的防水性能,在施工过程中或者使用过程中,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比如,当地的 气候环境以及密封胶铺设的尺寸、深度,选择密封胶的类型、性能等因素,都会对最终的防水质量产生一定影响。相关的施工企业在对预制装配式建筑的外墙部分,进行防水性能的质量检测过程中,大部分是以人工测量和观察为主,而这种方式具有较大的主观因素,其检测结果存在较大的不稳定性。因此,其检测的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相对较低。当前,大部分建筑工程在进行质量检测的过程中,需要使用专业化程度较高的检测设备,才可以使最终的检测结果具有较高的精准性。因此,在对预制装配式建筑进行质量检测的过程中,由于其手段的有限性,导致其最 终的施工质量不能得到有效的保障,也不利于后期开展工程的维修和保养。
3防水措施
3.1选择合理的防水施工方案
要将建筑外墙的防水密封质量大幅提升,需要有效利用防水施工方案。因此,在后期进行建筑外墙的防水施工过程中,相应的施工人员需对施工现场做好考察,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选择合理的防水施工方案,并且考虑到在施工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实用性、经济性、合理性,学会用长远的眼光看待问题,延长建筑的使用 寿命。比如,在南方降水较多的地区,务必要考虑到建筑外墙所需要的排水、疏水能力;在风力较大的地区则需要考虑到建筑外墙所具有的抗侵蚀能力,能否有效应对外力作用带来的风化和侵蚀影响,避免所使用的密封胶对应的粘接效果受到较大影响;而对于环境条件相对稳定的区域,则需要重点考虑经济效益方面的问题。
3.2材料防水措施
材料防水措施,具有施工简单的优势,主要是在预制模板的接缝位置处,使用聚乙烯塑料棒的内衬,再利用密封胶将接缝与棒材 进行粘连在一起。再使用专门的勾缝材料对其进行有效处理,从而达到防水的目的。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材料进行防水的过程中,其选择的密封胶质量也会对建筑的防水密封效果产生直接影响。因此,在选择密封胶时,必须要严谨、慎重的选择。常见的密封材料种类较多。不同的密封胶效果、性能、使用的范畴都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因此,施工企业需根据实际的需要和施工现场情况,选择恰当的密封材料,使建筑的防水性能得到保障。
3.3引用新型理念
在对预制装配式建筑进行防水作业的过程中,需要注意新理念、新技术的使用,使建筑的防水效果凸显出来。比如说,可以将因地制宜的原则引入防水施工中,切实考虑不同地区对应的天气情况、降水情况所具有的差异性,不再采取过去封堵防水的做法,利用疏堵结合的原则,实现建筑防水目标。在进行外墙的设计过程中,需要将设计方案优化,将建筑内涉及到的排水以及降水进行疏导,使其排放到建筑物外部的指定位置,使建筑物中关于封堵防水的压力大幅减少。除此之外,相应的企业还可增加更多的投资,用于密封胶的开发,使新型的密封胶具备更强的防水 效果,从而使防水施工质量大幅提升,并且根据预制装配式建筑的特性,将拼接施工技术以及装配结构设计进行优化,增强整体性,减少建筑结构发生变形的概率。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需进行开发专业化的检测仪器,才可以针对建筑外墙的防水质量做更加专业化的质量检测,使其检测结果具有更强的可靠性、准确性,为后期的工程质量把控提供相应的数据参考。
4结语
在建筑行业中,预制装配式建筑模式,其具有的施工优势比较明显,在未来的建筑行业中必将成为主要发展趋势。因此,相关的 企业对建筑外墙的防水开展研究与现状讨论,可以使建筑外墙所具有的防水性、密封性大幅增强,从而使预制装配式建筑的施工模式可得到更大范围的推广与普及,扩大我国建筑市场,与国际市场相接轨。
参考文献:
[1]谭鹍. 预制装配式建筑外墙防水密封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讨[J]. 建材与装饰,2018(48):147-148.
[2]陈辉军. 预制装配式建筑外墙防水密封现状及存在的问题[J]. 居舍,2020(35):39-40.
[3]张猛. 预制装配式建筑外墙防水密封现状及存在的问题[J]. 绿色环保建材,2020(08):154-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