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电企业新业态下“清洁取暖+光储充一体化”综合用能管理与应用

发表时间:2021/3/16   来源:《中国电业》2020年30期   作者:李明威 瞿路明 汪梦琦
[导读] 为落实公司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国际领先的能源互联网企业”战略目标
        李明威  瞿路明  汪梦琦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哈密供电公司  新疆 哈密 839000
        摘要:为落实公司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国际领先的能源互联网企业”战略目标,依托新疆能源资源禀赋优势和区情企情实际,切实打造“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示范区”,实施“五大引领示范工程”。国网哈密供电公司结合区域资源优势,以清洁、绿色、低碳需求发展促进能源转型为使命,以人民电业为人民为宗旨;贯彻落实“创新、绿色、综合、共享”发展理念,积极适应能源结构变化形势,打造“清洁取暖+光储充一体化”综合用能示范基地,在清洁绿色高效用能、乡村电气化建设、美好生活用能起到引领示范作用。
        关键词:清洁能源、光储充一体化、综合用能、管理
        随着社会的多元发展和产业的更新迭代,客户消费行为和习惯发生了巨大变化,更经济、更环保、更准确的消费特征日渐显著,客户对供电服务的要求日益提高。电力客户用电的需求已经从基本的电力持续高质量供给,扩展至清洁、便捷、愉悦的客户体验和多维度、个性化、定制化、自感知的客户互动需求。传统的客户侧电力业务服务是单向的、简单的供电服务,难以满足客户的需求。因此,国网哈密供电公司不断研究探索构建“清洁取暖+光储充一体化”综合用

        能示范基地;一是通过构建高效组织管理体系,健全“强前端、大后台”工作体系,优化资源配置,构建用能服务体系和案例“仓库”,支撑前端市场开拓工作质效,持续扩大综合能源广度和深度。二是强化数据治理,搭建互动管控平台。以互动管控平台为支撑,建设供需互动系统,实施负荷分类管理,应用负控终端设备管理模块,获取用户分布式电源、电动汽车、储能单元等负荷资源分布信息,实施负荷的集中、统一调度管理。三是打造全能型综合示范基地。推动国家电网公司战略目标在疆落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引领带动新疆能源转型发展的具体实践,是实施“五大引领示范工程”的有效途径。
        一、构建高效组织管理体系
        新业态下“清洁取暖+光储充一体化”综合用能管理模式,是以为客户提供安全清洁、安全、便捷、经济、主动智能的多维需求感知、交互体验式服务为目标而打造的一种清洁型、智能型、市场型、控制型等新型营销服务体系。该服务体系的构建与实施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的基本理念和“价值营销”、“品牌营销”、“精准营销”的指导思想。
        通过核心系统关键数据的治理、客户用能信息数据的挖掘,依托跨专业支撑系统整合后搭建的强大线上资源支撑平台“智能服务控制平台”和网上国网、e享家、新零售营业厅、微信等互联网软件为该营销服务体系的构建与实施提供线上资源保障;依托运用“智能服务控制平台”系统,引入最新科技手段而打造全能型综合营业厅、专业室一线作业团队及网格化现场服务团队,为该营销服务体系的构建与实施提线下资源保障。
        线上综合运营层:供电服务指挥中心组织各业务团队开展工作所依托的线上智能服务平台接入系统数据,通过不同系统海量数据整合分析,实现“统一指挥、实时监测、信息报送、预测预警、综合分析”五大核心功能,确保供电信息宏观全景展示。线下体验服务层:线下体验服务层负责配合客户电力业务需求,按照供电服务指挥中心指令做好协同处置工作。通过互联网集合成一个扁平化的组织,压缩管理链条,减少组织层级;构建智能化互动服务方式,通过人机智能交互、工单智能填写、信息自动采集、业务智能分析等功能,为客户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精准的优质服务和线上线下互动结合的全新体验。
        二、强化数据治理,搭建综合用能支撑平台
        建立一套由能源计量、监测、数据采集和用能分析构建的“光储充一体化”微型能源综合服务平台,通过计量终端、感知终端、传感器等智能设备实现综合能源智能化监测和管控,实现供电所能源数据、设备运行状态等数据采集,并通过平台进行数据的挖掘、过滤、分析、汇总、管控等功能,提升“光储充”用能柔性调度能力,为“清洁取暖+光储充一体化”用能项目提高清洁能源消纳比例做支撑。
        基于微型能源站设备的泛在物联技术,构建的能源站优化控制系统,可结合客户用能需求,灵活调整能源站设备运行状态,有效提升供能效率和经济性。能够实现能源站集中运营管理。将若干分布式能源站接入统一的运行监控平台,实现远程集中管控。平台具备设备状态监测和故障预警功能,能够根据设备故障情况自动发出指令,调动人员赴现场维护,提升运营管理效率。
        先进的技术平台,感知层、网络层、平台层、应用层分层设计,云边端协同计算,大数据、物联网、边缘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多种技术融合。多场景应用平台,满足能源运维、能源优化、节能服务、能源交易等多种场景应用需要。能够全面感知、泛在网络,多种协议支持广泛的物联设备快捷接入,支持海量采集数据接入和通讯终端等智能运维。支持能
                        
        源服务商及能源用户通过构建多样化的能源优化方案,持续提升能源边界效率。基于用户用能信息的采集和计算,通过对能效数据进行诊断、对比、模拟、预测等手段,对用户能耗 、用能效率、用能成本等进行分析,生成有针对性的分析报告,指导用户制定综合性整改措施,帮助用户 提高能源系统效率、降低用能成本。
        客户用电全量数据及其他生产、运维、营销等相关重要数据通过各自所在的专业系统统一接入至智能服务平台,智能服务平台集成了完整数据采集反馈系统,一是能够实现供电信息宏观全景展示。二是能够对数据实时监测,能对设备运行、能耗水平、信号强度等供电相关全部信息实时汇集监测,从设备、资源、辅助三个维度全面掌握整体供电情况。三是在信息传送方面,能够突出“自动、主动”,多维度信息汇集设备、人员信息,为供电服务指挥中心提供决策辅助和现场感知能力。四是预测预警,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构建电网健康模型,根据实时大数据开展运行状态评价,预测电网未来健康趋势,综合展现电网“现在和将来”的状态,为指挥中心提供故障预判能力。五是综合分析,实现钻取数据生成履历、专业报表分类定制、跟踪场景提取信息、总览任务汇总数据等,每日综合分析供电情况,为安排下一阶段工作提供数据支撑,提升服务中心超前部署能力,有效提高供电可靠性。
        三、打造全能型综合示范基地
        “清洁取暖+光储充一体化”综合用能示范项目实现了光伏发电、储能及充电站的微电网系统应用,形成1+1>2的综合效益,解决了单一项目投资收益慢、能效利用率低的突出问题。光伏发电按照收益大小,优先考虑自用,其次存储、最后上网的运营模式,同正常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相比,电能使用方式更加灵活,根据环境变化可以自由调整,收益更高。储能设备配合光伏发电接入,根据用电负荷、用电时段、发电负荷制定充放侧略,优化用能结构,实现最大经济效益。充电站用能按照用能成本优先使用光伏发电、其次储能,最后市电,实现最大清洁用能,最小的用能成本;运营模式采用自用+对外营业模式,既解决了单独自用充电站设备利用率低的问题,又解决了单独营业充电站投资大,收益无保证的问题,为小型充电站建设发展探索出一条新路子。
        有效利用供电所基础设施,提升资产利用率,降低投资成本,增强了项目的可行性。在全疆先行先试,起到示范引领作用,形成可推广模式。
        参考文献:
        [1]国家电网公司2019年可持续性管理案例集.2020年7月
        [2]全球能源互联网. 2015年1月第一版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