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铁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攀枝花供电公司,四川 攀枝花 617000
摘要:社会经济发展推动电网建设的进步,电力企业同分包商的合作越来越频繁,二者的工作互相融合,推动整个电力事业的前进。本文主要阐述工程分包安全管理分析,电力施工企业工程分包安全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电力施工企业工程分包安全管理对策分析,旨在优化内部管理,促进相关行业经济增长。
关键词:电力施工企业;工程分包;安全管理
前言:近些年,人们生活水平提升对电力供应有着新的需求,由于部分工程单位专业性相对较强,电力企业对工程进行分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工作效率,保障工作的质量,为人们提供优质的服务感受。但现阶段,电力企业同分包单位的合作中仍旧存在一些问题待优化,只有将其找出并合理解决才会推动行业进步。
一、工程分包安全管理分析
在工程项目中承包大多分为总体承包和部分承包又叫做总包和分包:总包为施工单位对目标工程总体承包,发起单位几乎不对施工内容步骤过多干预;工程分包是发起单位将工程的部分任务交给专业性较强的施工单位,这种方式中工程发起单位大多会为施工单位提供工作设备,施工单位按照一定的任务要求工作。通常情况下,在电力管网铺设时电力企业会同分包商合作,其中电力企业为任务发起者,分包商为主要施工者。
二、电力施工企业工程分包安全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从业人员重视力度不强
目前,电力作业中安全问题出现的原因大多是没有按照规定操作,其中工程分包商为主要责任方。在电力工程分包管理中出现的安全问题中从业人员重视力度不强为重要的影响因素,施工单位在作业中过于追求施工进度和质量,往往忽视施工人员在作业中的安全[1]。很多施工单位甚至并没有在工程开展之前对人员开展安全教育培训活动,使得施工人员对工作中出现的安全隐患认识程度不高,很可能会导致施工人员走捷径发生安全事故。
(二)从业人员专业能力有待提高
现在很多施工单位及电力企业对人员专业素质要求不高,对整体工程管理重视力度不够,没有采用合适的手段加强内部人员管理,使得分包作业中呈现结构多变、人员流动快、文化素质偏低、不服上级管理等状况,为电力工程顺利推行带来巨大的阻力。同时,这种状况还容易导致施工人员规范性不够,施工安全意识不够全面仅停留在表层,很难满足电力作业的需求,为安全施工带来严重的风险。
(三)合作企业选择不够严格
一些电力企业选择合作的分包商时过于随意,并没有提前对分包商市场进行严格的考察,不能准确的判断分包商是否具备相关的资格证,这种方式很容易招收到综合实力不强的分包商,还有甚者假借他人资格参与竞选,为整体施工安全带来隐患。另外,部分电力企业认为找到分包商就可以将全部的责任托付,在真正的施工中缺乏安全管理,并没有做到保持分包商的权力平衡。这种管理缺失的状况,很可能会造成分包商从业人员工作懈怠,难以保证整体电力工程的质量,降低工作效率,对出现的安全问题不能做到及时的解决,为施工安全和后续电力使用带来不小的隐患。
(四)内部管理规范性较弱
很多电力分包单位仍旧使用传统的管理方式,当施工中出现问题时直接对负责人员进行处罚,并没有对问题产生的原因和状况详细的了解。这种方式管理规范性较弱,只是一味的强权不利于真正解决问题,不仅可能会引起负责人员的不满,还可能会使出现的问题得不到“根治”。解决施工中出现的问题不积极不主动,不利于分包单位累积工作经验,发挥自身的优势,长此以往会降低相关单位的行业竞争力,对未来优良发展起到阻碍作用。
三、电力施工企业工程分包安全管理对策分析
(一)内部管理系统化
面对电力企业同分包单位合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双方都需要对其加强重视,作为工程的主动发起者电力企业需要加大内部管理力度,建立新型发展思维,将传统的管理方式逐渐向系统化转变[2]。安全管理在电力企业的施工阶段非常重要,是保证施工各个步骤顺利进行的基础,施工现场具备复杂性和多变性,各种外在和内在的因素都会对施工安全带来影响。安全管理并不是一个人的工作,电力企业在施工阶段需要对其建立专项的系统管理,更加全面合理的实现施工整体管控。向先进的企业借鉴系统化管理方法,寻找正规专业性较强的分包商优化现场施工,最终达到双赢的目的发挥最为理想的施工效果,对过程严格控制降低施工过程中出现安全事故的概率,保障经济收入。
(二)发挥服务职能,细化责任
除了内部管理的优化,将施工各个环节的责任细化,发挥自身的服务职能同样非常重要。工程分包商对电力项目整体施工有着直接性影响,为实现互利双赢总体的经济收入增加,培养服务性强的分包商非常重要[3]。电力企业需要对合作分包商加强管理,帮助其形成有效的安全管理体系,将内部的管理、标准、要求、奖惩等相统一,明确各个环节的职能,并细化责任至个人,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提供服务,最大程度增加经济收益。另外,由于电力企业自身拥有的资源具备一定的局限,行业中的资源较为丰富,电力企业应当根据工程现状选择最优分包商匹配,两者合作发挥各自的优势吸引大量行业资源,在这个过程中不断优化内部安全管理。同时,二者在合作中可以通过不断的磨合增强各自的管理能力,协调发展做大做强。
(三)加强培训,健全评价机制
面对从业人员素质有待提高的状况,施工单位需要对此加强重视,在项目开始之前对施工人员普及安全知识,使施工人员对各环节的安全问题认识加强,降低施工作业中出现的安全事故发生概率。同时施工单位需要对分包商进行控制管理,派遣专人收集施工人员的资料,定期对从业人员开展技能培训并将具体的培训进度人员学习情况记录在专门的档案中,设置主要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教育计划,对相关的培训活动加大经济投入,保证培训活动质量的整体过关。按照自身真实需要,将工程各个环节同时代的发展相结合,建设技能训练场地丰富培训内容,使主要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得到显著提升。同时,施工单位可以健全评价机制比如设置绩效制度,对优秀的从业人员给予一定经济奖励,对消极工作的人员实行落后淘汰,加强过程控制保障施工安全。另外,电力企业可以对分包商的作业定期核查,对其内部施工人员实行高标准严要求的诚信考核,为工程安全管理提供评价和质量基础。
(四)提高规范性,加强现场监督
现场施工管理是工程整体安全管理的基本和落实目标,在施工开展之前按照规定签订相关协议,对从业人员的技能展开考核,使管理人员能够准确得知施工人员的具体水平。相关单位需要对现场施工整体流程严格监管,在作业之前派遣专业人士对真实环境展开详细的调查并制定具体的方案,施工过程中按照预先方案精准执行,控制每个步骤的施工质量。通过对多种影响因素做出思考建立科学合理的制度,对分包施工现场实行统一管理,将新型信息技术融入安全管理中,扩大施工现场的管理范围和精准程度,可以选用先进的监控技术完成现场远程管控。另外,电力工程单位需要对合作分包商台账优化管理,明确每笔资金的明确去处,指导分包工程团队建立标准安全制度,将容易出现的安全问题重点标出,提高从业人员对施工重点问题的注意力,保证整体施工安全推进。
结论:总而言之,优化工程分包作业中的安全管理能够为后续电力铺设打下良好基础。电力企业需要对分包团队谨慎选择,创新自身的管理思维,将责任逐渐细化到个人充分发挥各职位的服务能力,定期开展专项技能培训,健全内部评价机制,提高管理规范性加强现场监督,推动电力企业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彪.电力施工企业工程分包安全管理问题与应对措施[J].农电管理,2020(12):69-70.
[2]张松林.线路工程跨越施工安全管理[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19(24):64-65.
[3]王明平.电力施工项目中的安全管理问题及解决措施[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8(21):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