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PS技术的遥感测绘方法及实践重点 谢兰涣

发表时间:2021/3/16   来源:《城市建设》2021年1月   作者:谢兰涣
[导读] 随着科学技术与工程测绘技术的不断发展,GPS测绘技术由于具有高精度与高效率而受到广泛应用,因此可将GPS测绘技术视作测绘行业的变革方向,如今,这一测绘技术在城市化建设、公路定位等诸多方面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通过合理地应用GPS的遥感测绘技术,在实际进行应用的过程中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成果,可以更好地促进我国测绘工作顺利的进行。

广西灵川县自然资源规划测绘院     谢兰涣   541200)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与工程测绘技术的不断发展,GPS测绘技术由于具有高精度与高效率而受到广泛应用,因此可将GPS测绘技术视作测绘行业的变革方向,如今,这一测绘技术在城市化建设、公路定位等诸多方面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通过合理地应用GPS的遥感测绘技术,在实际进行应用的过程中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成果,可以更好地促进我国测绘工作顺利的进行。
关键词:GPS技术;遥感测绘方法
        引言
        随着科技技术的快速发展,GPS技术趋于成熟,也开始在更为广泛的领域里发挥作用。GPS技术凭借其高效率、高精度和简单易于操作等优势广受好评。特别是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工程建设项目日益增多,工程测绘的精准度引起了工程界的广泛关注。借助GPS测绘技术的高精度,能够有效避免传统测量技术方法出现的人为误差,确保了工程项目的建设质量。将GPS技术的优势之处与遥感测绘进行结合,有助于整体测量水平的提升,但在实际应用中未发挥出较好的效果,关键还需把握各项应用的重点。
        1.GPS测绘技术基本概述与基本原理
        1.1基本概述
        GPS全称为Giobal Positioning System,即“全球定位系统”,GPS并不是特指某一物体,而是指能够定时测距的专业空间交汇定位系统的统称,此系统能够将具有连续性、时效性的三维位置、速度、时间等相关数据信息发送给全球范围内的用户。GPS在测量过程中,主要是通过将接收机有效安装到固定位置上,随后与GPS卫星所发射导航电文相结合,对某一时间段内所显现定位距离加以科学化测量,从而形成最终的相应三维坐标,并切实达到精准定位这一目标。
        1.2基本原理
        经由上文所述,GPS主要是通过接收机结合卫星电文形成三维坐标,最终精准定位,而在GPS测绘技术作用之下,这一坐标可以划分低地固定坐标与空间固定坐标,二者可自由互换,从而实现控制点具体位置精准判断。除此之外,由于不同定位方式之间存在一定差异,因此也可以分为相对定位方式与绝对定位方式两种。其中,相对定位方式主要是将空间几何理论作为基础,通过三颗卫星特定距离与已知测量点,通过相关数学知识对测量点具体位置展开计算。而绝对定位方式则是将海拔信息与经纬度作为基础,通过位置坐标具体位置,对测量点实际位置加以判断。
        2.遥感技术概述
        2.1定义
        遥感技术,即通过遥远的距离来对目标进行感知和勘测。利用目标自身的辐射电磁波、反射或者红外线等进行对目标的探测。是一门兴起较晚的学科,以物理学科、地理学课、空间学科以及计算机学科作为基础,将科技技术互相结合,从而研发出探测的功能。主要以传感器为物质基础,通过不同的平台与平台之间进行反射来获得信息。因其主要职能是用来勘测,遥感技术利用人造卫星、宇宙飞船等高科技技术来拓展可视范围,被广泛应用在农林牧渔以及气象与环境方面的探测中。近几年我国对遥感技术的研究逐渐深入,相关的研究内容和综合性实用性应用也在逐渐完善。
        2.2原理
        任何物体都存在反射波,物体的组成不同,周围环境也不同,同样也就存在着不同的电磁波波长,反射能力同样也不一样。遥感技术通过探知物体反射各种光所产生的电磁波来捕获信息并且进行分析和处理,从而达到远程勘测的作用。
        2.3系统
        (1)信息来源。信息来源泛指所有需要勘测的物质,即勘测对象。任何物质都存在着吸收以及反射电磁波的特性。由于物质的结构与性质不同,反射的能力也不同,由此可以区别勘测对象的相关信息。(2)信息获取。


通过对勘测对象反射电磁波的相关信息的收集,使用设备来控制工作平台进行相关的传感,对勘测对象进行具体的信息收集。(3)信息处理。获得信息后,进行相关的数据处理、校对以及汇总分析。对勘测对象进行特征总结,筛选出需要的信息。(4)信息应用。在进行信息汇总和分析之后,将相应的信息和数据根据具体需求应用在不同的领域,并且可以根据需求来进行相关数据的查询和应用。
        3.基于GPS技术的遥感测绘方法及实践重点
        3.1大型桥梁及隧道工程测绘
        科技技术的不断进步,大型桥梁和隧道工程项目也得以实现。由于大型桥梁和隧道工程建设时,面临的地形环境更为复杂,测绘的精准度要求也极高。此时充分利用GPS技术,深入工程现场进行勘查测绘,能够获取更为精确的测绘数据。过去在开展桥梁隧道工程测绘时,多运用的是全站仪、测距仪和水平仪等设备,人力需要量大,物力资源耗费也较多。而改为GPS技术的遥感测绘方法后,极大地提升了测绘效率,实现了智能化和自动化监测,还可以有效解决跨海大桥两岸的能见度等问题。利用GPS技术的遥感测绘方法的三维模拟,直观地展示桥梁隧道施工场地地形地貌特点,为后续工程建设方案提供有力支撑。
        3.2GPS技术的遥感测绘方法在水下地形测绘中的应用
        水下地形测绘是地质测量的必要环节,同时也是地质测量的重难点。在传统时期,人们通常会使用测深仪、经纬仪、潮位仪等设备进行水下地形测绘,但这些设备的技术难度比较大、应用流程相对繁琐,既会引起不菲的人员培训投入成本,也不利于测绘效率、测绘精度的充分保障。而在应用GPS技术的遥感测绘方法后,相关人员将GPS检测设备、接收装置布设到水下环境当中,便可建立起与人造卫星相反馈、与计算机系统相交互的水下测绘体系,从而实现水下地形地势的便捷化采集、自动化成图,为地质图纸的完整性提供有力保障。
         3.3土地动态监测
         城市建设以及土地规划过程中,土地动态监测是十分重要的。分别从自然和社会角度出发,对区域内的土地利用状况予以调查,为后续土地利用规划提供基础数据。在土地动态监测过程中,借助GPS测绘技术,能够获得更为详尽的数据信息。例如在进行公共交通建设的时候,需要对沿线居民的生活需求,农田的实际分布状况等进行全面地了解,才能够制定出最为科学合理的交通方案。此时就可以利用GPS技术的遥感测绘方法,在短时间内将所需要规划区域内的所有土地资源信息数据收集起来,同时绘制为三维地图模型。测绘人员可以直观地通过三维仿真地图以及收集到的测绘数据信息,来全面了解规划区域的实际情况。为交通开发和设计单位提供详尽的基础数据信息,以便于制定出的交通规划,既能够满足大多数人的出行需求,同时又尽可能少地占用耕地资源。
        3.4GPS技术的遥感测绘方法在工程变形监控中的应用
        在建筑工程项目的建设过程中,受到施工技术、建筑材料、受力结构、地面沉降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建筑体的变形问题时有发生,对工程质量构成很大威胁。所以,及时感知和掌握建筑体的变形故障,并实施出有效的应对策略,对建筑工程的保质交付与成本控制具有重要意义。此时,将GPS技术的遥感测绘方法应用到建筑工程的测绘实践中,可达到良好的变形监控效果。
        结束语
        总而言之,将GPS技术的遥感测绘应用于工程测绘领域中,能有效解决传统时期人工测绘的长周期、低精度问题,以及专业设备的应用难、投入大问题,进而显著提升工程测绘的经济性、便捷性与可靠性,从而为测绘工作顺利开展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刘正春,卢玉菡.基于GPS技术的遥感测绘方法及实践重点分析[J].智能城市,2020,6(02):46-47.
[2]段彬彬.测绘工作中实施遥感测绘技术的探索与研究[J].世界有色金属,2019(22):226-227.
[3]徐茂蒙.GPS遥感测绘方法在土地测绘中的应用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21):102.
作者简介:谢兰涣(1991-),男,壮族,本科,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土方测量,摄影测量工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