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土地基上道路桥梁施工不均匀沉降防治策略 陶正前

发表时间:2021/3/16   来源:《城市建设》2021年1月   作者:陶正前
[导读] 道路桥梁建设需求日益增加,施工条件越来越复杂,软土地基是施工过程经常遇到的情况,需要提前做好地质勘测等准备工作,这样无形中增加了施工难度系数,同时,如果施工过程出现不均匀沉降等问题,还会给工程建设质量和效率产生负面影响,甚至威胁着人们的出行安全。因此,应深入研究道路侨联不均匀沉降的产生原因,做好相关的防治工作,为提升路桥施工整体质量打下基础。本文主要对软土地基上道路桥梁施工不均匀沉降防治策略进行探

安徽省路港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陶正前

摘要:道路桥梁建设需求日益增加,施工条件越来越复杂,软土地基是施工过程经常遇到的情况,需要提前做好地质勘测等准备工作,这样无形中增加了施工难度系数,同时,如果施工过程出现不均匀沉降等问题,还会给工程建设质量和效率产生负面影响,甚至威胁着人们的出行安全。因此,应深入研究道路侨联不均匀沉降的产生原因,做好相关的防治工作,为提升路桥施工整体质量打下基础。本文主要对软土地基上道路桥梁施工不均匀沉降防治策略进行探讨,从问题的产生原因为根本出发点,阐述了可以实施的防治策略,希望给更多专业人士提供价值性参考,促进我国道路桥梁安稳的运行。
关键词:道路桥梁施工;软土地基;不均匀沉降;防治
        引言
       往往道路桥梁建设在不同区域,地质条件和水文环境等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土壤性质、质地均匀程度则是影响道路桥梁稳定性的关键要素,实际施工过程中,为了避免不均匀沉降问题的产生,应有针对性的采取防止对策,确保从施工决策阶段和设计阶段入手,保证勘查工作的全面性和时效性,综合分析诱发不均匀沉降问题的因素,将提升道路桥梁建设质量和稳定性作为核心目标,加强施工质量监管,为实现道路桥梁建设目标夯实基础。因此,只有从专业角度分析不均匀沉降现象的多方面影响因素,有针对性、有目的性加强防治,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工程建设效果,推动道路桥梁的良好发展(如图1为道路桥梁施工现场实拍图)。

        1软土地基上道路桥梁施工不均匀沉降现象的产生原因
        1.1地质结构勘测不到位
        地质结构勘测工作是道路桥梁建设的前期准备工作之一,也是非常重要的基础工作,通过细致勘查可以全面掌握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熟悉地质条件和影响因素,以此为依据,结合施工实际需求和标准,制定切合实际的施工方案,这样才能保证施工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但是从施工现状来看,一些施工单位对地质结构勘查工作不够重视,难以保证勘测数据的准确性,造成施工基础设施的稳定性差,引发不同程度的沉降问题,给道路桥梁后期使用安全带来不利影响。
        1.2设计方案不够科学
        通常,施工设计方案是整个工程建设的向导,起到指导性作用,但是如果地质结构勘查工作落实不到位,不能提供准确的勘测数据,势必会导致设计方案缺乏合理性,极大程度的影响施工质量。尤其是软土地基,由于本身的特性,施工过程存在很多动态变量,施工单位若不能结合施工动态变化设计施工方案,将会增加不均匀沉降现象的发生概率。
        1.3施工流程不够合理
        正式施工前,应以施工设计方案和实际建设需求,合理规划施工流程,避免施工工序顺序错误或其它问题产生,确保对施工全过程起到良好的指导作用。比如,施工过程如果缺少对路堤沉降量的控制,使施工人员没有依据可以参考,实际施工超出软土地基的荷载额定值,必然会造成不均匀沉降问题产生。
        1.4软土地基特殊性
        软土地基与普通地质条件不同,表现出较强的压缩性,如果处于软硬土层的交界点,发生不均匀沉降现象几率更高,同时由于软土地基的特殊性,实际的勘测工作难度较大,很大程度上,影响勘测结果的准确性,无法真实的体现出软体地基的各项指标,从而影响施工方案和技术的选择,引发不均匀沉降问题。
        2软土地基上道路桥梁施工不均匀沉降的防治策略
        2.1运用CFG加固技术
        这一技术主要应用在桩身加固处理过程,其应用范围较广,应用原理则是在振动力和静压力的共同作用下,将无缝钢管插入地基深处,然后浇筑预先调配好的混凝土,通过振捣作用插入钢管,从而形成稳定的桩体结构。运用CFG技术前,施工人员应结合实际的施工需求,尽可能的减少钢筋骨架的应用,从而提升地基的承载力、抗剪能力。具体实施如下:首先,施工前经由技术人员对现场进行布置,通过试验方式检验桩体性能,对存在问题的桩体采取有效的改进措施,确保施工活动顺利进行;其次,严格控制混凝土浇筑流程,还要特别把控拔管速度,以此保证混凝土的严密性;再次,对桩底进行适当的挤压,确保达到桩体的牢固性要求;最后,加强混凝土及桩基的养护工作,从而获得良好的技术效果。
        2.2运用水泥粉喷桩技术
        水泥粉喷桩技术的应用过程中,要将混凝土和石灰按照科学比例进行配置,拌和均匀后与软土融合,确保其融合的充分性,从而提高软土强度,达到固化目的。目前,水泥粉喷桩技术在解决不均匀沉降问题中备受青睐,但是要特别注意的是,合理控制喷粉桩的半径,以250mm为最佳,正式施工前,将桩体间距控制在一百二十厘米,避免桩体之间的相互干扰,保证桩基的稳定性,同时要做好整体结构的严密性试验,以便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确保施工技术应用效果更加理想。
        2.3增强地质勘测工作的准确性
        地质勘测工作是开展道路桥梁施工的重要准备工作,同时也是制定施工方案的参考依据,作为开展施工活动的基础工作,只有保证勘测数据的足够真实、准确,并且深层次分析、审核数据,才能增强勘测报告的使用价值。因此,应该组建一支专业水准高的队伍,提前协商好勘测工作的重点、难点,保证勘测工作高效完成。针对地质现状探寻最佳的施工对策,重点防治不均匀沉降问题,同时优先选用轻质结构材料,有效减少道路桥梁的自身荷载,避免超出软土地基的总荷载,以降低出现沉降现象的率概率。
        2.4提升设计方案的科学性
        保质保量的完成地质结构勘测工作后,一定要结合实际情况及需求,以更专业的角度设计施工方案,对施工方向起到把控作用,整个施工过程中,严格恪守工作职责,提升管理工作的执行力,确保完全依照设计方案开展施工活动。进行工程结构设计时,深层次分析产生不均匀沉降问题的内在原因和外在原因,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优化,坚持预防为主的理念,做好动态化施工设计和管理,同时应注重优化管理机制,保证施工作业的规范性,这样不仅可以防止不均匀沉降现象,还可以提升道路桥梁的建设品质,实现道路桥梁工程的预期目标,为后期安全使用奠定有利基础。
        3结束语
        综上所述,软土地基的地质和土壤条件较为特殊,实际施工过程容易出现不均匀的沉降问题,对道路桥梁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造成极大的影响,为了防止这一问题产生,施工过程应结合实际需求,做好每个环节的布设和实施,采取正确、有效的防治措施及相关技术,以科学完善的设计方案为根本,保证技术优势发挥到最大,一方面避免不均匀沉降现象,提升道路桥梁的安稳性,另一方面,提升道路桥梁建设的综合效益,推动我国交通事业健康和谐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朱邦辉.道路桥梁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的应用实践分析[J].地产,2019(23):158.
[2]董学爽.软土地基上道路桥梁施工不均匀沉降防治策略[J].四川水泥,2019(02):92.
[3]董斌.谈土地基上道路桥梁施工不均匀沉降防治策略[J].山西建筑,2018,44(27):145-147.
[4]陈大豹.软土地基上道路桥梁施工不均匀沉降防治措施研究[J].西部交通科技,2018(08):74-75+17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