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革命的发展进程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发表时间:2021/3/15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1月32期   作者:刘骏良
[导读] 工业革命是人类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使生产规模效率大幅度增加
        刘骏良
        河南省安阳市汤阴县汤阴一中,河南安阳,456150
        摘要:工业革命是人类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使生产规模效率大幅度增加。从生产技术方面来说,它使机器代替了手工劳动;工厂代替了传统手工工场。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生产力,使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物质需求得到极大满足。工业革命同时也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关系的变革。
关键词:工业革命;新能源;材料;进步机械;未来趋势
一、什么是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它发源于英格兰中部地区,指资本主义工业化的早期历程,资本主义生产完了从工厂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过渡的阶段。工业革命是以机器取代人力。由于蒸汽机发明成为这个时代的标志,因此称这个时代为“蒸汽时代”。蒸汽机、煤、铁和钢是促成工业革命技术加速发展的主要因素。
二、工业革命的历史进程
(1)第一次工业革命
        机械师凯伊发明了“飞梭”,大大提高了织布的速度,纺纱顿时供不应求。织工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纺织机”的出现。在棉纺织业引发了发明机器,进行技术革新的连锁反应,揭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从此在棉纺织业中出现了螺机、水力织布机等先进机器。在采煤、冶金等许多工业部门,也都陆续有了机器生产。
        随着机器生产越来越多,原有的动力如:蓄力、水力和风力等已经无法满足需要。瓦特制成的改良型蒸汽机的投入使用,提供了更加便利的动力,得到迅速推广,推动了机器的普及和发展。人类社会由此进入了“蒸汽时代”。而新的棉纺机和蒸汽机需要铁、钢和煤的供应量增加——这一需要通过采矿和冶金技术方面的一系列改进得到满足。铁矿石是放在填满木炭的小熔炉里熔炼。森林的耗损迫使制造人求助于煤;亚伯拉罕·达比发现,煤能够变为焦炭,正如木头可以变成木炭一样。焦炭证明是和木炭一样有效的,而且便宜得多。达比的儿子研制出一个由水车驱动的巨大风箱,从而制成第一台由机械操纵的鼓风炉,大大降低了铁的成本。
为了更好地进行生产管理,提高效率,资本家开始建造工房,安置机器雇佣工人集中生产,一种新型的生产组织形式—工厂出现了。工厂成为工业化生产的最主要组织形式,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机器生产的发展,促进了交通运输事业的革新,为了快捷便利地运送货物、原料,人们想方设法地改造交通工具。硬质路面,
铁路,新运河等被制造。
工业革命不但在交通运输方面,而且在通讯联络方面也引起了一场革命。以往,人们一向只有通过运货马车、驿使或船才能将一个音信送到一个遥远的地方。然而,莫尔斯发明了电报;人们铺设了一道横越大西洋的电缆,建立了东半球与美洲之间直接的通讯联络。通讯速度得到质的飞跃。
(2)  第二次工业革命
在发展过程划分为不同的时期,实质上是武断的。然而,若把
1870年看作一个过渡日期,还是可以作一划分。正是在1870年前后,出现了两个重要的发展——科学开始大大地影响工业,大量生产的技
术得到了改善和应用。
之前科学开始时对工业没什么影响。我们迄今所提到的纺织工业、采矿工业、冶金工业和运输业方面的种种发明,极少数由科学家们作出的。相反,它们多半是由响应非凡的经济刺激的、有才能的技工完成的。  
科学起了更加重要的作用,它成为所有大工业生产的组成部分。工业研究的实验室装着昂贵的仪器、配备着对指定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提高和尝试,它们取代了孤独发明者的阁楼和作坊。
科学与技术紧密相连,专业化技术研发团队出现。工业革命的第二阶段也以大量生产的技术的发展为特点。美国在这一方面领先,就像德国在科学领域中领先一样。

美国拥有的某些明显的有利条件可说明它在大量生产方面居首位的原因巨大的原料宝库;土著和欧洲人的充分的资本供应;廉价的移民劳动力的不断流入;大陆规模的巨大的国内市场、迅速增长的人口以及不断提高的生活标准。
以煤气和汽油为燃料的内燃机相继诞生,90年代柴油机创制成功。内燃机的发明解决了交通工具的发动机问题。80年代德国人卡尔·弗里特立奇·本茨等人成功地制造出由内燃机驱动的汽车,内燃汽车、远洋轮船、飞机等也得到了迅速发展。内燃机的发明,推动了石油开采业的发展和石油化工工业的生产。
美国人贝尔发明了电话,90年代意大利人马可尼试验无线电报取得了成功,都为迅速传递信息提供了方便。世界各国的经济政治和文化联系进一步加强。这一时期,垄断组织出现,由自由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
(3) 第三次工业革命
约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开始。这一时期主要表现为多元化;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空间技术和生物工程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涉及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等诸多领域的一场信息控制技术革命。
从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促进了生产自动化、管理现代化、科技手段现代化和国防技术现代化,也推动了情报信息的自动化。以全球互联网络为标志的信息高速公路正在缩短人类交往的距离。同时,合成材料的发展、遗传工程的诞生和信息论、系统论和控制论的发展,也是这次技术革命的结晶。
第三次科技革命,促进了社会经济结构和社会生活结构的重大变化,第三次科技革命造成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比重下降,使得第三产业的比重上升。
三、工业革命与人类的发展趋势
    社会与生产力随着技术的发展,生产技术自动化,智能化程度不断加深。大规模集中化,自动化生产机械在密集型劳动产业上替代了大量人力岗位,大量劳动力被解放。而随着生产力的大幅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满足。而教育的普及,则使得人们得以学习更多,更系统化的知识,精神世界得以开发和扩展。人口因为医疗技术的发展高速增长,而虽然每天仍有几亿人陷于饥饿,但在大多数国家,已经很少有人被饿死了。人类面对流行病束手无策的时代很可能已经成为过去,即使如今新冠肆虐,但是死亡率仍远远低于之前的瘟疫大流行。世界间的联系空前密切,互联网、云技术的发明使人们真正做到了“秀才不出门,尽知天下事”。这使得文明与文明间的交流与融合进展超过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工业革命所带来的交通工具可以将人们在24小时内带到世界各地。

四、未来会怎样
前几次工业革命我们得知:引发工业革命的必要性是市场。新市场的出现刺激了新技术的开发和老技术的改良,技术的进步促进了对能源
利用效率的提高和尝试寻找替代品。这使人们直接或间接地察觉到某种新能源的利用价值,从而加以利用,从煤炭到石油再到核燃料;从蒸汽
到热机再到反应堆。能源利用效率越来越高,能源越来越清洁干净。所释放的能量也越来越大,未来能源的发展方向目前主要集中于核聚变
技术与太阳能为代表的新能源技术。

第四次工业革命的目标是建立一个高度灵活的个性化和数字化的产品与服务的生产模式。在这种模式中,传统的行业界限将消失,并会产生各种新的活动领域和合作形式。创造新价值的过程正在发生改变,产业链分工将被重组。将设施,制造,运输做到智能化。而可控核聚变或将成为这一时代的主要能源。生物技术将得到更大的进步,人造器官,超高速愈合,基因技术蓬勃发展。
五、结语
时代在进步,技术也在进步,纵观人类发展史,当某种科技发展到了瓶颈后。必然会有另一种新科技来替代它。就像物体下落都会受到
重力的牵引与影响,但不代表它只有一条下落路径。虽然作为创造者,我们对科技的取向有很多选择和责任,促使它朝向某种特定方向发展。
但它必须是有利于世界的,如果人们在工业革命时将环保、高效等理念融入自己的想法中。这将让工业革命更加“友好”。
参考文献:[1]Wiki百科工业革命词条.
    [2]贾雷德·戴蒙德《枪炮、病菌和钢铁》1997年3月
    [3]斯塔夫里阿诺斯著 《全球通史》 2005年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