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治理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及环保措施探讨

发表时间:2021/3/8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8期   作者:杨勇
[导读]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各地生态环境压力与日俱增,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问题。
        蓝田县水政水资源管理办公室  陕西省  7105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各地生态环境压力与日俱增,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问题。由于经济总量较小,多年来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城镇生活污染物未得到根本解决,工业污染源治理不扎实,农业面源污染在一定范围内仍然存在,大部分河段水质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有些河段污染极其严重,河水发黑、发臭,完全失去水质功能。虽然近年来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为水环境改善做了不少工作,开展了河道整治、工业污染源治理、生活污水处理,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水污染形势依然严峻,治理任务仍十分艰巨。
        关键词:河道治理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环保措施
        1导言
        伴随着城镇化、工业化发展步伐的加快,人类物质生活水平明显提升的同时,周围的自然环境却遭受了严重损害,各种环境污染情况的出现在影响人们日常生活的同时,也给国家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十分不利的影响。纵观环境问题的治理,虽然有了显著的收效,但和人们预期依然存在很大的差距。为此完善环境整治方式、探讨环境保护任务变成了相关部门的重要任务和目标,也是保护生态均衡的重要战略方针。文章以河道治理类工程为研究对象,从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两个方面来探讨河道治理对环境的影响,提出河道治理类工程中大气保护、水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措施,以供参考。
        2河道治理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2.1环境保护意识薄弱
        在河道工程治理中,环境保护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不少地区只是将重点放在了河流管理的设计以及改造中,随着现阶段城市的发展,城市污水和生活垃圾随意排放的情况日趋严重,这将会加快水资源污染速度,从而威胁到城乡居民的生活。分析原因,主要是因为人民群众存在环境保护意识薄弱的情况,没有认识到河道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没有严格依照河道管理的相关理念和标准来开展各项工作。针对这样的问题,在实施河道工程治理工作时,有关部门应该强化环境保护意识,重视对河道生态环境的保护。
        2.2对水环境的影响
        2.2.1河岸硬化造成的破坏
        对河流进行治理改造的同时,施工单位会使用大量的混凝土以及浆砌块石等材料,让河岸有一个抗洪防冲的效果,有时还使用分流形式降低洪水所产生的冲击力。不过这样的作业方式会割裂水源和土壤之间的联系,致使水土自我净化能力的削弱,并且还会使河流内部水生动、植物的生存环境遭受破坏,损害河道沿岸的生态平衡,严重的还会导致恶劣的水环境问题。
        2.2.2河道裁弯取直造成的不利影响
        为了降低水流对河道两岸的冲击、降低河流泥沙的沉积,河道治理的时候要遵循“岸线顺直、降低排水路径”的作业规定。经过对河流裁弯取直能够加快水体流速,有着更加优质的泄洪效果,不过也会对水体生物的生存环境带来一定程度的损坏,对水生态环境产生无法估计的不利影响。弯曲的流动状态能够对生物多样性有一个保护,也能够对突然出现的洪水起到防御效果。所以在河道治理的同时需要根据现实情况,对弯道部位的岸边采用具有针对性的保护。
        2.2.3河道底部防渗施工形成的不利影响
        对人工河流景观来讲,为了管控后期补水的投入,要在河底做防渗施工作业,预防河道中的水渗入到地下。不过,河流底部防渗作业的实施,也会致使河流生态环境被损害,减少地下水的补给,而后造成对于水环境极为不利的影响。
        2.3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施工中产生的扬尘和废气不仅会直接影响周边空气的质量,更会直接排放出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最终使空气中雾霾的现象变得更加严重,直接影响人体的身体健康。此外,机械类的施工方法会对周边居民生活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从而影响了周边群众的工作质量和睡眠质量。如果生态系统内部的小型生物链得以打破,就会直接影响水体环境。如果没有采用合适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就会诱发更加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


        3河道治理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及环保措施
        3.1强化环保意识
        随着科学发展观以及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不断深入贯彻,绿色可持续发展会逐渐成为发展目标。河道管理在体制建立的时候也逐渐融入了环保的意识,地方河道管理部门对辖区内的河流进行有效地分类汇总,对河流两岸水土流失情况进行实时监测,确保可以实时获取每一条河流的相关信息。河流监测工作开展过程中,注重对河流周围的植被情况进行检查,对于遭受到破坏的植被,后期需要进行整体治理。河道管理工作需要渗透环保理念,建设环境和谐型的河道治理工作模式。强化河道管理人员的绿色环保意识,使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共同意识到河道治理工作的重要性,加强地区环境治理工作,有效改善地方的水环境生态
        3.2制订合适的河道工程治理方案
        在治理河道工程时一定要注意保护好生态环境,以便更好地提升治理河道的水平。在实际施工时不仅需要在第一时间分析河道实际的情况,更需要在分析当地生态环境特征的基础上制订一套具有可行性的环境保护方案。合适的方案不仅能够让当地的生态环境变得更好,更能够推动当地经济有效地向前发展。此外,更可以将河道治理工程、生态环保工程和经济发展三个方面的内容结合在一起,以便取得更大的生态效益。
        3.3有效防止水土流失
        在施工时一定要将包括土料和石料等材料放置在规定的位置,不能够将其放置在河道两边。此外,也可以用塑料薄膜和其他工具直接覆盖这些材料,最终防止出现大量的水土流失,并注意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合理的废土场。当然,在实际建设废土场时一定要让其表面变得平整,并在土场内部种植大量的植被。在实际治理河道工程时,重点就是采用各种合理的措施来防止水土流失。
        3.4应用生物处理技术和河道分散点源就地净化处理方式
        如今,人们能够使用自然的生物处置方式以及污染分散点源原地净化处置的防治形式。运用微生物、原生生物、后生生物等,对河流水源污染物质实施转换、分解,缩短工期,减少运营养护投入,以免臭气、底泥等再次污染。净化的同时修复水源自然环境,创建健康的水源生态环境,并且,根据地质情况打造生态型河流污染处置系统,对污染严重的地方原地展开净化,通过有效净化处理的水源返回原生水体,确保水污染得以有效治理。目前,这样的生态循环防护方式已有效运用在河道治理上,并且取得了不错的经济以及环境效益。
        3.5保护大气环境
        在实践中可以采用各种措施来直接保护大气环境,具体可以采用以下五点措施:第一,有效地对各类机械尾气进行检测,只有让其达到一定标准才能够直接进场。在实际供应油料时,专业人员需要选择零号的柴油,目的就是有效地降低产生的空气污染。第二,如果有必要,则可以在施工区域内部采用固定的安全维护措施,以更好地治理产生的扬尘,在实际运输时也需要严密封存相关的材料,以更好地保护大气环境。第三,在装载物料时注意先将物料堆放整齐,避免其受到风雨的侵蚀,更可以结合实际的情况加强物料的覆盖措施,最终减少扬尘的产生。第四,注意通过制定相关的法律保护条款来直接保护大气环境,最好能够通过与保洁单位合作来提升保洁的效率。
        4结束语
        总之,人类社会会因为盲目发展而引发诸多生存困境,如在治理河道时出现了森林滥砍滥伐、土地胡乱开垦等现象,最终会破坏原有的生态平衡。人类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也逐步认识到自身的困境,只有采用合适的策略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此外,更需要采用各类监督控制手段来有效地治理生态环境,最终提升生态环境恢复的效率。
        参考文献:
        [1]赵巍巍.河道治理工程环境影响特点及环境保护对策[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6,44(11):89-91.
        [2]吴卫丹.城市河道治理工程中环保措施问题分析[J].低碳世界,2017(11):20-21.
        [3]方长云.河道治理工程环境影响特点及保护措施探讨[J].低碳世界,2019,9(05):8-9.
        [4]杨建宇.河道治理类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及环保措施[J].绿色科技,2016(08):89-9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