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技术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思考

发表时间:2021/3/2   来源:《工程建设标准化》2020年20期   作者: 游蕊荣
[导读] BIM技术的发展有效提高了建筑工程的工作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游蕊荣
        重庆千牛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BIM技术的发展有效提高了建筑工程的工作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通过BIM技术,实现了利益的最大化。BIM技术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体现了极大的工业价值,本文通过分析我国现阶段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结合BIM技术从而实现建筑工程造价的管理能够达到质和量的发展。
        关键词:BIM技术;建筑;工程造价;应用管理
一、BIM技术的定义和原理
        BIM技术指的是建筑信息模型技术,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工程设计、建造、管理的数据化工具,主要用来建立三维图形、物件导向以及建筑学等有关的电脑辅助设计。利用BIM技术可以实现从建筑的设计、施工直至项目结束均可以利用三维模型来展示,以更加形象、经济的数据库展现形式便于相关的专业人员进行工作。BIM技术利用先进的专门面向建筑设计的CAD技术,实现了计算机在软件技术上的创新发展,BIM技术打破了传统计算机的固有模式,以电脑编码的形式对建筑进行数字化的描述,有效实现了“虚拟建筑”。
二、现阶段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建筑工程造价缺乏多方平台协同
        建筑工程的开展涉及到建筑单位、设计单位、监管单位以及施工单位等多个单位的共同利益。要想实现建筑工程的顺利完工,就必须要分配好各个单位之间的合作利益。而现阶段我国缺少共同的平台导致多个单位之间没有充分交流,难以在统一的标准下开展工作,工作的精准度也存在一定的误差,引起了矛盾冲突。
  2、工程造价在数据分析上力度不足
        建筑工程涉及到大量的数据分析,由于建筑工程是一环一环进行的开展工作,所以在数据分析分析上具有一定的阶段性和时效性。在分析力度上由于分析的数据未完全衔接,导致建筑工程的开展工作进行得十分缓慢。工程造价的数据分析很大程度上会受到市场的影响,包括建筑工具价格的波动、人工物力的变化均对工程造价的数据分析存在一定的影响。多数企业在进行工程造价预算评估数据之前未及时更新和完善政府所颁布的数据资源,导致进行的工程造价数据分析预估值与市场的价格严重脱节。
  3、模型数据难以实现信息共享
        建筑工程在我国当前的建筑信息技术发展上还没有完全的成熟,在模型数据的分析上由于信息技术的局限性导致数据信息难以实现共享。不仅为建筑工程作业的开展提供了一定的难度,并且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由于信息的不完善还存在一定的建筑风险。模型数据的资源信息不能完全共享导致我国的建筑工程在结构上还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和过时性。
  4、工程造价存在严重的区域性
        建筑工程具有流动性的特点,经常会改变不同的建筑区域。各个不同的区域的建筑工程的开展受到该区域经济发展和地理位置的影响。工程造价的机构面临着改变环境就要重新适应环境的状态,在之前的经济基础中所积累的造价经验又需要重新结合该区域的特点重新进行规划,面对工程造价的区域性需要进行有效性管理和团队建设才能顺利开展工作。
三、BIM技术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应用
  1、决策阶段的应用
        进行建筑工程的第一步需要做出正确的决策满足多个单位之间的共同利益并且实现成本经济化、利益合理化以及建筑安全化。利用BIM技术对相应的模型结构进行虚拟建构,分析该建筑工程的结构特点和项目的参数,从而选择最佳的方案进行建筑工程的开展工作。前期的决策阶段是结合各个部门的要求,根据提出的建筑模型和建筑指标提出具体的实施方案,并在工程造价的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利用BIM技术计算出最优化的方案和模型结构。利用BIM技术对各种不同建筑的工程造价分析实施计算机建模,达到形象直观的效果,从而选择最符合市场需求,满足企业部门经济的预算成本的方案预估。

例如在实施有关拆迁的项目中,可以利用BIM技术与我国的无人机技术相结合,对具体的拆迁项目进行具体的数据分析和经济成本的计算,并且利用无人机技术对建筑的规模有一个大概的掌握,实现建筑工程的顺利有序进行。
  2、设计阶段的应用
        传统的工程造价建筑的模型主要是利用2D技术进行建模,对于成本预算的估值存在较大的误差性。并且传统的设计主要依靠设计人员的经验进行建立模型,在成本上还分析上不够完善,完全取决于建筑工程师的经验。虽然设计阶段在建筑工程造价阶段的费用是最低的,但是对于整体建筑的构建和成型都有重要的影响。利用BIM技术模拟虚拟的建筑,结合虚拟建筑所提供的模型建构,从而实现风险最小化和经济最优化。BIM技术能够降低在设计上的不确定和不稳定因素,利用数据建立模型,提升工程造价在建筑的实操中的价值。除此之外,利用BIM技术对整体的模型建筑进行数据分析,相关的专业人员再根据实际市场的实际需求,从而计算出更加精准的市场定位。BIM技术不仅可以进行专业的数据建模,相较于传统的2D建模,还节省了人力物力的开展,实现了功能最大化的作用。
  3、招投标阶段的应用
        我国现阶段的招投标阶段的工作极其复杂,并且存在一系列的问题。比如在招投标阶段之前的评标方式上还不完善。虽然按照法律要求可以将招投标所受的项目公司的风险影响降到最低,但真正在招投标阶段的过程中,没有将评价能力完全展现给企业,因而存在一定的风险性。除此之外,大部分地区的招投标的规范性比较低,存在严重的失衡性和不公平性。在招投标的阶段,不管是招标方还是投标方都需要对建筑工程造价有关数据进行反复的核算和分析,才能确保精确性。随着BIM技术的普及,充分省略了这一阶段的复杂的程序操作。直接将建筑工程造价中所涉及到的数据利用BIM技术进行计算审核,从而得到精确的数字,使招标方和投标方都能对建筑的构件进行准确的定位,减少招标方和投标方的矛盾纠纷,实现双方共赢的合作。例如对于一项比较复杂的建筑,有许多的几何构型,利用传统的手工计量和传统的软件都需要进行大量的工作,对于人力和物力材料的要求性比较高,但是利用BIM技术可以直接进行三维建模,以具体形象的模型对建筑实现精准的模型定位。
  4、施工阶段的应用
        在施工阶段,可以利用BIM技术对相关的建筑进行深化建模并且出图,在施工之前就要消除可能出现的潜在事故,避免出现问题,造成工期上的延误和经济的损失。BIM技术不仅可以利用实际数据建立模型结构,还能在此基础上添加时间参数,让模型以动态的形式展现,从而便于施工的有序精准的进行。施工阶段是对前期一系列准备工作的实际操作,结合BIM技术与多种其他技术相结合,增强技术的牢靠性。除此之外,还可以利用BIM技术实施三维模型的建立,演示在实际操作中所遇到的难题,从而降低风险,减少经济成本。BIM技术在施工阶段实现了多种技术共同协同的作用,实现了信息实时共享的渠道,并在管理层次和实际操作中减轻了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量。
  5、竣工阶段的应用
        BIM技术对于竣工阶段的作用也具有很大的影响。竣工阶段指的是完全搭建好实际的建筑。利用BIM技术可以实现信息的公开性,对于搭建好的结构建筑,利用BIM技术可以实现大量关于建筑工程造价的数据的保存,并且在需要查找数据或者需要相关的基础数据时,可以快速、简单的从BIM技术库中查找得到。除此之外,竣工阶段的建筑结构以传统的方式实施商业用途时,由于过去条件的限制,只能以图纸的方式呈现给大众,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对于施工现场的管理,BIM技术也可以与多种技术相结合,利用扫描仪进行现场勘查,根据现场所勘查的数据对实际考察,同时完成工程量的结算。
结语
        BIM技术的发展改变了原有的传统的计量模式,对于建筑工程造价中的管理也有了简单的方式。除此之外,利用BIM技术提高了工作效率,提升了工作的满意度和精确性,建造了更完善的建筑。
参考文献:
[1]谢娜.BIM技术的参数化设计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的研究与应用[J].华北自然资源,2020(04):37-39.
[2]彭灿.BIM技术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产业科技创新,2020,2(20):54-55.
[3]张梦林.BIM技术在农村乡镇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农机,2020(03):32-3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