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海绵化改造设计与施工技术要点

发表时间:2021/2/25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32期   作者:聂飞 翁俊
[导读] 近年来,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有了很大进展,市政道路工程建设越来越多
        聂飞   翁俊
        武汉远行通路桥工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湖北武汉   430000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有了很大进展,市政道路工程建设越来越多。本文通过对市政道路海绵化改造相关的理论概述,分析其海绵改造的设计与施工技术要点,从海绵化改造设计和施工技术方面进行深入探讨,总结了改造施工中的措施,以期为同类项目的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市政道路;海绵化改造;设计与施工;技术要点
        引言
        “海绵城市”是近几年媒体和社会关注较多的城市话题,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海绵城市”理念是指城市像海绵一样具有吸收、蓄留水分的功能,也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像海绵一样具有良好的“弹性”。建设海绵城市不仅能够有效缓解城市内涝问题,而且能够让人类从自身需求出发,科学地引导、利用雨水,促进雨水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
        1市政道路路面改造及施工技术研究的必要性
        实施高效的市政道路路面改造施工十分必要,因为原有道路路面在长期运营过程中已经出现破损、裂缝等病害,若是不加以处理则很容易影响道路整体质量,难以保障车辆、行人出行的安全。而且部分市政道路路面原有的结构以及人行道、绿化带等部分的设计,不再适用于当下的城市现代化建设,需要进行优化和改进,如此才能保障我国市政道路系统的完善性,提高市政道路工程建设水平。为了提高市政道路路面改造施工质量,必须不断地创新关键性施工技术,要加强对市政道路路面改造施工技术的研究,引入先进的施工技术和施工设备,学习新的施工工艺,如此才能为市政道路路面改造施工提供重要的技术保障,真正彰显出路面改造施工的效果和作用。
        2市政道路的海绵化
        海绵城市是通过规划城市竖向空间,改变传统的城市建设,把市政道路改造成海绵一样,打破传统市政道路设计和施工方式,采用全新的概念,使得雨水通过海绵设施吸收储存起来,再经过渗透技术净化雨水,将雨水转化为可使用的地下水,在需要的时候就释放出来循环使用,合理配置城市水资源市政道路的海绵化改造,主要是为蓄积城市的雨水,雨水是世界上非常重要的水资源,城市水资源普遍缺乏,做好雨水的蓄积意义重大,但雨水储存过程中要注意环境保护,维持城市原有的生态,避免积水成灾’二,在市政道路的海绵化改造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城市原有的自然环境、地质条件和气候条件等情况雨水经过海绵设施的收集、净化以及储蓄的过程,雨水最终还是要实现循环利用,发挥收集的雨水的作用无论是缺水城市,还是丰水城市,都需要增强节水环保意识,强化雨水收集后再利用的环保理念,降低城市洪涝灾害的影响,也可以充分利用雨水资源,达到节约用水和环境保护的目的。
        3改造设计与施工技术要点
        3.1排水管断面布置
        道路除了设置雨、污水管线外,还设置了给水、电力、通信、燃气,因此排水设计时需综合考虑各种管线,管位布置时需与其他专业的设计人员配合,对于不在设计范围内的管线,需与有关管线部门沟通预留好管位。
        3.2排水管内底标高控制
        排水管内底标高以排水专项规划为设计依据,同时需结合上下游的排水管、周边接入的支管的管内底综合考虑,另外避免排水管道敷设时与其他管线冲突以及保证两侧的支管顺畅接入,雨水管道起始埋深原则上≮2.0m,污水管道起始埋深原则上≮2.5m。一般情况下,排水管道与其他管道交叉敷设的管线顺序为:通信管线—电力管线—燃气管线—给水管线—雨水管线—污水管线。

在竖向排列出现矛盾时,具体按照以下几方面事项进行处理:①优先处理重力流管线,再处理压力管线;②排列易弯曲管线时避让不易弯曲管线;③结合主管线位置排列分支管线;④安装小直径管线时要避让大直径管线;⑤重点考虑永久管线,再安排临时管线。
        3.3蓄水池
        针对城市道路中雨水的收集和储存设计蓄水池,用于收集雨水资源,同时集中储存、净化,为实现雨水的循环利用蓄水池主要功能是收集后进行回收利用雨水资源,补充城市供水系统根据实际工程规模设计合适大小的蓄水池,蓄水池的材质主要采用钢筋混凝十、砖石结构及其他材料。无为了节约宝贵的城市十地资源,蓄水池设计大多采用封闭或地下蓄水池伙蓄水池设置在有雨水回收利用条件和应用途径的道路区域,配套设置雨水沉积、净化设施;对于水体污染严重或没有雨水回收再利用需求的道路,不设置净化配套设施。
        3.4排水附属构筑物
        ①采用混凝土模块式检查井。混凝土模块式检查井与传统砖砌检查井相比,不易出现缝隙砂浆不均、位移、下沉等质量问题,并具有稳定性好、强度高、闭水性高、施工周期短等优势,能够有效满足绿色环保、节约资源等要求。②排水检查井均须设置安全网,安全网的质量及强度应满足《福建省城镇排水管道检查井防坠落安全网标准》的相关要求。③选用可调式防沉降井盖。可调式防沉降井盖与传统井盖相比,施工工艺相对简单,不易出现沉降、调平难等问题,并具有施工噪声小、工期短等优势,有效提升了行车的安全性。④雨水口、检查井及其他构筑物按国标图集进行选用。
        3.5将老旧小区作为重点改造对象
        老旧小区的特点是建成较早、场地有限、人口密度大、建筑密度高,雨污混流和雨天积水情况严重。因此,老旧小区往往是“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的重点改造对象。以合肥市某小区的海绵化改造为例,因为小区建成时间较早,其设计施工标准较为落后,所以存在雨污管网混接、环保基础设施不足等问题,加之小区内的各项设施经过长期使用,损耗严重,出现排水管网堵塞、损坏,绿地部分缺失或被占用等情况,而小区内建筑密度高,道路通行单一的特点,又使得海绵化改造整体开展难度较大。为解决这些问题,工程设计结合了小区的建设现状,提出了系统性的整治方案,有针对性地对局部场地及道路进行分地块的海绵化改造。改造“兵分两路”,从地上、地下“两头抓”。对于地上部分,通过增加道路透水铺装、蓄用水设施、雨水花园、植草沟等低影响开发设施为老旧小区加入海绵要素,增加小区地块的净化、蓄水能力。对于地下部分,将雨污合流的管道重新开挖布设成雨污分流制管网,将堵塞、破损严重的管道及时疏通、更换,提升新建小区的蓄排水能力。改造完成后,小区雨天积水等问题得到了明显改善。
        3.6绿化带排水设计的要点
城市绿化带排水设计是海绵城市设计的重点内容,具有雨水收集和过滤的功能,需要予以高度重视。例如,雨水通过路面的地表径流至绿化带,通过绿化带植物、土壤和微生物系统滞留、渗滤、净化,超出绿化带调蓄部分的雨水通过溢流雨水口进入雨水系统至下游。为了保证雨水顺利汇集,减少资源浪费,应合理设计溢流雨水口间距,溢流口高度应与绿化带最大蓄水层高度齐平,且不高于绿化带坡角高度。雨水落入地面后,应该对雨水进行相应的过滤处理,保证雨水的清洁,对此可以铺设砺石层和种植土过滤雨水,雨水渗透到地下后用于补充自然水体,以此满足城市的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需求。
        结语
        综上所述,海绵城市的建设离不开合理的市政道路给排水设计支持,契合区域实际情况,对水资源合理开发和利用,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损耗,有助于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维护生态系统平衡,这对于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具有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崔广柏,张其成,湛忠宇,陈玥.海绵城市建设研究进展与若干问题探讨[J].水资源保护,2016,32(02):1-4.
        [2]罗长青.市政道路工程设计与施工问题及措施[J].建筑技术开发,2018,45(13):68-69.
        [3]齐琪.市政道路设计发展现状及改进设计的措施[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05):49-5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