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兆军 马玉红
甘肃省景泰县第二中学 730400
摘要:在新高考的育人环境下,针对高中生的素质培育提出新的要求,要明确德育目标,并结合实际情况全面分析目前在德育实施中所存在的问题,了解目前在德育工作中的难点,并在此基础上科学制定相关的管理对策,从而突出德育工作的整体时效性。
关键词:新高考;高中德育;工作有效性;实施难点;对策
前言:在当前的教育领域,新高考逐渐成为一种全新的必然发展形势,并提出了全新的教育要求。作为班主任需要履行自身在德育方面的工作职能,明确德育目标,并在德育的组织和实施方法上进行合理规划。在具体实施德育的过程中,班主任需要针对目前在德育实施中所存在的难点进行有效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科学的应对举措,从而全面提高德育的综合实施水平。
一、实施难点分析
新高考的实施,给高中阶段的教育工作提出了全新的发展要求,更加注重学生的素质全面建设与发展。在该体制的支撑下,学校在课程开发与设置上面临全新的要求,随着选课体制的落实,学生的需求以及课程结构更加多元化,这给学校的教育和管理工作高效落实提出了很大的工作挑战。其次,在全新的高考体制背景下,关于高中生的职业规划教育也提出新要求,如何在德育工作中融入就业指导和思政教育,是作为班主任需要面临的工作难点,也是德育工作创新的重点。同时,对于学生来讲,如何适应新高考的体制环境,以及做好自身的学习目标和方向合理规划,是今后德育工作有效实施中的重点和难点。因此,在今后的教育工作领域,作为班主任需要积极地调整和转变育人的思想观念,并提出科学的应对举措。
二、应对对策分析
㈠理顺“四种关系”
在新高考环境下,作为班主任为规范落实德育工作,需要正确梳理“四种关系[1]。”
(1)要理清学生素质培育与德育之间的关系。无论是在日常的教育还是在德育管理中,都要以培养学生素质实现全面发展为目标,关注学生各个方面的思维和能力养成,加强素质建设,从而全面提升学生整体的素质品格。所以,在德育工作规划与统筹的过程中,要针对素质教育思想内涵以及发展要求进行全面分析,以此为基准制定德育目标。
(2)要梳理好德育与新高考体制之间的关系。要从宏观层面就新高考体制及核心目标进行分析,践行以生为本的思想观念,关注高中生的职业规划好就业指导,之后再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就德育的具体实施方案和战略举措进行合理开发,积极开展思政教育活动,强化高中生职业规划指导教育深化落实,从而保证学校所制定的德育机制与新高考更加贴近,促进德育深化落保证德育工作更规范。
(3)协调好走班制与德育模式的关系。要遵循走班制的规律,构建动态的德育方案,实现灵活性调整。根据走班制背景下学生流动性大的特点,以及学生地位明显的现象,从学习态度、互助学习以及学习品质出发,就德育活动进行合理规划。
(4)要加强师资队伍与学生德育之间的关联性。要关注师德师风建设,营造优良学校氛围和风气,给予学生正确引导,发挥教师的榜样引导作用,让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带动下,自主规范自身的思想品格,提升整体的道德素养。
㈡用好“五种力量”
在新高考背景下为做好德育工作,需要加强五种力量深化落实,以此为助力营造良好的德育氛围。
(1)针对学校现有的力量进行全面整合。从师资队伍建设角度出发加强建设力度,构建良好的师德师风,充分发挥班主任在德育工作方面的职能,发挥其所具有的榜样力量,给予学生正确的思想引导。
(2)重点加强社团力量的全面开发与整合[2]。在德育的目标导向下,根据高中生的兴趣需求组织丰富、多元的社团活动,比如说组织高中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舞蹈以及体育等多种社团活动,从不同层面激发学生内在潜能。
(3)加强校园活动的开发。借助校园的平台组织趣味的竞赛活动,如百科知识竞赛、化学实验创新竞赛等,培养高中生的争先意识,提高整体的创新能力。
(4)加强家长资源全面整合。通过家校合作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德育环境,借助家庭教育力量在日常生活中给予学生正确的思想指导和行为规范教育。
(5)关注网络文化资源的全面发掘与整合。借助新媒体等载体开展德育教育线上活动,通过线上互动将正确道德内涵和思想价值观有效地渗透给学生。
㈢规范政策体制保障
新高考体制支撑下,学校需要合理制定相关的战略体制,在此基础上为德育工作有效开展提供重要的政策保障。首先,需要根据德育目标以及新高考的发展趋势,合理制定德育工作机制,以便班主任能够规范有序地开展德育工作,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同时,重点加强现代化德育体系的有效构建也十分必要[3]。将先进的育人思想和观念有效地贯彻和落实下去,利用现代载体构建智能教学专题和讲座,拓展德育实施空间。比如说,围绕疫情时期开展生命主题教育,借助线上载体展示致敬逆行者有关的素材,然后组织学生通过线上互动交流以及实践体验等多种方式,体会生命的内在含义,学习逆行者身上所具有的奉献精神。
㈣拓展实践体验活动
在新高考体制下,作为班主任需要关注德育工作目标和发展方向,积极开展德育工作的过程中,需要积极践行和落实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体验的过程中,能够形成良好的道德意识,加深情感领悟,有效彰显德育的育人功能。在新高考的背景下,班主任在开展德育实践的过程中,需要从职业规划与素养培育等层面出发,规范开展实践体验活动,让学生体会不同职业,并在实践参与的过程中有效地积累社会常识,也能够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认识到自身的潜能和优势,并在此基础上针对自身今后的专业发展进行有效规划,从而全面提升学生整体的职业认知水平,让其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能够根据自身的职业规划,合理选择课程,并以认真、端正的态度参与到学业活动当中。
结论:依前所述,在新高考的背景下,教师做好德育工作十分必要,能够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德育意识,并有效规范自身的素质品格,让其能够在思想上、行为上进行有效规范,从而全面提高学生整体的品德素养。在确定德育工作的难点之后,需要积极探索相应的对策,从四种关系、五种力量出发对具体的德育工作模式进行合理优化,并在政策体制、主体联合以及实践拓展的依托下,改善德育工作环境,从而让学生能够拥有良好的品德素养,促进高中生的素质实现全面发展,助力德育工作深化落实。
参考文献:
[1]张彦玖.以情动人,化文为德——对高中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思考[J].科教导刊(下旬刊),2020(09):145-146.
[2]周忠波.高中德育教育的有效方法和途径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9):179.
[3]陈楚燕.新高考改革模式下普通高中德育工作应对策略[J].珠江教育论坛,2020(01):5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