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路线线形设计方案分析

发表时间:2021/2/25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32期   作者:郭浩
[导读] 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推动了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也带动了市政交通行业的发展
        郭浩
        哈尔滨市市政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150090
        摘要: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推动了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也带动了市政交通行业的发展,我国的城市化建设水平不断提升,市政道路工程作为城市化建设的基础工程,其建设水平在很大程度上也彰显着一个城市的文化水平。而市政道路工程规划设计的质量则直接关系着城市交通运输能否实现顺利运行。因此,设计单位需要加强重视,结合市政道路设计的基本要求和设计重点,完善工程设计方案。
        关键词: 市政道路;路线;线形设计;方案
        引言
        在城市建设中,为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政府部门加大对道路桥梁、地铁、给排水等基础设施建设。市政道路路线线形设计工作需要提高重视程度,采取科学设计,提高城市驾驶人员行车体验,降低城市交通事故的出现几率,从而更好地为城市交通运输服务。
        1路线线形设计方案概述
        在对市政道路线形设计中,需要加强对周边环境的勘测工作,掌握不同路段的地质环境与水文条件,来提升当前道路设计质量。设计人员对这些第一手资料进行分析,确定哪些因素会对市政道路设计带来阻碍,选择合适的设计方案。在道路线形设计阶段,需要重视对路线的美学设计工作。由于市政道路建设需要经过城市不同区域,设计人员重视对建设区域不同管线分布的勘测,避免道路施工影响到整体城市区域正常秩序。在市政道路建设中,需要重视与周边环境协调,避免场景变化突兀,影响到驾驶员的行车体验。
        2市政道路设计需要注意的问题
        首先是道路平面线形设计。对市政道路进行平面线形设计时,首先应搜集该区域范围的城市规划资料,并以该城市规划内容为基础进行道路平面线形设计。在平面线形设计过程中,可以对城市规划中不满足市政道路设计规范要求的参数进行调整与优化,使道路平面线形更流畅,行车舒适性和安全性更高。如果现场实际与规划出入较大,需要在征得规划部门意见的基础上结合政府部门的相关文件,对道路的平面进行调规设计,该设计除需满足设计规范要求外,还需考虑近、远期道路的使用情况及周边用地规划综合考虑。其次是道路纵断面线形设计。对市政道路进行纵断面线形设计时不仅要考虑周边构筑物、近远期道路的使用情况及周边用地规划的情况,同时还要结合道路平面线形设计进行优化组合设计。再次是重视路面结构设计。路面结构设计也是市政道路工程规划设计的重点内容,设计人员在实际设计工作中,需对近期与远期交通流量及当地气候条件进行认真的分析,再最终确定路面结构的选型。具体设计要点如下:(1)对土基情况进行分析,然后选择合适的设计方案,保证其满足市政道路工程的强度要求;(2)将土基和路面各结构层联系起来,最大限度地发挥路面结构层的作用。另外,设计人员还需要选取不同层的材料种类,对每一层的厚度都需要进行合理的计算,以此保证市政道路设计的稳定性和强度,并实现对设计成本的控制;(3)加强对市政道路工程的功能定位的分析,结合施工水平综合考虑,尽量选择性能较好的材料,如 SBS 改性路面,一般情况下,这种材料在高温条件下有较好的稳定性和抗滑性,可以减少行车噪声,避免在雨天行车时出现水雾;(4)加强行车道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结合3层弹性体系理论,使用3项指标:路表容许回弹弯沉、容许剪应力与弯拉应力,结合具体的市政道路设计要求进行设计。
        3市政道路路线线形设计方案
        3.1直线
        在地势比较平缓,无障碍物的情况下,道路的设计人员会优先选择直线线形, 因此直线线形在道路设计中占有很大的比例。 但直线线形的长度设计不够合理也会带来较大的安全隐患。

如果直线线路过长,驾驶员长时间直线行驶会导致警惕性放松,产生疲劳感,反应力和感知力有所下降,难以正确处理突发情况。 同时,在直线线路上驾驶员会获得较好的行车视野,便于超车,使得车速不断加快,长距离快速行驶将成为诱发交通事故的潜在威胁,且超速引发的交通事故严重性较高。 相反,如果连接两个圆曲线的直线过短, 驾驶员会误认为圆曲线和短直线是同一个曲率的弯道。当车辆行驶出第一个弯道或进入第二个弯道时还按照之前的转弯角度行驶,会使车辆偏离轨道,进而诱发交通事故。
        3.2平纵组合设计
        在市政道路设计中,需要工作人员加强线形组合优化工作,确保线形的平纵组合能够发挥较大的作用;在市政道路设计检验阶段,还要及时结合现场情况的变化再次核对规范性、及时做出设计调整,确保整体工作符合实际需求。在现阶段交通道路设计中,如果出现了不合理的线形设计,将会造成道路自身舒适性难以提高,结合规范要求,道路设计时速为 60km/h 及以下时,需加强平纵组合设计,确保驾驶员行车安全,道路设计时速在 60km/h 以上时,还需要合理考虑周边场景的舒适度,避免驾驶员在行车时发现眼前场景突兀,严重影响到驾驶员自身体验,从而出现安全事故。
        3.3竖曲线设计
        在竖曲线半径较大的情况下,可以确保行车视距,反之,如果竖曲线半径较小,由于平纵线型组合的合理性欠缺,所以视线的连续性难以保证。为了确保交通安全,应保证竖曲线半径和长度的合理性。
        4提高道路设计合理性的相关研究
        首先是优化道路线形设计道路的平面线形设计中,优先选择安全性较高且具有经济优势的直线设计方式,注意道路直线段长度不能过长,以保证驾驶人的视野尽可能的清晰。其次根据交通规划以及地势环境等因素的制约有选择的应用曲线设计方式,为有效规避因车辆转弯时产生较大离心力而导致侧滑或横翻等情况,应在一定范围内合理选择曲线半径,同时注意保持道路前后线形的相协调,以保证车辆行驶安全。最后为了集中驾驶员在行驶过程中的注意力,道路线形设计应将直线和曲线进行平纵组合设计。在平纵组合设计中应避免设计急弯和陡坡重叠的线形,综合考虑路面类型、车辆行驶速度以及天气条件等因素,安装具有一定高度的导向性设备,以此减轻驾驶员的道路行驶压力。其次是速度的一致性评价在道路线形设计过程中,既要使线形指标符合规范,还要进行安全性评价, 以便对设计不合理的路段进行修正。线形安全性评价的方法有很多,其中速度的一致性。是一个重要指标。进行速度一致性的评价,首先要确定速度一致性的标准, 然后对需要的路段按不同线形的车速预测模型来预测车速,得出相邻两段路的速度差,最后按照评价的标准进行评价。这里所说的车速是运行车速, 是在其他条件良好的情况下测得的第 85 个百分位上的车速,它与设计车速的区别是前者是车辆在道路中的实际车速, 后者是在道路设计过程中的规定车速。 研究资料表明, 当设计速度高时,运行车速低于设计速度,当设计速度低时,运行车速往往高于设计车速。
        结语
        综上所述,市政道路路线线形设计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在规划路线设计的基础上积极做出合理的分析和平衡,在旧城道路改造设计中找到最优方案的突围和重生。结合实际案例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提升线形设计的综合思考能力和解决思路,从驾乘安全舒适的用户角度对车辆行驶轨迹做出预判,将驾驶员的人身财产安全和生产生活效益作为方案工作的主要出发点,不断优化设计方案,创造出各型车辆及行人等均能有序通行的安全、合理的社会空间。
        参考文献
        [1]杨曦临,胡熠鑫 . 市政道路路线线形设计要点分析[J]. 科技风,2019(29):129.
        [2]肖钢材 . 浅议市政道路路线线形设计方案[J]. 智能城市,2019,5(16):36-37.
        [3]李强 . 市政道路路线线形设计要点分析[J]. 企业技术开发,2019,38(03):87-88,1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