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智能化机电设备的安装技术重点分析

发表时间:2021/2/19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7期   作者:刘菲
[导读]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化机电设备已经在建筑工程的现场施工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非常不错的应用效果。
        南京川航智能系统有限公司  江苏南京  210000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化机电设备已经在建筑工程的现场施工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非常不错的应用效果。智能化机电设备的安装技术,对机电设备的安全运行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应该得到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本文主要分析建筑工程智能化机电设备的安装技术,从而进一步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
        关键词:建筑工程;智能化;机电设备;安装技术
        一、建筑工程智能化机电设备概述
        近年来我国建筑工程机电设备正在朝着智能化、技术化以及高端化的方向不断发展,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建筑工程的进一步优化,但是同时也加大了建筑工程机电设备的安装难度。建筑工程智能化机电设备主要是指利用先进的智能化技术,实现机电设备的日常通信以及自动化操作,完成对设备信息的收集整理工作,为机电设备的高效运行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持。目前,建筑工程智能化机电设备主要包括办公自动化系统、通信自动化系统、机电自动化管理系统以及智能建筑系统等;对于机电自动化管理系统而言,它主要是由供配电系统、空调系统、照明系统、给排水系统以及自发电机组等系统构成。机电自动化管理系统主要是通过计算机控制技术将智能化机电设备的各个子系统进行细化,然后在计算机控制系统以及通信网络的作用下,完成对机电设备的整体管理和智能化控制。因此工程建筑智能化设备对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和安装技巧均有着较高的要求,其安装技术主要涉及到远程终端控制系统安装、导线铺设、输入设备安装以及输出设备安装等。
        二、建筑工程智能化机电设备的安装技术重点
        (一)线缆的敷设技术
        线缆敷设是建筑工程智能化机电设备安装的关键步骤,因此工作人员要根据机电工程的实际需求,选择适宜的线缆型号和线缆规格,使其能够切实符合智能化机电设备的设计内容。工作人员在进行布线操作的过程中,要尽量避免线缆的过度绕圈或者绞扭,从而使得线缆能够处于一个相对平直的状态。为了有效增强线缆信号,工作人员应保证线缆的中间环节不会出现任何形式的接头。除此之外,工作人员在开展线缆敷设的工作实践中,应保证线缆的两侧位置有明确的标号,并在施工过程中进行同步标记,从而有效减少线缆混淆的发生概率。
        (二)线槽安装
        目前,我国建筑工程机电设备的发展速度十分迅猛,为了方便机电设备后期的升级和改造,工作人员要根据实际情况提前设计洞口并预埋管线。在此过程中,工作人员要做好工程建筑的屏蔽作用,从而有效防止各个工程同时施工造成的互相干扰。在进行线槽安装的工作实践中,工作人员要将弱电线敷设在线槽之中。当机电安装过程出现各个线缆交叉敷设的现象,工作人员应将弱电线槽设置在暖通管道以及电气管道的上方位置,并与梁底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当线槽需要穿过楼板或墙体时,工作人员要设置适宜的防火设施,切实满足机电设备安装的消防需求。
        (三)导线网络安装技术
        在建筑工程智能化机电设备的安装过程中,工作人员一定要结合自身的工作实际以及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切实优化弱电线缆的布置工作,合理控制供暖线路、水管以及电线之间的距离,其安全距离必须保持在1尺以上。在开展机电导线铺设工作之前,工作人员必须确保房梁、支柱以及导线铺设的位置之间存在5cm以上的距离;在导线安装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必须保证导向与地面线呈平行状态。

并采用防火绝缘材料将导线外层进行全面包裹;在进行导线铺设的工作实践中,有效防止导线出现打结现象,从而切实避免信号的中断以及资源的浪费,为建筑工程智能化机电设备的正常运行奠定夯实的基础。
        (四)远程终端系统安装技术
        智能化机电设备的主机系统在建筑工程的日常工作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实现整个建筑内部机电设备监控和管理的重要载体。当智能化机电设备的主机系统处于高速运转的状态时,其系统内部就会产生大量的热能,如果这些热能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散失,就会对智能化机电设备的正常运行产生一些负面影响。针对这种情况,工作人员在安装远程终端系统的工作实践中,要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将主机系统安装在具有良好通风环境的位置,并在主机系统的周围布置适量的散热设备,从而有效减少热能积聚对智能化机电设备造成的不良影响。与此同时,主机系统遭受破坏以及数据被篡改等因素均会影响智能化机电设备的正常运行,因此工作人员在安装远程终端系统的过程中,要对密码安全防护工作给予足够的重视,并安装指纹密码解锁系统,有效防止不法分子的恶意入侵。与此同时,工作人员在安装结束之后还要进行反复的测试,然后再进行导线连接工作,从而为终端系统监管功能的正常使用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五)输入输出设备安装技术
        为了方便智能化机电设备的后期调试和维修保养,工作人员在安装输入设备的工作实践中,要对不同传感器的规格以及操作要求有一个正确全面的掌握,然后以此为基础分别确定水流开关、水管型温度传感器、蒸汽压力传感器以及水管流量计的安装位置,同时还应尽量避免在焊缝以及管道的边缘位置安装输入设备。除此之外,工作人员在开展风管型湿度传感器、室内温度传感器以及空气质量传感器的工作实践中,其安装位置应尽量避开蒸汽放空口以及出风口位置。在进行输出设备安装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应使风阀箭头、电动阀门开关以及水流保持在同一方向,并在开始安装工作之前进行相应的模拟操作。其模拟操作的具体流程为:将电动调节阀以及电磁调节阀都安装在回水管上,当电动阀门的口径与管道的口径出现差异时,应根据其实际情况选择减缩管件,并且阀门的口径应不少于管道口径的两个档次,同时工作人员还应对其口径进行精确的计算,保证机电安装能够满足设计的标准规定。
        (六)设备检测与排查技术
        工作人员在完成智能化机电设备的安装工作之后,必须对机电设备进行全面检测和故障排查工作,从而有效保障智能化机电设备的正常运行。首先,工作人员在完成机电设备安装工作之后,应该检查机电设备在电源接通的情况下是否能够正常运行,如果出现机电设备无法正常运行的状况,工作人员要全面检查周边分布的导线,及时发现导线的连接故障。其次,工作人员在完成机电设备安装工作之后,要检查排气设备和排水设备能否正常运行,从而及时排查机电设备的排气和排水故障。最后,工作人员在完成机电设备安装工作之后,要通过远程终端系统来严密监控整个机电设备的运行状况,并及时有效地收集和处理输入设备上传的各项数据信息,保证机电设备的主机系统能够正常生成相应的日志文件。
        结束语:
        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建筑工程的机电设备已经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趋势,并且已经具备了良好的智能化和数字化特点,这对我国建筑工程的进一步发展产生了非常积极的影响。为了保障工程建筑智能化机电设备的安全运行,施工单位必须切实提高技术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不断完善建筑工程智能化机电设备的安装技术,进一步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效率。
        参考文献:
        [1]吴嘉杰.探讨建筑工程智能化机电设备安装技术要点[J].建筑•建材•装饰,2020,000(006):148,152.
        [2]黄海洋.关于新时期智能化建筑机电设备安装的技术要点分析[J].科技风,2020,No.416(12):19-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