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龙
哈尔滨市政建设有限公司 黑龙江哈尔滨 150000
摘要:在目前的土木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结构属于土木工程的主体结构部分。混凝土的建筑物梁板结构以及柱体结构是否具有良好的坚固程度,主要取决于混凝土加固的重要施工环节。因此,在加固混凝土的重要施工环节中,施工人员必须保证混凝土加固的施工效果,确保土木工程体现最佳的工程安全质量效益,严格控制混凝土工程的质量安全风险。文章以介绍了混凝土加固施工的方案设计思路及施工技术,并提出了具体的施工要点。可为类似建筑工程项目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土木建筑工程项目;混凝土加固;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TU746.3 文献标志码:A
引言
一些土建建筑工程的使用年限较长,结构老化程度严重,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通过分析混凝土加固技术在土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要点,希望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充分发挥混凝土加固技术的应用效能。
1.混凝土加固施工的方案设计思路
加固混凝土的工程施工环节能否达到良好的工程施工标准,主要取决于工程加固施工的总体方案设计。工程设计人员在设计总体的工程加固处理方案时,必须全面结合钢混结构的最大承载限度、结构强度等级与配筋分布情况,经过全面的工程数据测算才能给出科学的工程加固处理施工方案。此外,工程设计人员还要保证全面考虑加固混凝土梁体、混凝土屋面与混凝土支撑柱体的工艺手段差异性,灵活运用混凝土材料加固处理工艺手段。
例如,在优化设计建筑支撑体系时,工程设计人员首先必须确定梁柱结构的稳定性,然后经过严格的稳定性验算才能给出结论数据。工程设计人员对于预应力拉索的重要结构部位也要进行精确的承载力数据计算,进而给出外加的混凝土支撑结构、预应力拉索与其他支撑结构的最大荷载值,并结合钢混结构目前达到的最大承载限度来布置钢框架结构以及安装千斤顶。当前,加固混凝土的重要施工手段包括置换加固工艺方法。与传统的加固混凝土工艺方法相比,运用置换加固的工艺手段可以进一步保证钢混结构的整体坚固程度,明显增加混凝土各个关键支撑部位的承载性能。在优化结构设计的具体环节中,工程设计人员应首先算出混凝土的柱体高度、柱体宽度、构件的横截面积、结构件的稳定系数、轴向的压力值以及抗压强度系数等,然后经过全面的综合对比,才能给出适合土木工程结构的最佳混凝土加固实施方案。
2结构加固技术在土木建筑施工中的具体应用
2.1增加截面加固法
增加截面加固法直接在土木建筑结构中受弯构件一端设置混凝土新浇层与钢筋等材料。混凝土新浇层将起到加大构件截面积、强化结构抗剪承载性能的作用,补加钢筋也将发挥一定程度的黏结保护作用。目前来看,增加截面加固法具有加固效果显著、技术适用范围广、施工成本低廉等优势,是一项应用较为常见的结构加固技术。在应用这项结构加固技术时,应做好混凝土材料的选材工作,禁止配置强度等级在C20以下的混凝土材料。同时,要求新浇混凝土强度等级稍高于结构原有混凝土等级;技术人员根据所加固构件类型,合理设置混凝土新浇层厚度;在施工条件允许下,将适当直径的受力钢筋作为现浇板配筋,将变形钢筋作为梁体纵向钢筋;在结构加固处理后,如若构件表面产生起壳等异常现象,施工人员铲除混凝土新浇层,重复开展混凝土浇筑作业,并清理构件表面结构中的缺陷部位。
2.2预应力加固法
预应力加固法是施工人员使用外加预应力钢拉杆等配件,采取适当的预应力技术手段,对建筑结构原有内力分布情况加以调整改变,要求后加的钢拉杆起到受力作用,以此克服结构受到外荷载作用力影响而产生的弯矩,有效解决结构存在的应力应变滞后问题。与其他结构加固技术相比,预应力加固法具有操作简单、可改善结构弹性受力性能、不改变结构自重梁与结构尺寸、施工成本低廉等优势,可以同时起到调整结构内力分布情况、强化结构性能以及卸荷的作用。
2.3置换混凝土加固
如果建筑上出现受压力较大且非柱中位置的裂缝,可以用置换混凝土加固的方法,直接修补局部强度裂缝。这需要提前对混凝土强度等级进行检测。假设成批混凝土构件均未能达到设计强度要求,选择强度等级最低的最危险截面,在截面的受压处采用高一等级的新混凝土置换老混凝土浇筑。置换加固法需要将裂缝切割成方口,切剖面需要呈直角,且要保持平整,然后用喷射浇灌法灌满新混凝土。
3土木建筑工程项目混凝土加固的具体施工技术要点
混凝土加固的整体施工效果会直接决定土木工程的坚固程度,并且关系建筑物的稳定性与建筑承载能力。因此,在合理确定加固施工方案的前提下,工程施工单位必须严格按照混凝土结构的基本性质来进行加固施工处理。在加固混凝土的具体实施环节中,应体现如下关键加固工艺实施要点。
3.1严格遵循施工顺序
混凝土加固工程具有严格的施工顺序,施工人员务必保证严格遵循最基本的工程施工顺序,不得违背混凝土加固的正确处理顺序。例如,在采用置换加固的工艺方式时,施工技术人员首先需要搭建加固施工框架,然后拆除原有的混凝土结构并置换为新的混凝土结构,再进行全面的浇筑混凝土施工处理。如果有必要拆除原有的建筑剪力墙部分,那么应明确拆除剪力墙的施工顺序,避免一次性将全部的建筑剪力墙同时拆除。施工人员对于原有的建筑剪力墙以及混凝土墙体在进行全面拆除的基础上,应重新实施混凝土的浇筑施工操作,并且应检验浇筑施工材料的配比特征,避免产生浇筑施工中的安全质量风险。与原有的建筑设计强度相比,施工人员至少要保证混凝土强度达到80%时再次浇筑施工并处理强度,防止经过再次浇筑处理后的混凝土墙体或者柱体结构出现裂缝.施工人员对于混凝土结构应进行全面的后期养护,运用覆膜保湿或者其他的结构养护措施来保证混凝土结构的良好施工性能,避免结构缺陷产生
3.2搭建脚手架支撑体系
建筑支撑模板作为加固混凝土的关键支撑结构,必须具有良好的模板稳定性与模板坚固性。因此,在搭建加固工程的施工脚手架时,施工人员务必保证脚手架整体结构具有较好的稳定性,杜绝人为的错误施工操作造成工程施工的整体质量受到影响。同时,施工人员也要充分重视自身的施工安全,佩戴必要的施工防护设施,杜绝施工现场安全事故。例如,对于满堂脚手架在进行全面搭建的施工处理过程中,应保证符合工程设计的立柱间隔距离,且不能小于设计的立柱间隔距离,必要时工程施工单位应调整局部区域的脚手架间隔距离,但是需要避免频繁调整原有的工程脚手架设计间隔距离。必须保证满堂脚手架各个立柱部位的坚固性与安全性。在多数情况下,脚手架施工至少需要保证1m左右的立杆搭接长度,旋转扣件数量至少保证达到3个以上。施工人员在支设脚手架的过程中,应充分重视自身的施工安全性,避免由于人为疏忽而产生工程施工安全隐患
结束语
综上所述,混凝土加固工程在土木建筑工程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同时混凝土加固的工艺质量会直接影响土木建筑工程的质量与效益。近年来,加固混凝土工程建筑结构的各种施工工艺手段都在不断创新,工程施工单位对于混凝土结构的加固施工效果也给予了更多重视。在加固混凝土建筑结构的过程中,建筑施工单位必须经过全面的综合考虑,确保混凝土结构加固施工效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熊强,罗淳,冉裕成.房屋建筑施工中结构加固技术的应用[J].砖瓦,2020(12):202-203.
[2]林科明.土木建筑工程项目的混凝土加固施工技术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20,5(23):115-116.
[3]李新明.混凝土结构加固施工技术应用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14):176-177.
[4]顾晓晴,倪青.土木建筑工程项目的混凝土加固施工技术分析[J].混凝土,2020(05):156-159.
[5]黄超,夏松林,周林城,代宗玉,何世民.混凝土结构工程加固施工技术研究[J].建筑技术开发,2020,47(08):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