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建筑工程监理中的风险管理及控制

发表时间:2021/1/29   来源:《建筑科技》2020年7月下   作者:陆飞
[导读] 建筑工程监理在建筑领域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在工程建设过程中,能够为工程建设质量、成本、进度控制管理提供帮助,能够有效保护国家利益,同时为业主利益提供有效保障。

凤山县建工科净源环保有限公司  陆飞 533000

摘要:建筑工程监理在建筑领域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在工程建设过程中,能够为工程建设质量、成本、进度控制管理提供帮助,能够有效保护国家利益,同时为业主利益提供有效保障。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我国建筑工程监理市场逐渐完善,建筑监理逐渐走向成熟。但是,建筑工程监理工作实际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必须根据我国建筑市场发展情况进行实际改革,才能充分发挥监理工作作用。基于此,加强对建筑工程监理存在问题及对策的研究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关键词:建筑工程;监理;风险;管理;控制
        1.建筑工程监理风险管理流程
        风险管理直接影响施工质量,实施风险管理应明确要求,做好风险评估、后续管理,以下就分析建筑工程监理风险管理的具体流程。
        1.1确定危险源
        先确定事故产生原因(危险源),分析事故发生根源。对危险源控制,进而提高施工稳定性。施工前,要结合项目特点、施工要求,实施危险源分析[2]。若与施工工程相似性案例较多,可先确定风险统计资料,借鉴工程经验,再进行施工。
        1.2危险源控制
        施工中,工程师及监理需对危险源种类分析,在原管理体系基础上,分析执行情况,若有工程变更、施工条件变化,应重新确定是否需继续进行风险管理。尤其需重视对危险源种类划分,若发现存在新危险源,需重新识别,制定对应风险措施,满足安全施工要求。
        1.3制定救援方案
        事故应急管理效果是施工安全的重要防线,在具体处理中,需了解管理重点、明确风险管理的关键。若风险管理存在缺失或异常,将对施工产生不良影响[3]。风险持续管控也是关键,需进行合理的检查、指导,制定出针对可能发生事故的救援方案,并对施工管理系统识别,制定相应的风险措施,将风险控制在摇篮阶段。
        2.现阶段建筑工程监理中风险的主要特征分析
        工程施工最基本的目的是在满足施工质量和进度的前提下安全、有效地完成整个施工过程。然而,质量、进度、安全这三个方面往往不是统一的,而是对立的。例如,由于施工期间的匆忙,质量下降。安全保护不到位。管理者应发挥其独特的作用和地位,努力找到平衡点,为项目的实施提供坚实的基础。如果由于各种因素导致项目的实施,监理方应及时判断风险的后果。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控制和管理,就会影响施工质量,严重者将无法按期完成施工,甚至造成重大的安全质量事故。有鉴于此,有必要加强对项目监理风险控制的重视,并对其进行有效提升。一般来说,风险特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风险自身具有不确定性。首先,风险的来源是不确定的。风险发生的概率不是静态的,而是存在不確定的概率。其次,风险源范围广泛,如天气、人员素质、材料、机械设备稳定性等。可能存在不利于施工的风险。建设单位、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勘察设计单位也可能存在风险。因此,风险具有不确定性。此外,未能在第一时间识别风险将大大增加风险管理的预后[1]。
        (2)风险自身具有明显的客观性。风险不受内在因素的影响,也不受人的意志的影响。它是客观真实的。项目在实施和建设时,主要是基于一定的实施环境,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难以有效控制变更,许多不利因素会造成风险。
        (3)风险自身具有良好的可控性。我们可以使用适当的方法来化解风险。对于监理行业来说,如果发生风险,可以通过一定的手段来控制风险,找到合适的方法来解决风险,适应建设项目的实际需要。例如,吊装工程可能存在现场风险、吊车和奶酪工人风险、吊车选择风险、现场管理风险。


所有这些可以由相关的控制手段,如检查该网站之前提升网站基础是否可以支持起重机操作,和检查的特殊类型的起重工人和奶酪工人工作,审查施工单位的提升计划和计算表,检查施工单位的安全警戒措施是否到位解除之前等等,都是风险控制措施。
        3.建筑工程监理中的风险管理与控制
        3.1制定完善的监理市场准入机制
        要求政府等相关部门予以协调,对监理单位的市场准入机制不断完善,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参照有关制度要求,对不合乎行业标准的监理行为予以严厉惩处。与此同时,严格审查相关的监理企业,对其资质进行审核与监管,若这一过程中存在违法行为,需严厉惩处。最后,则要将综合素质较高的监理人员作为监理工程师的培训标准,切实提高监理人员的综合能力,其中包括监理能力以及职业道德素质等。
        3.2制定健全的制度保障
        为确保监理工作有效开展,应做好制度建设,形成健全的管理机制,并将监理行业的优化作为提高监理工作水平的重点,制订监理工作战略方案,基于市场经济的发展趋势,相关部门应帮助监理机构做好内部完善等多项工作,促使监理行业向规范化、秩序化方向转变,形成完整的诚信服务体系,大大提高监理水平。监理行业的发展过程中应与建筑工程事业相匹配,基于建筑工程监理工作要求,不断地进行自我优化与自我调整,与此同时,还要意识到市场调节的重要性,监理行业的发展受市场环境的影响,若监理单位的竞争力无法达到行业标准,那么将很快被市场所淘汰。基于此,要求监理单位不断地进行理念创新,紧跟时代的发展步伐,基于建筑工程监理工作的标准及要求,根据市场环境的变化趋势,参照有关的法律规章制度,利用市场调节功能,对相关监理制度措施进行更新,使得制度体系更加完善,大大提高监理工作效率,使得监理工作更加规范化、专业化的落实。
        3.3重视建筑全过程的工程监理
        监理单位的发展过程中需要明确日后的发展方向,并且不断调整监理工作内容,优化监理工作形式,切实提高监理工作水平,要求监理人员付诸更多的精力,在实践工作中做好监理工作。尽可能在建筑全过程做好工程监理,主要体现在施工准备环节、实际施工环节以及日后的工程验收环节,建筑工程全过程监理工作的开展直接影响着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是否达标,决定了施工进度是否可以按计划开展,因此,监理人员需要提高自身的责任意识,在实践工作中不断地做好总结,明确工作难点,总结工作中的常见阻碍,实施详细且严谨的勘察。例如,在施工准备环节做好设计图纸的评审工作,基于图纸中的不合理之处及时提出建议,并与设计师妥善沟通,协商最佳的设计方案,确保设计图纸的参考价值。不仅如此,还应与施工管理人员做好交流,给予施工中的紧急问题,制订紧急预案,加强质量监理与安全监理,及时发现问题并有效解决,为施工质量的提升提供相应保障。
        3.4营造规范的建筑工程监理环境
        监理行业的发展应逐步确定方向,使得监理市场环境更加规范、秩序。实际监理工作的落实将面临诸多难度,要求监理工作人员做好自我定位,发挥专业上的优势,基于自身所掌握的技能,制订严苛的监理方案,进而为建筑工程监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有效的借鉴,切实提高监理水平。监理单位的发展过程中,需要有相关部门的协调与统筹,基于不同资质的监理单位以及综合素质不同的监理人员,进行分层管理,结合建筑工程项目的复杂程度、项目涉及范围、项目难度大小等进行相应的选择,使得监理工作与建筑工程的监理需求相匹配,进而营造良好的监理环境。
        结束语:
        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社会发展对建筑行业管理提出新要求,要求其结合实际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做好建筑管理分析指导,按照监理管理的各项要求,掌握好施工环节,借鉴以往施工经验,提出施工监理风险的管理和控制措施,防范好风险出现,并针对风险可能造成的影响,采取保险的措施,尽可能降低风险危害。
参考文献:
[1]王志军,王凤娇.浅谈监理工程师安全责任风险与防范[J].辽宁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22(2):45-47.
[2]寇长军.建筑工程监理中的风险管理与控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0(13):26.
[3]陈治明.浅议建筑工程监理人员的责任风险及其规避[J].中国建材科技,2020,29(2):74-7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