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爱鹏
嵩明县大风车幼儿园 云南 昆明 651700
摘要:幼儿园的管理离不开班级管理,一所好的园所必然是由许多优秀的班级组成,班级管理是幼儿园管理工作的重心。班级管理不仅能体现班级及幼儿园的风貌,还能促进幼儿孩子的健康成长,做好班级管理有着积极深远的意义。那么,如何才能做好班级管理,为孩子创建舒适温馨、快乐健康的班集体,我总结了以下几方面的经验。下面,笔者将从创设适宜的班级环境、建立良好的班级常规、开展紧密的家园合作等方面,浅谈幼儿园班级管理策略。
关键词:幼儿园;班级管理;策略探索
前言
为高质量推动幼儿园教学工作,在幼儿园班级管理中,一线班主任需要不忘育人初心,采取有效措施,结合幼儿的实际情况和园内的环境、条件,制定有计划、有目的的科学管理方案,从而使幼儿能够在幼儿园中健康成长。班主任在对幼儿园班级进行管理时,需要明确幼儿的主体地位,在管理过程中对幼儿进行正确的引导,根据幼儿的个性特点,提高幼儿园班级管理水平。
一、为幼儿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
幼儿园的环境直接关系着幼儿的成长情况。当园内环境较好、班级氛围优良时,能够提高幼儿的适应能力,使幼儿能够早日适应幼儿园生活,降低幼儿的陌生感,提高幼儿对班主任的信任程度。在新时代背景下,为提高幼儿在幼儿园中的主体地位,班主任需要为幼儿营造良好的班级管理氛围,首先应明确幼儿园班级管理的重要性和意义,在常规管理基础上为幼儿营造适宜的生活氛围,使幼儿能够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健康成长。通过为幼儿营造一个舒适、良好的班级生活氛围,能够使幼儿尽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环境,提高幼儿在班级学习中的兴趣和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幼儿的认知能力,使幼儿在潜移默化影响下,提升幼儿的自觉性和自我约束能力,提高幼儿的配合度,使班级管理能够顺利开展。例如,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通过以身作则,向幼儿示范正确的吃饭方式,提高幼儿自己动手吃饭的能力,使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通过做游戏的方式,利用“一二三木頭人”游戏,促使幼儿学会自我约束,从而进一步增强幼儿的班级意识。
二、提高幼儿自我约束和管理能力
在传统幼儿园班级管理中,由于有些班主任过分强调班级纪律,注意力基本集中于幼儿的生活琐事,忽略了培养幼儿行为习惯的重要性,导致班级管理效率较低,从而使幼儿在幼儿园生活和学习过程中养成一系列不良的行为习惯,如在课堂学习过程中较为随意,不遵守课堂纪律,自我约束能力较弱。另外,传统的幼儿教育较为死板,很多幼儿在幼儿园学习过程中,对幼儿园班主任存在一定的陌生感和恐惧感,导致幼儿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畏首畏尾现象。究其原因是有些班主任在幼儿园班级管理过程中,忽略了幼儿的主体地位,导致在制定相应管理规则时,不利于幼儿自主发展。在新时代背景下,为有效提高幼儿园班级管理效率,幼儿园班主任应针对本班学生的个性特点,通过因材施教的方式对幼儿的心理和个性特点进行有效引导,使幼儿能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行为习惯,从而提高幼儿在幼儿园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使幼儿主动约束自身的不良习惯,进一步提高幼儿园的管理能力。例如,幼儿园班主任要结合学生的特点,对喜欢在课堂上讲话、注意力不集中、做小动作等违反纪律的学生而言,可以任命该类学生为“纪律小警察”,使其参与到幼儿课堂纪律自我管理中,从而提高幼儿自我约束、管理能力和责任心,促使幼儿健康成长。
三、在管理过程中引入精细化管理理念
在新时代背景下,幼儿园班级管理不能局限于传统的管理方法,而是要确立精细化管理理念。为了能够更好地提高幼儿园的管理能力和班级管理效率,班主任需要树立正确的服务理念,并引入先进的精细化管理理念,基于细节管理基础上,根据幼儿园班级特点和幼儿个性,进行有机的管理。例如,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引入细节管理,通过角色转化的方式,在管理过程中以幼儿为教学主体,结合班主任、保育员的具体工作分配任务,对幼儿进行正确的引导,提升幼儿的集体荣誉感,促使幼儿的集体意识得到提升。同时,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通过强化幼儿园班级的日常细节管理能力,结合幼儿的个性特点,使幼儿能够积极参与到班级管理中。
例如,在具体的班级管理中,对于幼儿不爱惜公共财物、书籍、玩具等现象,班主任不能直接对幼儿进行批评教育,可以采取讨论的方式,促使幼儿主动回答和讨论该行为的错误性,并通过有效引导,提高幼儿爱护公共财物的意识,使幼儿在细节管理理念下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进一步提高幼儿园班级管理效率和能力,不断推动幼儿园管理与时代接轨。
四、创设有意义的物质环境
《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度过快乐而有意义的童年。
(一)环境具有教育意义
物质环境对幼儿进行着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我们在创设的时候不仅要求整洁、美观,更重要的还要满足幼儿发展的需要,服务于幼儿发展的过程。如:厕所门口可以张贴排队的图文画报、在盥洗池旁张贴洗手步骤、水杯柜旁可做提醒幼儿喝水的文化等。教师还应将我们课程中的内容穿插在环境创设中,让孩子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
(二)空间布置使用合理
我们在布置布置环境是考虑动态空间和静态空间的合理有效分配,做到整体布局合理规整。如在设置区域时,美工区、阅读区等相对静的区域可邻近设置,表演区和娃娃相对热闹的区域家可邻近设置,避免相互影响。
(三)孩子参与环境创设
环境设置可不是教师的专利,我们要鼓励孩子共同参与到环境创设的活动中来,这样更有利于孩子的学习和探究,更有利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如:秋天到了,我们可以与孩子一起到户外捡落叶来布置教室环境;国庆节到了,主题墙上可张贴孩子绘画作品“五星红旗”。
五、建立良好的班级常规
所谓常规,即人们常说的“行为习惯”或“规则”。俗话说得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若班级不能建立良好的常规,就会影响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抓好班级常规是班级管理的重要内容。孩子年龄小、自制力差,他们刚离开家到幼儿园,对行为准则什么都不懂,我们要不断强化和示范,培养幼儿良好的常规。如:每天早上来主动给孩子打招呼,慢慢地孩子养成了向别问好的好习惯;上课回答问题举手,别人回答问题时要仔细倾听,不能随便打断别人的谈话;儿歌“学好样”,使幼儿懂得坐着要学大白鹅,挺起胸膛真神气,以儿歌的内容激励孩子建立良好的坐姿;搬椅子的时候要轻轻的,别把椅子“弄疼”了。通过一次次的练习,孩子们就逐渐习惯了这种规则,自然而然在班级内就形成了良好的秩序。
六、家长学校
成立家长学校,定期举办育儿讲座,可以是保健卫生知识、可以是行为习惯培养、可以是问题行为研究,家长在学习中不断调整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方法,用科学的方式教育孩子。幼儿教育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不仅仅是老师的事,家长的教育观念也很重要,我们要时时刻刻保持家园的一致性教育,携手共同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漫长的教育过程中,幼儿教育就是启蒙,它对幼儿自身的发展有着非常巨大的影响,因此幼儿园班级管理十分重要,不容忽视。幼儿老师在幼儿园班级管理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一定要注重总结经验与方法,不断改进和创新,积极推动幼儿园班级管理工作的稳步、健康发展。幼儿园班级管理工作是一项极富创造性的育人工程,需要班主任在加强班级管理工作的基础上,不断更新班级管理理念,创新管理举措,最终实现高质量的班级管理。
参考文献:
[1]王文丽.幼儿园班级管理工作策略[J].考试周刊,2020(47):167-168.
[2]向喜莲.幼儿园班级管理问题与处理方法探究[J].考试周刊,2020(59):163-164.
[3]殷凯玲.幼儿园班级管理中的信息化手段应用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0(41):165-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