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微课在“生本课堂”教学模式中的运用

发表时间:2021/1/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0月第29期   作者: 张翔
[导读] 自2011年以来,攀枝花市全域推进课改,我校“生本课堂”教学模式应运而生,经过近10年的探索、实践、总结、提炼,“生本课堂”教学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张翔
        四川省攀枝花市第九小学校     617023
        【摘要】自2011年以来,攀枝花市全域推进课改,我校“生本课堂”教学模式应运而生,经过近10年的探索、实践、总结、提炼,“生本课堂”教学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与此同时,新的问题又接宠而至----一是现推行的学科模式改革存在深化的困难;二是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效率低下。由于本人是小学数学教师,故思考如果能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加入具有学科特色且受学生欢迎的要素---微课,也许能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及学科模式的推进与深化产生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生本课堂   小学数学微课   学科模式   运用
        一、我校“生本课堂”的基本定义及推进情况
        (一)我校“生本课堂”的基本定义
        我校生本课堂的基本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和全面依靠学生;原则是自学在前,讲授在后;尝试在前,指导在后;独立在前,合作在后;过程在前,结论在后;训练在前,评价在后。
        (二)我校“生本课堂”推进的基本情况
        自2011年开始,结合学校、学生实际,我校“生本课堂”教学模式方案落地,学校提出了“三课型五环节”的课堂教学操作流程,即:新授课、复习课、讲评课三种课型,每种课型五个环节(如新授课的五个环节为:一学(明确目标、自主探究)----二研(小组互动交流、合作研讨)----三展(多维互动、生成提升)----四引(教师引领、拓展延伸)---- 五评(回顾、反馈、评价));经过近十年的推行已基本成型,参加了东区组织的五届课堂教学改革大会,形成了导学案库、每个学科的推广、研发模式等课改成果。现正按照教体局的相关要求,逐步深入探索具有学科特色的个人模式。
        二、我校“生本课堂”下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及学生现状
        小学数学学科在学校“生本课堂”教学模式的引领下,严格按照“三课型,五环节”实施,尤其是对“生本课堂”下小学讲评课的探索更加深入。课前的五分钟计算,每学期两次的“计算小能手”比赛,教师普遍使用学科课型模式上课已成为我校小学数学的学科特色。但学生的学习方面却不尽人意,由于学校地处城乡结合部,学生70%以上属务工子女,家长文化水平不高,无力督促和辅导孩子,教师布置的课前预习几乎为零,课堂上被动学习,甚至有的孩子连家庭作业都无法及时完成。我思考,如果能在小学数学课前预习、课堂上、课后加入一些学生喜欢的元素,激发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同时改变教师教的方式,那么我校的这个瓶颈问题可能就会得到解决。
        三、将小学数学微课引入“生本课堂”的尝试及反思
        (一)小学数学微课的学习与我校“生本课堂”教学模式理念不谋而合
        我校生本课堂的基本理念就是以学生为主,自主学习在先,合作讨论在后。微课的学习有利于学生养成主人翁的意识,主动学习,主动探究,主动寻找答案,改变传统教学被动接受的现状。

老师制作微课,通过语言、视频的形式给学生指导,学生能够通过这些指导自己去探究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体,而老师则起到一个监督帮助的作用。这与我校生本课堂的教学理念不谋而合。
        (二)、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的情况及效果
        1、小学数学微课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变得直观
        数学本来就是抽象的学科,抽象的知识使用传统的教学形式去教学,学生们很难理解。而微课是以视频形式为主的,视频中可以利用图像,声音和教师的讲解来帮助学生理解这些知识点。比如:执教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时,学生不容易理解,如果制作一个简短的微课视频,让学生先看角的两边先张开、再合上的动画视频,感悟角的变化;再让学生看角两边延长、缩短,直观看见角的大小不变,学生一定记忆深刻。再如一年级的:5与4比大小,只有抽象的数字时,学生不易理解,若换成一堆五个的苹果与一堆四个的苹果作比较,学生从视觉上直观的看见多出一个,所以五比四大。这样生活化的语言和场景,可以让学生快速的理解。
        2、小学数学微课可以将零散的知识进行归纳
        数学注重知识点的对比与串联,形成知识树,学生才不容易忘记。在使用时,大脑中有记忆,才能得心应手。比如六年级下期复习时,简便计算由于知识点多,数字多、符号多,学生往往记起了这里,忘记了那里,尤其是变式练习几乎无从下手,我就将简便计算的解题步骤进行了梳理,告诉学生变式练习万变不离其宗,只要一看符号,二看数字,且结合所学运算定律思考,自会找到答案。经过实践,我将所说的话及运算定律制成微课,并配上声音、例题,做题前播放一遍,大大的提高了解题正确率。
        3、小学数学微课可以突破知识难点,有的放矢
        数学概念、定理课中,有的知识点非常抽象且难以理解,学生如果通过教师的讲授获得知识,一是理解起来非常困难,二是学生听起来没有兴趣。微课就能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如二年级上学期《认识时间》,为了让学生得到1小时=60分钟的结论,我要求学生认真看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出钟面有12个大格、60个小格,再算出分针走一圈是60分钟,最后要求学生动手拨指针,让分针转一圈,观察时针的变化。通过微课的层层引导,学生在观察、动手和思考中初步理解掌握了相关的知识点。这样比教师讲解达到的效果更好。
        四、微课在“生本课堂”教学中使用的几点建议
        1、明确微课在教学中的地位。微课是帮助教师完成解惑的过程,而不是进行直接授业,微课只是教师教学的手段之一。
        2、对于微课的使用,什么知识可以用微课辅助教学,什么知识不可以,教师要进行灵活取舍。如在数学推理课中,必须要学生动手操作积累感性认识的,决不能通过微课让学生一看了之。
        3、微课在助推学校模式或学科模式改革的过程中,教师要在课前做足功夫,结合学校实际,研究出每种课型下微课应用的切入点,做到有的放矢。
        微课融入小学数学“生本课堂”,尤其是在学科模式下,教师一定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把微课这一学生喜欢的教学手段恰如其分的运用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充分调动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让其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参考文献:
        [1]张艳.微课资源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信息技术与教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