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蓉
江苏省江阴市敔山湾实验学校 214422
摘要:当今社会越来越重视人的综合能力,综合素质的高低在社会竞争中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然而,在传统的单一教学模式下,学校更注重学生的文化课程,而不注重其综合素质的提升。教育应当从小抓起,对于小学生,他们的心思细腻而敏感,在其成长的关键时期,学校更应当关心其心理健康,并对其进行心理辅导,而不应只关注其学习成绩。在小学教育中,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关注的较少,学校也缺乏重视,仅仅对其进行德育上的教导是远远不够的,不利于其综合发展。因此,应加强学生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培养,并将两者相整合,教导学生从小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成为一个多方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
关键词:小学;德育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整合
引言
目前,素质教育得到了全面普及,我国学校和家庭也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教育越来越重视,很多小学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但由于开展的时间比较短,还存在一些不足。基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需求,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需求,我们须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新时代背景下,如何将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进行整合成为了小学教学工作者需要思考的主要问题。下面将针对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策略进行探究和分析,以期找到有效的办法引导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成长。
1小学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整合现状分析
1.1重视程度低,地区差异大
我国的教育事业发展与经济水平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经济水平成为决定教育水平的直接因素。在经济发达的地区,即使部分教师通过培训考取心理教育C证、教育设施比较完备,也只有少部分学校开设心理教育课程;而在一些偏远、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展和实施就更遥远了。由于大多数学校更加重视应试教育质量和学科教育的开展,对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展也只是停留在表面形式,这严重阻碍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力度。另外,有部分家长和教师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只是无关紧要的课程。由此看出,我国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展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更加无法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进德育中去。
1.2缺少正式的教育场合与时机
心理健康教育并不是在短时间内就能够获得成果的,所以,进行德育教育要具备特定的场合或是时机。但在常规的教育过程当中,繁重的教育任务已经占据了大部分的时间,德育教育势必也就丧失许多良好的机会。
2小学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整合措施
如何让心理健康教育获得更好的效果,就需要教师在教育的过程中选取某一时机进行大面积的辐射,并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产生较为长久的影响。所以选择重要的节庆日举行活动是一个很好的选择。面对不同的群体,就要选择不同的形式和内容,尤其是小学教育,要分为中高年级和低年级,以此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让学生在活动的过程当中能够有所收获。
2.1家校联动常沟通
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父母的教育是第一位的,家庭是学校之外另一个重要的学习场所,家庭环境的熏陶对其成长影响重大。因此,学生的道德培养及其心理健康辅导离不开学校和家长的相互配合。比如,教师可以定期组织亲子活动,开展一系列父母跟孩子之间互动的小游戏,增加父母跟孩子的交流沟通,让父母更全面地了解孩子,及时了解其在成长中遇到的烦恼,并给以其正确的引导。同时教师应该与家长经常性的进行沟通,全面了解每个学生,这有利于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展开,为其引导正确的方向,使其在成长道路上不误入歧途。
2.2 融入教学常活动
德育教学中包含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心理教育从本质看是德育教学的延伸,两者之间存在显著的联系性。教师可以从两者的联系性角度出发,展开教学活动,将两者进行有效融合。例如,德育工作展开过程中,学校常常利用广播对德育知识进行宣传。教学活动中可以将德育宣传手段与心理咨询手段进行融合,创立一个心理咨询广播节目。首先,在节目中宣传相关心理知识;然后,进入在线咨询环节,学生可以通过匿名电话方式咨询相关的心理健康问题。另外,健康的心理和优秀的品质是在后天反复实践中形成和培养出来的,都需要经过“知”“情”“意”“行”四个环节培养形成,实践活动的展开,体现了这四个环节,通过实践过程中的不断尝试、练习、实践,能够达到内化认知的作用,促进知识、思想、品质从量到质的发展。德育教学与心理健康教学过程中,可以开展多种多样的实践教学活动,将两者进行融合,如社团活动、名家讲坛、户外活动等。如,教师展开户外拉练活动。在野外拉练活动过程中,教师将学生进行分组,让学生小组互帮互组完成拉练任务。分组合作过程中,可以促进学生学会交往、合作、互助,在团队中体会到团结的力量,形成集体观念、培养集体精神,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
2.3丰富形式增氛围
小学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的过程中,通过丰富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可以创新德育教育体系,提升学生的综合参与程度。但在教育实践中,小学生的德育工作展开并不顺利,由于局限于各种客观和主观条件,导致许多小学生不能有效参与到学校的德育活动中,缺少参与的积极性,无法顺利实现学校教育目标,这样的德育工作是低效的、失败的,这严重影响着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所以,班主任教师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建立科学有效的德育工作体系,采用多元的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和方法,丰富教育资源素材,从生活实际出发,以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对心理健康和德育知识的兴趣,活跃学习氛围,增强学生的参与动力,让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工作更加卓有成效。
结束语
总之,学校在开展德育教学时,也应关注学生的心理问题,并在实践中将两者相结合。此外,还可以采用新的教育教学方式、关注学生的日常生活、与家长相互配合来实现两者的整合。这两门学科的有效整合,并采取科学的指导方法,能够为学生创造出健康的成长环境,实现其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振念.关于中小学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5.
[2]祖苹.关于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工作整合的几点思考[J].中华少年,2016.
[3]满毅.刍议中小学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效融合的作用及方式[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