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心理健康问题有效干预策略初探

发表时间:2021/1/15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10月29期   作者:陈怡伦
[导读] 初中生由于环境和意识等的限制,对自己的心理认知并不是很清晰。
        陈怡伦
        浙江省乐清市柳市镇第五中学  325605
        摘要:初中生由于环境和意识等的限制,对自己的心理认知并不是很清晰。教师要担负起指点学生心理的重任,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情况,综合学生的问题去帮助学生,让学生科学地对待心理问题,积极寻求有效的办法去解决心理问题,而不是一味地逃避,消极对抗。
        关键词:初中生;?心理健康问题;?方法;
         1.青春期初中学生问题心理的具体表现
        (1)初中生的自闭心理
        时光荏苒,伴随着年龄的增长,初中学生的心理发生剧烈的变化,尤其表现在青春期的心理与生理上的渐渐成熟,有些青少年不喜欢和自己的哥哥、姐姐、父母、教师、朋友等进行心与心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心理上的疑惑与矛盾得不到正确的解决,长此以往,就会使他们的心理趋于封锁的状态,作为初中的教师,我们一定要特别关注他们这一微妙的变化,并加以适当的引导。
        (2)情绪跌宕起伏,飘忽不定
        青春期由于生理上的变化突出,这就导致了学生的心理发生了极其微妙的变化,具体表现在,他们会对身边所发生的事格外敏感,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个微笑、甚至一句不经意的话都能让他们的情绪喜不自禁、慷慨激昂,可令人费解的是他们内心里的活动是不会轻易表露出来的,或愤怒、或愉悦、或消极,有时他们非常迫切地想与人分享内心的想法与秘密,一旦遇到最亲的人又沉默无语,这种复杂的心理如果得不到适当的排解,就会表现出极度的恐慌与忧郁。
        (3)早恋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全面的提升,由于青少年们过度的吃一些早熟的食品或者含有过多激素的食物,这就间接地促使孩子们的身体发育非常地快,出现了第二性特征,生理成熟的周期提前。这种突出其来的变化与他们幼稚的心理出现了极度的反差。再加上他们认识能力与自制能力的薄弱,一些不宜的社会网络视频、电视的广为流传,造成了初中生心理上的悸动,他们错误的认为早恋是一种Fashion,也是一种Tidalcurrent;除此之外,由于部分家庭离异,导致青少年们精神上无所依脱,他们采用早恋的方式来加以释怀,来寻求心灵上的安慰,这就为早恋的形成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2.初中生心理健康问题有效干预策略
        (1)鼓励学生行动
        教师要想解决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就要综合学生的心理问题实际情况,提出不同解决方法,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教师可以围绕学生的焦虑心理,对学生进行情绪上的指导,让学生理解焦虑情绪产生的原因,按照原因的不同来开展不同的心理训练,鼓励学生行动起来,学会利用自己的力量战胜焦虑。
        (2)缓解学生学习压力
        教师要想解决学生的厌学心理健康问题,就要综合学生的学习表现,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法,围绕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出现的问题,科学指导学习,让学生发现学习的乐趣,找到知识的意义。教师可以借助多样教学方法来满足学生的需要,增加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减轻学生的压力。


        (3)增强学生成长信心
        教师要想解决学生发展方面的心理健康问题,就要学会尊重学生,鼓励学生,让学生知道自己的优势,承认学生的差异性,学会遵循学生的成长规律教育学生。教师可以在指引学生的过程中,加入挫折教育,提高学生抵抗挫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成长信心。
        (4)社会教育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
        社会为学生心理健康成长提供了一个大的舞台,良好的社会环境、社会氛围有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成长。所以,学校可以适当的与当地的社区、村委会、派出所等共同联合,共同探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比如,我们可以利用课余时间,让派出所民警或妇联为学生做演讲、报告等等,从而全面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
        (5)学校教育为学生心理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保障
        作为教育的核心机构学校要全面关注学生心理方面的认知,不能过度的追求知识的传授,片面的强调升学率的高低,而忽略了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要把它真正地划入到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框架结构里,绝不要只做一些表面上的东西。学校可以依据每位学生的具体情况建立心理健康档案,每年、每学期都要制订或更新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计划和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并派专人负责心理上的咨询业务,采用各种各样的方式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比如,实话实说专栏、我的内心故事、我想对你说等等信箱,也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专用的心理咨询E-mail,长此以往,就会极大的优化师生之间的关系,有助于青少年们心理的健康成长。
        (6)家庭教育为学生心理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保障
        一个好的家庭教育有助于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长,家庭教育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青少年学习成绩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个人能力的培养。由于家庭教育的独特地位与影响,在青少年一生的成长当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可是目前,有些家庭由于对孩子的期望过高,望子成龙心切,经常为孩子额外开设一些辅导班、特长班,积极鼓励孩子不断学习,这种学习至上,成绩至上的观点,间接的导致了青少年丧失了一些重要的生存技能。父母为了不影响孩子学习,经常代替他们做一些家务劳动。比如,洗衣服、洗袜子、叠被等等。这种包办,这种溺爱,导致了许多孩子自我能力很差,缺乏责任感,缺乏感恩。作为父母,如果想让孩子们健康成长,我们应该积极为孩子们营造一个非常适宜的人文环境。比如,文化熏陶、文明语言、规律的生活习惯等等,这些都会在无意间一点一滴地渗透到孩子们的思想里,起到了积极的教育作用。
        3.结语
        总而言之,初中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是我们当前教育面临的一个新的挑战、新的目标。作为初中的教师,我们要全面关注每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在实际的课堂教育教学中,我们不能只是形式主义,做表面上的文章,而要设身处地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真正地为他们解决心理上存在的困惑,只有这样,才能很好的推进素质教育和提升青少年们自身的综合能力。所以,作为初中的教师,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这项工作,并把它作为一项长期的工作任务。
        参考文献
        [1]王秀华.浅谈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误区及对策[J].名师在线,2019(27):77-78
        [2]王平平.浅谈初中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分析[J].才智,2019(08):85
        [3]王翠.初中德育教育的探讨[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8年“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8:134
        [4]薛小平.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强化策略[J].名师在线,2018(29):54-5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