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本化管理理念促进小学班级管理成效

发表时间:2021/1/15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10月29期   作者:李海燕
[导读] 以学生为主体的班级管理制度,是相对民主的管理制度。在实行的时候,也可以更好的促进班级之中的进一步管理。
        李海燕
        广西百色隆林各族自治县者浪乡者烟小学    533411
        摘要:以学生为主体的班级管理制度,是相对民主的管理制度。在实行的时候,也可以更好的促进班级之中的进一步管理。以学生为主的班级体系。在班主任进行管理的时候,特别是小学阶段的班级管理都需要以民主的管理制度为主,特别是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还需要一定的形成。以人本化的教学理念也可以更好的促进小学班级管理。新课标之下,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做出了具体要求,需要教师建设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班级管理理念也亦如此。
        关键词:以人本化;管理理念;小学班级?
        引言:对于班主任来说,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能够更好的了解学生思维, 多同时促进班主任以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在多方面中体会学生思维,才能够更好的促进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以达到更好的班级管理效果。在班主任进行管理的时候,也可以采取新式的班级管理办法。让学生为主体,来进行管理。以学生自己的理念来进行班级管理制度的施行。使教师成为班级管理的主导者以及参与者,让学生成为主体。
        一、以人本化理念对于管理成效的影响
        班主任老师需要以学生为主体进行管理,和谐团结的班级管理制度,可以更好的促进学生对于班集体的参与性。以学生角度出发,可以跟好的了解学生思维。在小学阶段管理班级,需要以和谐团结为核心,如何达到团结核心就需要以学生思维考虑问题。以学生思维为核心,以学生为主体可以更好的达到民主的管理程度。在民主的管理方式中,更能够获得学生的思维,可以更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学生想法也更有利于班级管理的推进。对于班主任老师来说,需要更加耐心,有长期管理的耐心以及恒心,才能更好的建设以人本化的管理理念。
        二、以人本化理念如何促进管理成效
        (一) 坚持以学生为主体
        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可以更好的实现班级的和谐管理。班主任老师在进行管理的时候,可以进行民主的选举活动,以学生思维进行管理。只有更好的促进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更好的进行以人本化的理念。
        在班级管理的时候,教师需要以学生思维考虑问题。假若学生捣乱课堂纪律该怎么办,如何应对学生的突发状况等。这些都是低年级学生可能会发生的情况,针对以上情况,教师需要以相应的耐心,以及换位思考来进行考量。班主任老师可以这样做。首先,需要和学生进行沟通,不当面指出问题,不严厉批评。在沟通的过程中,可以询问学生,你认为你的吵闹在课堂上适宜吗?引出思考,让学生自己考虑,自己的行为没有对错,但是却不合时宜。

在学生“犯错”的时候,教师不是进行批评而是进行适当的夸奖,让学生在善意的夸奖中树立自信心。同时,让学生知道自己的行为是不合时宜的,能够加以改正。假若教师狠狠批评了学生,会导致学生失去自信心,在课堂上也丧失积极性。
        (二) 开展理念交流活动
        对于以人本化的教学理念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及时了解学生思维,能够及时应对学生思维进行管理改进发展。
        在班级管理的事情中,无论大小教师都需要平等的对待,坚持以学生的思维处理问题。对于小学阶段学生来说,课业压力相对较少,多为学生之间的相处,学生在校园里的相处等。在各个方面的相处中,如何构建团结的班级关系,就需要教师及时的了解每位学生之间的相处关系,同时也需要及时了解矛盾以及冲突。为了避免矛盾和冲突,需要教师及时进行排解改善。通过交流,班主任在进行管理的时候,可以更好的促进学生对于管理的建议。班主任老师可以进行更好的了解。在进行交流讨论的时候,也可以进行更好的实现。假若学生之间发生了冲突和摩擦,在教室的排解以及交流中也可以很好的进行缓解。
        (三) 制定相关措施
        对于学生来说,具体的班级管理制度是一种警示。同时班主任老师进行具体的活动指定的时候,也可以更好的促进制度的开展。让学生参与在管理中,提升学生的积极性,以更好的方式来提升学生对于班级管理的理解。教师在进行管理的时候,可以是进行周期性的管理。开展交流活动可以是一周一次的与教师交流的机会,在每周也可以开展同学交流活动。排解平时的小误会小摩擦。在进一步提高学生对于班级管理的具体管理的理念的具体的践行。也是以人本化理念的具体践行。民主的班级管理制度,可以更好的促进学生在管理事宜的时候进行更好的促进。在决定大事的时候,可以采取投票制度。让学生自己选举管理的同学,也可以在学生投票的过程中,发挥各个有特长同学的各个方面都具体作用。
        结束语:
        想要更好的促进以人本化的管理理念,可以更好的实现学生对于班级管理的了解性。不同的制度,可以更好的实现学生对于班级管理制度的参与性以及积极性。从而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勇敢性,在交流中摩擦中,也可以更好的实现学生对于班级管理进程的具体参与度。以更好的更为和谐的班级管理的建设,可以更好的实现班级管理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哲惠. 以人本化管理理念促进小学班级管理成效[J]. 教育, 2016, 000(004):P.117-117.
        [2]高晓锋. 以人本化管理理念促进小学班级管理成效[J]. 祖国, 2017(6):214-214.
        [3]郭瑞, 张海霞. 小学班级管理中人本理念应用探讨[J]. 中国校外教育, 2018, 000(003):5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