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太原供电公司 山西太原 030012
摘要:近年来为了确保安全用电,电力企业逐渐加大了对用电检查工作的重视程度,同时为了确保安全,电力企业进行了严格的风险管理,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本文对安全风险评价与用电检查的有机结合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用电检查;安全风险;指标评价;精细化
引言
用电检查工作是供电企业日常工作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电力企业最基本的业务。随着电力企业的电力客户安全用电宣传工作的展开,客户越来越重视、安全用电检查业务日渐增多,原有的安全用电管理上已不能满足全局业务需求;其次,随着应用地深入,用电检查人员除了需要关注供用电设备的运行情况,还需要有意识的帮助客户完善供用电应急预案,加强安全隐患整改的监控力度,确保供电安全。
1 用电检查工作面临的问题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用电客户的数量大大增加,面对庞大的客户数量,想要在人力、物力有限的情况下针对所有电力客户展大规模且周期较短的用电检查工作显然是不现实的。与此同时对客户的管理,特别是高危客户及重要客户,多采用手工作业、手工统计方式进行,工作效率低,工作量繁重。在进行用电检查工作时,用电检查人员主要关注供用电设备的运行情况,排查安全隐患整改的监控力度,隐患消除工作是否滞后。另外在用电检查过程中发现,客户的用电安全预防意识普遍比较薄弱,对于用电安全的应对措施也不够了解,不仅无法及时发现用电安全隐患,在面对突发安全事故时也不能进行有效应对,如缺乏保安电源、双电源缺少独立电源等问题十分普遍,一旦在用电过程中出现纰漏,不仅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甚至还有可能导致人员伤亡或环境破坏。因此为了确保供电安全,电力企业除了安排定期的大规模用电检查外,电力企业还可选择实行专项检查的工作模式,对区域内客户用电情况进行全面了解,并在此基础上对客户进行分类,确定重要客户,从而根据实际情况对重要客户或特定类别的客户展开专项检查。
2 用电检查安全风险指标评价
2.1用电检查风险评估体系建立
影响供电企业用电检查风险评估的指标因素很多,它们从不同侧面、不同程度和不同层次上反映了供电企业用电检查风险评估的好坏。但供电企业用电检查风险评估不可能涵盖所有的数据,因此,如何选取能全面、有效地反映供电企业用电检查的指标信息量,建立科学、客观的评估指标体系,是建立正确、合理的状态评估模型的前提,也是进行供电企业用电检查风险评估的先决条件。为了使评估指标能全面、真实地反映供电企业用电检查风险,指标选取应遵循科学性、可行性、全面性等原则。根据以上指标体系建立原则,本文主要从反映供电企业用电检查风险的安全和法律两个角度分析用电检查的风险指标。
由于日常用电检查工作经常与带电设备打交道,因此存在很大的安全风险。如:现场监护缺失或不到位;误碰带电设备;误入运行设备区域触电、客户生产危险区域;计量箱未有效接地、设备漏电;打开计量箱前未验电;查看带电设备时,安全措施不到位,发生误碰带电设备造成人身伤亡;不查看周围情况匆忙工作,碰伤、扎伤、摔伤等意外,对用电检查人员的人身安全带来风险;在查处窃电、违约用电过程中可能发生违法客户暴力抗检,对用电检查人员带来人身伤害的风险。
用电检查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法律风险,如:用电检查主体的法律风险:用电检查人员不具备用电检查资格;未按期开展用电检查工作的法律风险:因用电检查不及时,导致对违约用电、窃电等查处不力给企业带来经济损失等;用电检查人员超范围检查的法律风险:用电检查人员逾越范围检查,可能引起法律纠纷或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用电检查中停电行为的法律风险:用电检查人员发现客户有违章用电或窃电现象,未经签字认可当场终止供电;处理用电检查结果的法律风险:对于检查出用电受电设施存在安全隐患的,代替用户进行电工作业,引起人员伤害和设备损坏等承担的法律责任;用电检查文书填写不规范的法律风险:填写用电检查文书时,用于不规范、准确;用电检查文书送达签收的法律风险:用电检查文书由被检查客户无资格的人员签收,或加盖的公章与被检查客户名称不一致。
综上所述,本文建立的供电企业用电检查风险评估指标体系该体系有助于供电企业提供优质的用电检查,更好地为用户服务,确保供、用电安全。
2.2 评价的一般步骤
通常,电网运行安全风险评价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2.2.1 确定评价对象与主体
明确大客户用电检查主体:包含高压开关、高压电缆、避雷器、高低压柜、变压器、计量柜与配电房等,分析评价主体的自身需求及评价对象内在特点,提高用电检查安全风险评价的准确性。
2.2.2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依据大客户在电网内的变压器、电缆和设备资产损失风险评价结果及电网运行严重度风险、电网运行概率风险、电网运行损失风险分析电网综合风险水平。因此,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不仅要能评价电网整体运行风险,还要能够反映出电网在运行过程中的薄弱环节。
2.2.3 建立数学模型计算评价指标
根据大客户用电特点,其评价指标包括:电压越限风险、变压器过载风险、失负荷风险、电压崩溃风险、暂态失稳风险指标及运行综合风险,我们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其进行建模,首先对以上指标构建层次关系,然后用 3 标度层次分析法判断各因素的相对重要程度并构建一致判断矩阵,并在该矩阵的基础上,计算出与一致判断矩阵相对应的最大特征值及相应的特征向量(权重),经归一化处理后,并对各权重进行排序,以此确立各评价指标的优先级。
2.2.4 确定综合风险值
综合风险值是对电压越限风险、变压器过载风险、失负荷风险、电压崩溃风险、暂态失稳风险指标的加权求和过程。
2.3 指标打分规则
指标打分范围为 100 分制,0 分代表全部指标合格,100 分代表检查指标视为紧急。模型设计原则,不合格指标越多,得分越高。鉴于紧急指标、重要指标、一般指标的危害性程度有所差异。模型中设置了基分数项。紧急基分数为 60 分,即存在紧急指标不合格,立即判定当次检查不合格,以 60 分为基分数线累增;重大基分数为 30 分,即存在重大指标不合格,以30 分为基分数线累增,视为存在隐患电力客户。
3 用电检查指标评价的精细化管理
对用电检查进行安全风险指标评价非常重要,其作用甚至可以说不亚于风险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毕竟所有的风险管理工作都是围绕电力企业的发展目标进行的,是否能够达到预期的目标需要通过相应的评价来确定,明确的目标有助于风险管理工作的顺畅进行,这也是确定风险管理工作有效性的必要手段,同时也是精细化管理的方向。电力企业用电检查过程中的安全风险管理需要管理机制的指导,只有建立安全风险管理机制,才能为用电检查过程中的风险管理提供更好的机制保障和机制指导。只有通过评价,不断改进风险管理工作,细化风险管理,才能为建立风险管理机制提供很好的参考。风险管理机制的建立也可以为风险管理体系的完善提供帮助,借助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电力公司生产过程中的风险管理就有了体系化的保障,风险管理工作自然也就更加便利,也自然能够体现出更好的工作效率。
在目前人力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如何做好日益繁重的用电检查工作,是一项具有挑战性且紧迫的工作,为了更好的服务企业,保证安全用电,必须对所做的检查工作进行紧急重要程度进行分级处理,因此我们必须结合用电检查安全风险指标评价,结合检查计划,在对客户的用电情况进行评价的基础上进行用电检查方案制定,从而保证电检工作的顺利进行。
4 结束语
本文对用电检查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用电检查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对用电检查过程中不同对象的各种风险因素进行分析,从整体性、实用性、可操作性出发,全面而准确地评价电网运行安全风险,并与用电检查全面结合,提高用电检查效率,确保企业安全用电。
参考文献
[1]江义彬, 孙忠东.优质服务理念指导下的用电检查工作思考[J].低碳世界,2017(03).
[2]蒋燕翔.浅析如何加强用电检查的精细化管理[J].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5(06):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