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锡林郭勒电业局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锡林浩特 026000
摘要:在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电力行业有着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为了提升电力行业的竞争力,应当促使电力配电网始终处于安全的运行状态中。配电网系统在电力系统运行中占据着关键的地位,相关管理人员应落实采用现代化、专业化的检修手段来加强对电力配电网运行安全问题的处理,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个性化需求,实现社会经济向高效稳定的方向发展。因此,围绕电力配电网运行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及防范措施进行分析,通过详细了解实现电力配电网处于安全运行状态的价值以及当前电力配电网运行中存在的各种薄弱环节,提出促进电力配电网安全运行的可行性对策。
关键词:电力配电网;安全问题;防范措施;对策分析
引言
在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电能是十分重要的能源,电能供应质量以及稳定性至关重要。在对电力配电网运行中的安全问题进行防范的过程中,有利于整合资源,加快配电网的快速运转,提高效能。电力配电的整个过程是十分不稳定的,同时也受环境影响,这对于人们进行安全保障提出了更多的要求,需要专业人士进行不断的分析和探究,为之付出努力,保证我国电力输送的准确和高效。
一、配电网安全运行的重要性
①实现配电网安全运行将会达到理想的施工目标,在工程进度内完成各项工作,确保配网工程的品质大幅度提升。②促进电力配电网处于安全运行状态会使电网运行经济效益提升,这就要求在实际配电运行中管理人员要具备一种现代化工作理念,发挥出各种现代技术以及设备的利用优势,注重安全防范,体现出各种设备的应用效果,落实电网始终处于安全运行状态,达到理想配电工作经济效益的目的。③加强配电网安全防控,能够有效提升电网运行经济效益。在配网运行过程中,需要采用很多先进的设备和工艺,通过加强安全防范,能够保障设备使用效果,保障电网安全运行,提升配网作业的经济利益。
二、电力配电网在运行中存在的安全问题
经过大量的文献调查与实际探究,可总结出目前电力配电网电力运行时的安全问题主要出现在运行模式和机制、电力配电网络结构、日常管理与维护三个方面。
首先,我国目前在电力配电模式和体制方面,以集约化的管理模式为主要管理模式,该管理模式对于我国农村等地区的配电方面具有着十分明显的优势和管理效益,基本符合人们对于电网的实际需求,但是其缺点也较为显著,该管理模式较为复杂,管理业务较多,在日常生活中,管理人员很难对每一项管理业务进行及时的应对,这是一项潜在隐患,突发性的问题往往会带来更加严重的安全危害。
其次,在我国目前所使用的配电网络框架结构方面,仍然存在许多不合理的情况。这里举一个具体案例供读者参考: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阿巴嘎旗面积达2.7万平方公里,该地区南北长约260公里,以中线划分为南北两个配电供电区域。其中北部供电面积达1.6万平方公里,由4个变电站引出17条10kV线路共计1153公里,单条线路最长达148公里,且支线复杂达24条之多,单条线路的过长决定了该地区的电网结构极其薄弱,对抗安全风险的能力也相应下降,尤其是面对外力破坏及自然灾害时,过长的线路更显得无能为力。该地区17条10kV线路多成放射型独立运行,仅构成3对联络线路,这种无法联络的网架结构也使得线路一旦出现故障后,只能等待维修,如带矿井、边防哨所、工厂、重要通讯设备、卫生院、雷达站等重要负荷的线路,一旦故障影响的就是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国防安全。
最后,电力配电网运行中存在的安全问题还主要体现在日常的管理维修方面,人们往往过分注重电网的搭建过程,却忽略了日后维修和管理的重要性,如果相关人员缺乏重视,在进行安全检测的过程中不能够保持细致和谨慎,那么将会产生许多安全隐患,一旦出现安全问题,对人们的生活将产生无法逆转的影响。延续上面的案例继续讨论:该地区北部1.6万平方公里辖区(约占中国陆地面积六百分之一),运行1153公里线路,全部由1个供电所9个员工负责,除去供电所长,每个员工平均负责144公里线路的运行维护。若严格依据电力部门的运行维护要求进行春秋季度安全大检查、夜间巡视、节前巡视、特殊巡视、月度巡视等,那么该地区线路肯定因人员车辆设备等原因不能得到充分维护,安全隐患相应增加。
三、在电力配电网运行中可采取的防范措施
1.引进专业性优秀人才
引进专业性技能较强、综合素质较高的人才作为支持来促进电力配电网安全运行。优秀人才是确保电力配电网安全运行的保障,优秀工作人员也是实现各项工作处于正常运行状态的基础。因此,在开展配电网络人才储备工作环节中,应从优秀人才引进以及人才培养两方面落实。作为管理人员和领导要具备良好的人才引进意识,适当提高工作人员招聘的门槛,在学历以及工作经验上严格把关,并确保招聘的工作人员具备相应的工作素质、专业技术,从而为产业更新以及技术创新奠定坚实的基础。
2.定期对设备进行更换以及维护
定期对各种设备进行更换以及维护来实现电力配电网处于安全运行的状态。各种设备和机器在经过长期运行后,难免存在着故障问题,这就要求工作人员定期对各种设备和机器进行维护和更换。完备的设备是确保电力配电网运行的基础,如部分地区开展的配电工程较早,所以设备都较为陈旧,虽然在电力传输中并未发现较大的隐患,但是却有着隐藏的安全问题,各部门要组织一支专业的小组,定期对相关设备进行维护。在维护工作中要求工作人员全面检查,并对超过期限的设备进行记录和向上级报告,确保及时对陈旧以及超过使用期限的设备进行更换,避免存在安全隐患。
3.加强相关系统的管理和维护
首先,在电力配电网运行中进行安全防范时,要密切关注相关系统的管理运行和维护。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电能配送情况、控制情况和相关统筹规划都可以在电脑中实施操作、管理和监控,因此在进行相关系统完善的过程也是对安全问题进行风险防控的过程。主要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进行,第一是要不断研发新技术,引进新的科技力量,满足人们不断增加的电能调动需求,创新是主要的生产力,也是提高工作效率的主要方式。其次是要保证相关人员都能够按照行为准则进行工作,保证工作的规范性、高效性和有效性,尽可能地使每一位工作者,对自身所管理的系统内容充分了解,在发生安全问题时能及时进行应对,并进行有效解决。
结束语
通过上述问题的分析,我们应充分意识到电力配电网运行中注重安全问题的重要性。在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配电网系统建设规模也逐渐扩大,但是在实际运行中会受到各种负面因素的影响,导致存在各种安全问题,所以只有始终关注配电网安全管理工作,开展安全监管,才能创设良好的配电网工作环境,这就要求相关管理人员应当以一种正确的眼光看待当前电力配电网运行中存在的各种薄弱环节,实现后续运行中各系统的管理和维护工作,将引进专业性优秀人才作为支持,以及定期更换和维护各种设备,为促进配电网工作顺利开展以及最大限度地发挥出积极性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杨云森.配电网自动化建设与配网运行管控[J].通讯世界,2019,26(12):264-265.
[2]张星.电力自动化系统技术在配电网运行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9(23):135-136.
[3]杨跃.配电网运行故障原因及预防措施分析[J].通信电源技术,2019,36(11):22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