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茂名化州供电局林尘供电所 广东化州 525100
摘要:与现实需求相比,配网线损监控管理还存在一定的问题,系统功能过于单一,分析能力较差,再加上各配网管理模式上的差异,增加了线损监控的难度。如何做好线损监控和分析,成为当前配网建设和发展的重要议题。线损监控能够降低能源损耗,提升输配电稳定性。只有做好线损监控,才能充分发挥整个电力系统的价值,提高配网的市场竞争力。基于电力计量自动化系统及四分线损分析,探讨电力计量自动化中线损存在的原因,包括变压器容量、配电网布局、计量装置问题等,从而提出线损管理的策略。
关键词:电力计量,自动化,线损管理,应用分析
引言
近年来,电力工程在整个社会经济领域占据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为了更好地发挥电力企业的有效作用,其对大客户负荷管理系统覆盖范围进行扩大,且开展了地区厂站电能的有效遥测。这些计量自动化项目的开展不可避免使得其出现计量自动化孤岛问题。为了有效避免这一情况,提高电能综合应用水平,需要建设一体化计量自动化系统。因此有效利用计量自动化系统可以为开展线损管理工作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依据系统提供的数据开展线损管理工作事半功倍。
1.电力计量自动化系统和四分线损概述
1.1电力计量自动化系统概述
电力计量自动化系统是将计算机、电能计量、电力营销、数字通信等方面的技术整合起来,通过其能够在第一时间完成系统中相关信息的采集工作,并对这些信息展开全面分析。对电力计量自动化系统予以分析可知,其运行的通信载体主要有两个,即专用通信网络、公用移动通信网络,另外,可利用数个计量点来完成测量工作,这样可以使得所获数据更为精准。对电力计量自动化系统予以充分应用,可以使得电网系统管理的自动化程度大幅提升,而且能够确保电网运行更为安全,更加稳定。
1.2四分线损概述
四分线损即是电力系统运行的过程中,从四个方面针对线损展开管理,具体如下:①分压管理,简单来说就是针对不同电压等级导致的线路损耗展开全面分析。在展开管理时,要切实做好电压等级的考核,在此基础上对实际的损耗展开统计、分析;②分区管理,也就是要依据具体的行政单位来完成好供电区域的划分,进而对每个区域中线路产生的实际损耗予以分析,这样就能够对线路损耗的具体情况有清晰的认知,通过计算就能够对不同区域的线损率就可以有准确的了解;③分线管理,也就是要针对不同运行线路展开统计,了解线路损耗的实际情况,重点要对主变设备展开分析;四是分台区管理,具体来说,就是针对每个管辖区域中的公用设备予以分析,了解线路损耗的实际状况。
2.线损的含义及产生原因
电能在电力系统的输送过程中会出现一定的损耗,且损耗发生在电厂到用户电表的各个线路上,这样的电能损耗称为线损。线损存在于整个输电网络,分为技术损耗和管理损耗,可以通过设备参数和实测数据进行计算。如果输配电过程中不能对线损进行有效控制,将会提高其自身的生产成本,不利于配电网长远发展。线损产生的原因较多,且发生在输、变、配各个环节,线路阻抗是导致输电线路电能损耗的主要原因,并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在电介质周围。导致线损的原因主要有终端覆盖不完全、数据采集不完整、电网运行方式改变、双电源设置不规范、线损排查异常等。
3.计量自动化系统在线损管理中的应用
线损管理的目的就是有效降低因管理不力造成的各种线损,使得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大大提升。因此在开展的线损管理中可以通过计算理论线损,找出电网中损耗较大的设备及线路,对这些线损较大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造方法。
通过对电表计量值的计算及分析得到统计线损的数值,可以发现电力企业在管理上还存在哪些不足,从而在管理制度上进行完善,加强对各方面管理,使得管理线损降到最低。首先,配电网线损的难点。对配电网出现的线损进行计算主要方法由四种:最大电流计算法、等值电阻计算法以及回归分析法、均方根电流法等。在应用原理上,这些方法对数据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等效及简化,一般来说会将网络节点的负荷曲线形状及设置的功率因数与首部设置相同,是一种近似的计算方式。这种方式很难完全把握线损的准确率,因此只有在配电网发展进一步成熟,需要的运行数据完备后才能利用相应的计算方式开展线损统计。为了可以更好地将其与其他类型的算法进行很好地比较,在配电网管理系统中线损的计算方法也更为多样,其中包括潮流的计算方法。在各类配电网采用的潮流计算方法中,前推回代法应用最为广泛,它的特点是编程较为简单、速度较快以及收效更好等,这种计算方法尤其是在对辐射状网络结构中较少采用环网方式运行的配电网上应用效果最好,是一种效率较高的计算方式。现今社会各方采用的配电网设备种类是十分繁多的,网络结构也十分复杂,加上变化频繁、电能计算装置安装数量远远不足等,很难获取分支线的数据,尤其是缺少元件的相关数据,导致配电网中的线损计算难度较大,因此计算配电网线损只能是简化算法,计算的局限性较大。其次,计量自动化系统应用。单纯依靠配电网计算线损的方式局限性较大,只能开展简化计算。这种计算方法准确度不高,最后结果必然会对线损分析结构产生相应的影响,导致线损管理的实效性不高。而计量自动化系统拥有远方自控系统,可以很好进行计量点计算,同时存在电力客户的诸多信息,为线损管理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4.电力计量自动化与线损管理
4.1建立模型
对于线损管理工作来说,良好的运用这种电力计量自动化的技术可以有效地帮助其进行管理。首先是可以利用这种技术来帮助建立起一些有关于线路损耗的模型,通过建设这样的模型是可以让相关的工作人员发现其中的问题和开展具体的分析的。在运用电力计量自动化的技术建设起相关的线路损耗模型之后,相关的工作人员可以在这样的一个基础之上来对电力系统进行相关的分析和计量。通过这样的模型,相关的工作人员可以良好的观察和分析到内部实际线路损耗和计量点具体的损耗情况,并且还可以有效的观察到实际地运行状态,以此来更好地进行分析和处理。在建设相关模型之后,工作人员可以观察到内部的实际运行状况,若是在运行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的话那么也是可以直接的观察到,以此来更加有效率地解决问题。
4.2规划设计
在上文就提到了相关的四分管理,而对于线损管理工作中主要的管理方式也就是通过这相应的四分管理,而线损管理工作之中通过这样的四分管理也是可以有效的帮助工作人员对相应的线损情况进行掌控和把握。若是无法有效的根据这种管理方式来进行相应的管理工作的话,那么整体的管理过程就会变得非常困难且效率低下。而利用电力计量自动化的技术就可以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利用这种技术工作人员可以省去这些内容,直接自身生成相应的线损报表。除了这种四分线损报表之外,利用电力计量自动化技术还可以精确的分析到对应日期的线损状况,并且还可以将其进行评测比较。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电力企业的不断发展,其对企业的经济效益也越来越重视。线损就是体现了企业经济效益,因此要做好线损管理工作。而在线损管理中应用计量自动化系统,利用其远方自控系统,可以为线损管理工作提供技术支持,保证线损管理的科学性。
参考文献
[1]陈桂力.电力计量自动化在线损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视界,2018(34):251-253.
[2]万芳.电力自控在低压线损管理中的应用探述[J].清洗世界,2019,35(05):44-45.
[3]关道志.在配网自动化中的线损分析应用[J].广东科技,2009,18(24):143-144.
[4]董明明.电力计量技术的管理及应用对策[J].农村电气化,2018(0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