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湖北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 湖北武汉 430063
摘要:现如今,随着经济的转型发展,电力工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而信息时代的来临也推动着电力工业的转型发展,其中电力档案的信息化建设既是重要一环。但是我国电力档案的信息化建设依旧处于发展阶段,存在着整体建设水平较低、相关人员综合素质有待提高、信息安全保护不足等问题。针对相关问题,电力档案的信息化建设,必须建立完备的信息化建设和管理系统、制定统一的信息化标准、注重相关人才的培养以及完善信息安全防护体系,以推进电力档案信息化整体建设进程。
关键词:电力档案;信息化;问题;对策
前言
随着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出现,我国居民整体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升,尤其是科学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众多电子电器进入到居民生活中,对电力供应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电力工业的发展。在相关的电力工程的建设中,会形成关于整个工程的档案,即电力档案。随着电力工业的和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的电力档案管理方式已经无法满足新的电力工业建设的需要,因此整个电力行业都积极推动电力档案的信息化建设。但是不能盲目乐观的是,现在我国的电力档案的信息化建设依旧处于发展阶段,在很多方面都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1、电力档案信息化建设之问题研究
1.1 电力档案信息化建设整体水平较低
电力档案的信息化建设离不开具体的电力企业,由于我国国土面积广大,不同的地区所属的电力企业和单位也不尽相同,这就导致不同企业之间的电力档案的信息化建设存在较大的差异。在经济和科技较为发达的地区,相关单位可以投入较多的资金和技术,其电力档案的信息化建设基础设施完善,人员配比高,相对来说更加发达。但是在更多的地区,其电力档案的信息化建设整体水平不高,没有完善的基础设施、没有相关的技术人才、没有完整的管理制度等,再加上地方单位不注重电力档案的信息化建设,与其他单位的协调沟通不够,也没有完全遵循国家电力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相关标准,导致各个单位之间的电力档案流通性差,各个单位之间的电力档案处于相对孤立的状态,同一个电力工程的档案可能分为好几个单位共同管理,其检索查阅还要通过相关的纸质手续,严重影响工作效率。 因此从总体上看,电力档案的信息化建设水平差异较大,整体水平偏低,且没有形成整体的对接信息网络,网络化水平较低。
1.2 档案管理人员综合素养有待提高
电力档案的信息化建设离不开相关的技术人才,但是目前的电力档案管理和建设人员,综合素质无法满足信息化建设的需要。在电力档案的信息化建设中,要求相关人员既要具备良好的档案管理能力,同时,要具备良好的计算机互联网知识,但是我国很多电力单位,依旧沿用原本的档案管理人员,同时缺乏足够的信息化培训,使得相关档案管理人员的信息化素养不够,不能发挥相关信息化设备的最大功能,造成信息化建设系统中设备闲置和浪费,无法推进信息化建设的进一步发展。更重要的是,相关的档案管理人员缺乏信息化的思维和意识,将电力档案的信息化建设单纯看作档案的存储媒介从纸质存储变为数字存储,忽略了信息的交换流通功能,更没有利用计算机进行数据分析并辅助决策的意识,以至于电力档案的信息化建设停留在表面,没有深入的发展。
1.3 信息化下安全防护措施依旧缺失
电力档案在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面临的安全问题也在升级。传统的档案管理更多注意纸质档案的完整以及档案的清晰,而信息化建设中,既面临数据损坏丢失的问题,也面临着数据的泄漏和被入侵等更复杂的安全挑战。但是在电力档案的信息化管理当中,对于数据的保存意识不强,没有足够的备份,也没有完善的数据恢复机制。而在对外的防范当中,安全防火墙级别太低,相关的防护系统更新不及时等问题时有出现。再加上相关管理人员安全意识不强,没有严格划分内网和外网的界限,没有严格的访问权限的管理等,致使电力档案的信息数据安全面临着多重威胁。
2、加强电力档案信息化建设之具体对策
2.1 推动信息化档案管理系统的建立
要想实现电力档案的信息化建设,就要重视对于信息化档案管理系统的建立。首先要加大对于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投入,采购更加先进的硬件设备,包括相关的计算机设备、数据扫描存储设备等,完善基础设备的建设。其次,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并完善电力档案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建立专业的档案信息录入系统,建立以数据库为主的信息储存系统,建立以网络平台为主的信息访问系统以及与其他单位进行信息交流的沟通渠道等。其中信息录入系统要注重从某一电力工程的设计建造之初就进行数据的采集和录入,并且要注重和具体电力工程比如智能配电网系统等智能化工程之间的信息对接,对于用户关于电力工程的反馈情况也要有相应的收集,分类收集、分类储存。在访问系统的建立过程中,应注重不同权限访问内容的层次建立,对于相关的管理人员,可以进行数据的访问和编辑,对于电力系统的内部人员,有较大的访问权限,而对于非电力行业的人员,比如普通的用户,也有一定的访问权限,可以查看部分内容,并且对于来访人员,设置相关的来访反馈机制,重视他人对于电力档案的信息化建设的意见和建议。通过多种途径实现与其他单位的数据交流工作,比如设置VPN访问通道等等。最后,还要注重数据分析系统的建立和完善,即利用计算机技术,建立相关的数据分析模型,对收集到的电力工程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找出工程存在的漏洞,或者推广成功的工程技术,并且利用智能化的分析系统,辅助相关的工程设计和建设。
2.2 推动信息化统一标准的建立
电力档案的信息化建设,各个单位和部门之间的信息数据的交流互通是重要的内容,因此在信息化建设中,要注重整体标准的统一性和相关数据的规范性。比如,在遵照国家相关规定的情况下,统一数据概念的表达与记录,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通用的电力档案信息化建设相关录入和存储标准,对于电力工程的相关技术、设备等做统一的命名,甚至对于相关建设中的信息存放、信息整合、信息安全管理等,都出台明确的统一的规定。在实际建设中,不同的企业应参考国家标准,对自身不符合标准的地方进行改正,实现全国电力档案信息化建设标准的统一,推动全国电力档案的整体化布局的实现,实现不同单位之间的密切合作。由于我国电力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地域差距明显,因此应该在综合考虑的情况下,制定信息化建设的最低标准,以推进电力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整体进程。
2.3 打造专业的信息化电力档案管理队伍
电力档案的信息化建设离不开专业的技术和管理人才,因此在建设和管理的过程当中,要打造专业的建设和管理队伍。首先要重视电力档案信息化的建设,着重关注相关人员的信息技术能力,进而推动整个队伍综合素养的提升。其次,要着重引进相关的专业人才,既有良好的档案管理能力,也要有丰富的计算机知识,还要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和责任意识。再次,对相关的人员,要加强岗位技能的培训,包括专业知识的学习和讲解、具体实操技能的锻炼、培养其信息安全管理的意识,并重点培养其互联网意识,以推动电力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进一步升级。最后要设置完备科学的考核机制和奖惩机制,对于工作表现好、考核成绩优秀的人才,给予升职加薪等奖励。
2.4 完善电力档案信息安全防护体系
电力档案的信息化建设中面临着多种多样的信息安全问题,因此要结合实际,完善相关的安全防护体系。首先要有明确的信息安全防护条例,包括相关设备的保密操作、针对相关人员的保密条例等。其次要有完备的防护系统,包括信息数据的多重备份和数据恢复系统,防止数据的意外丢失,包括不断更新的防火墙和病毒库等系统,确保实时防护工作的效率,还包括数据库访问准入的多重身份验证以及内网外网的规范操作系统等,确保数据不会损失,也不容易出现信息泄露和被黑客攻击的问题。最后要建立相关的预警机制,设置相关的紧急预案,并进行不断的演练,一旦数据安全出现问题,能够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参考文献
[1]吴以琳.电力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初探[J].办公室业务,2019(24):112+127.
[2]刘宇.推动电力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 促进档案开发利用[J].时代农机,2018,45(10):216.
[3]高子静.推动电力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 促进档案开发利用[J].档案学研究,2017(S2):32-35.
[4]陆岫昶.电力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分析[J].通讯世界,2017(14):191-192.
[5]王依琦. 电力档案信息化建设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