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教材插图,培养思维品质

发表时间:2021/1/13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20年10月   作者:丘锦凤
[导读] 思维品质是英语学科四大核心素养之一,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是提升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结合人教版《英语》教材中的教学例子探讨老师如何利用教材插图,通过对图片中细节、兴趣、内容、难点、差异、动作的挖掘,培养学生的推理性、灵活性、创新性、深刻性 、延展性、敏捷性。

光明新城小学  丘锦凤

【摘要】思维品质是英语学科四大核心素养之一,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是提升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结合人教版《英语》教材中的教学例子探讨老师如何利用教材插图,通过对图片中细节、兴趣、内容、难点、差异、动作的挖掘,培养学生的推理性、灵活性、创新性、深刻性 、延展性、敏捷性。
【关键词】教材插图  思维品质
        一、利用插图,探寻细节,培养学生的推理性思维
        推理是一个或几个已知的判断,推导出一个未知的结论的思维过程。推理能力的高低关系着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如三年级下册Unit 3 At the zoo中part A Let’s talk和let’s learn 。见图一。它的核心句型是It’s…and…,直接呈现bear. It’s short and fat.而长颈鹿头顶上方有一个问号。教材编者为什么凸显这个白色的问号呢?

       
        是用这个细节来暗示长颈鹿的高度,帮助学生理解文本的内容。而另一幅有两只猴子的图片,一只瘦猴子的头顶上有一朵云,联想到香蕉,只能想,不能吃,没得吃,从而推出这只猴子为什么瘦。而与旁边坐着吃香蕉的猴子形成鲜明的对比。根据此关键细节信息,推理出胖与瘦。结合插图就可以拓展,生成了下面的对话:
        T: Look at that bear.
        S: It’s short.
        T: Look at that giraffe.
        S: It’s tall
        T: Look at that monkey (吃着香蕉的猴子)
        S: It’s fat
        T: Look at that monkey(联想吃香蕉的猴子)
        S: It’s thin。
        通过对插图的深度理解,老师引导学生看猴子,发散了学生的思维,顺利过度关键句型,”Look at that monkey. It’s thin”.整个课堂教学过程层层深入,培养了学生的推理能力和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二、关注插图内容,发挥想象,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
        创新就是在创造的基础上,还包含对原有事物再次发现与重新组合,使其达到优化。教师应合理利用插图的内容来创设与学生交流的情景,引导学生在情景中围绕核心句型进行有意义的操练,积极思考,训练创新性思维。如人教版《英语》(下同)三年级下册Unit 5 Do you like pears?中 part C story time 的插图见图二。

       

        教材文本以自助餐为主线。引入Zoom和Zip就餐,要求学生掌握Do you like….? I like ……..等目标,在故事中表达学生还需回答What does zoom eat? What does Zip eat?文本中出现了It’s 8 dollars, It’s cheap 等语言信息。如果教师能深入挖掘文本内容,抛开简单回答问题,让学生发挥想象,不但可以理解原有的文本内容,而且还可以激活文本,使其更富有创新性。使原来的故事性文章拓展,创新成情景对话形式。如:
        S1: Hello! Can I help you ?
        S2: I want some chicken and a hot dog.
        S1: It’s 8 dollars.
        S1: Do you like milk?
        S3: Yes, I like milk, juice and coke.
        S4: I want some bananas, oranges and apples.
        S1: 8 dollars.
        S4: It’s cheap.
        教师借助文本插图,使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展开创新思维,进行语言的输出:同时也激活学生所学知识,有效地把语言知识转化为语言能力。
        三、借助插图,协调动作,培养学生敏捷性的思维
        敏捷性是指思维活动的速度,它反映了智力的敏锐程度。有了思维敏捷性,在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够适应变化的情况来积极地思维,周密地考虑,正确地判断和迅速地作出结论。如:三年级上册Unit 3 B中Let’s do的插图见图三。

       

            该板块的知识目标是用已知的五官单词来引出六个身体部位单词,让学生不仅要熟知表示身体部位的单词,还要听懂一些有关身体部位的指令性语言,并给予正确的反应。
        Clap your hands拍拍你的手
        Touch your head 触模你的手
        Wave your arms挥动你的手
        Shake your legs摇动你的腿
        Shake your body摇摇你的身体
        Stamp your foot跺跺你的脚
        “如果想让学生动起来,要有最大的教学效果,必须让学生做一个主动、知情、清醒的参与者”(程晓堂、刘兆义,2008)因此,笔者在设计这一环节时,充分调动了他们的语言与动作的协调,让他们在跳跳玩玩中运用思维的敏捷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这样不仅锻练他们的手、脚、脑并用的协调能力,同时也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
        总之,教材插图中的每个细节都蕴含着编者的设计意图 ,教师要善于读图,研图,用图。深度开发和利用好图片中的重要信息,拓展好学生思维,激发好学生用英语做事情的热情,促成好学生开展语言活动的能力,同时更进一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  
【参考文献】
1章锡飞 2018,6 月利用教材插图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实践  中小学外语教学
2教育部 2012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
3李长健 2015  巧用教材插图培养思维能力 中小学外语教学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