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军事职业教育运行管控初探

发表时间:2021/1/13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20年10月   作者:徐新原
[导读] 习主席提出要进一步走军队院校教育、部队训练实践、军事职业教育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路子,提高军事人才培养质量。军事职业教育是面向部队的再教育是其中最重要的部分。军委开始利用多种科学途径与先进措施,探索适合我国军事职业教育特点的新型模式,在线课程建设就是其中的一种。强化运行管控,有助于军事职业教育在线课程体系的构建。

国防大学政治学院职业教育中心  徐新原

【摘要】习主席提出要进一步走军队院校教育、部队训练实践、军事职业教育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路子,提高军事人才培养质量。军事职业教育是面向部队的再教育是其中最重要的部分。军委开始利用多种科学途径与先进措施,探索适合我国军事职业教育特点的新型模式,在线课程建设就是其中的一种。强化运行管控,有助于军事职业教育在线课程体系的构建。
【关键词】军事职业教育 在线课程 运行管控
          军队在线课程制作完成后,发布课程体系目录,严格按照标准进行准入审查。建立课程预警与退出机制,完善课程学习统计和评价功能,将学习活跃度、测评满意度较低的课程列入预警名单,对整改无效或不适应军队建设发展需要的课程做下线退出处理。建立常态反馈、定期评估、及时更新的军事职业教育课程联动开发机制,及时用新理论、新技术、新装备、新战法更新充实课程体系和内容,提高军事职业教育时代感和实效性。
        一、学员选课
        依据课程类型,通过军事职业教育军综网平台、互联网平台和“军职在线”手机APP学习在线课程等资源,提供全域全时全员在线课程选课。
        一是要求选课。军事职业教育新型军事人才培养,就是要主动适应部队领导指挥体制、力量结构编成和装备建设发展等变化,紧紧围绕部队需要什么人才就培养什么人才、需要什么能力就研究什么能力、需要什么素质就聚焦什么素质上,尤其要把对提升部队战斗力最重要、又急需、还缺失的内容突出出来。军委训练部要按照不同岗位要求,划分军事职业教育在线课程学习内容,确立岗位学习内容要求;各单位根据个人岗位履职能力提升和职业发展需要,突出聚焦主责主业,要求上报个人年度必修课程学习计划,确保全员参与学习;根据个人岗位任务变化,适时动态进行调整更新选课计划,以保证学习内容始终岗位需求相一致。
        二是个体选课。军事职业教育在线课程建设,根据不同岗位任职要求,重点建设模块化的、以问题为中心的课程,形成“菜单式”课程体系,为个体提供系列课程“菜单”,由个体自主“点菜”使人人感到“有书可看、有内容可学”。具体说,就是按照培养新型军事人才岗位核心能力和职业发展潜力,围绕岗位(专题)设置微专业,从岗位核心能力需求中找出相应的知识点,整合优化后形成军事职业教育微课程,针对个体学习需求的差异性,突出实用性和发展性,建设相应模块化课程(一般由5门左右核心课程构成),最大响度地满足学习者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学员选课可依据自身爱好兴趣,对各类课程内容、学习计划、课程学分和选课要求,有针对性进行在线课程总体学习安排。
        三是专业选课。军事职业教育在线课程建设以学科专业为依托,各类课程建设目标定位准确,教学对象明确,能够切实反映该学科专业前沿理论知识,部队建设需要和教学改革成果,具有很强的专业系统性、完整性和针对性。对此,学员进行选课时,要充分结合自身所从事专业的实际,遴选与自身岗位需求相符的专业课程,通过课程选择学习,不断提升岗位能力素质水平。
        二、成绩评定
        通过军事职业教育在线课程学习,要把新型军事人才学习成果统一标准,纳入任职资格体系,与个人成长进步挂钩,与军官的晋职晋衔选调、专业技术干部和文职人员的专业技术职务任职、士兵选取、改选士官、士官考学等挂钩。
        一是学籍管理制度。建立新型军事人才终身学习账户制度是军队改革建设发展和人才培养规律的必然要求。军委训练部要全面推动构建新型军事人才学籍电子档案,记录新型军事人才学习内容过程、学习成绩和学习诚信情况,形成实现个人成长成才的终身学籍档案制度。
        二是考核考试制度。


军事职业教育倡导终身教育理念,旨在培养岗位适应、素质拓展、能力提升的新型军队人才,这就要求充分发挥好考核考试是学员学习指挥棒作用的优势,积极探索分别检验和综合检验知识、能力、素质的多维考核模式;通过互联网数字平台,跟踪记录学员在线课程考核成绩,利用大数据分析,建立更为科学合理的组考模式;通过网上学习,线上考试和线下考试相结合,过程考核和阶段性考核相结合,特别是考察学习内容的相关性和学习过程的持续性,避免考核流域形式,逐步探索出多元化的考核模式;引入远程视频技术进行“面试”检验、引入虚拟现实技术进行“实操”考核,丰富实操教学、考核形式,提升教学效果。
        三是学分银行制度。学分银行制度在地方高校业已成熟,为军事职业教育学分银行制度建立,提供了直接的借鉴与帮助。军事职业教育学分银行是模拟运用银行系统的一种学业成绩管理与教学管理制度,是以继续教育学分认定、积累和转换为主要功能的学习成果管理方法,是终身教育联接贯通各类继续教育形式的“转换器”;要建立军事职业教育信息管理系统,将每次学习数据、考核评估结果、诚信情况纳入学习档案库,在军事职业教育中全面普及学分银行,实行学分制与学年制并行的运行模式,整体评估专业学分、综合学分以及学习诚信情况;要通过学分银行,集中存储和衔接各级各类军事人才学习成果,实现军队人员统一的学分认定、积累与转换;探索国家学分认证、学分互利互换的学分制度。
        三、平台服务
        军事职业教育在线课程运行,需要配套的软硬件设施设备,尤其是信息化服务平台,是军事职业教育在线课程运行的必备条件。我军正处在信息化建设的转型期,各种平台亟待加快升级和建设发展,必须要坚持相对独立与统一共建相结合的原则,统筹利用军队院校教育和部队训练的平台资源,集中建设全军一体、高效运行的军事职业教育技术平台和教学资源数据库,这样既有利于集中优势力量,提高平台建设水平避免低质量的重复建设,也有利于建设标准的规范统一和数据互联互通,打破“各自为政、烟囱林立”的平台分散局面,消除“信息孤岛”,实现各类平台资源共享。
        一是充分利用军综网服务平台。依托军事综合信息网,整合军事教育训练数字资源,在军内网络平台基础上加强互联互通、资源优化整合,建立起全军统一共享的在线学习平台,为官兵真正实现“时时可学、处处可学”的学习环境提供物质支撑;建设军事职业教育在线课程数字中心,完善军事职业教育基础设施;充分利用军事职业教育在线课程学习系统、信息服务系统、教学管理系统、大数据分析系统,统一构建军事职业教育在线课程服务系统,逐步实现全军用户一站式在线服务。
        二是充分利用互联网服务平台。要充分利用军事职业教育在线课程学习服务系统,登录地方在线教育平台、参加互联网在线课程学习,实现互联网与军综网在线课程学习统一管理;采取委托运营、购买服务等方式,开展军队非涉密在线课程教学,为军队人员利用互联网进行军事职业教育学习,提供优质便捷服务;建立健全与国家学习平台相对接和共享的互联网学习平台,充分利用好国家开放学习资源和学习平台。与国家互联网运营商和地方知名在线教育机制构建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机制,为新型军事人才学习提供良好的网络平台。
        三是充分利用配套条件。依据军队建设发展需求,结合军队配套建设,在全军团以上单位和独立驻防营连单位建设在线课程学习考试中心(点);采取配备和补贴相结合的方式,丰富基层学习手段,固定学习终端集中配置与分散配置的举措,丰富学习方法手段;根据军事职业教育的学习“自组织特征”,可在学区或营区利用网络建立相对独立的各种虚拟学习社区和交流互动平台,为官兵学习提供自主性、生活化平台,拓展学习型军营建设空间,创设浓厚的学习氛围。
【参考文献】
1.敖永红,雍成纲,柯水洲等,军事职业教育在线课程建设考量【J】,教育教学论坛,2017(2):250-251.
2.王鹏,在线学习分类评价模型的构建【D】,曲阜师范大学,2013.
3.盛卫超,丁世拥,孙健,对军队院校军事职业教育发展需求的思考【J】,现代教育技术,2018.
【作者简介】徐新原,国防大学政治学院职业教育中心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