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中高年级应用题教学策略探究

发表时间:2021/1/13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20年10月   作者:高爽
[导读] 应用题是立足于生活实际,设置场景和问题,由学生根据题意分析解答的一种题型。因此,应用题不同于计算题,只要掌握了方法,认真计算便能得出结论,在应用题中,起到关键作用的是分析题意,把握要点问题。应用题是小学数学的一个重要部分,不仅占有较大比例,而且在整个数学试卷中难度也较大。应用题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最能体现出数学与生活的关系,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重要性,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能为生活服务。应用题的价值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复兴路小学  高爽 

摘要:应用题是立足于生活实际,设置场景和问题,由学生根据题意分析解答的一种题型。因此,应用题不同于计算题,只要掌握了方法,认真计算便能得出结论,在应用题中,起到关键作用的是分析题意,把握要点问题。应用题是小学数学的一个重要部分,不仅占有较大比例,而且在整个数学试卷中难度也较大。应用题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最能体现出数学与生活的关系,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重要性,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能为生活服务。应用题的价值对小学数学而言是不可忽视的,积极寻找更高效的教学策略帮助小学中高年级学生提升解决应用题的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师目前不断努力的目标。
关键词: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探究
        小学生的思维能力还处于形成阶段,对应用题的理解是影响应用题是否回答正确的最重要的因素。然而,目前的小学数学更注重的是对每一章的知识点重点讲解,力求每一位学生能掌握。应用题一般没有单独成章,而是在每一个章节的最后有应用题的部分,将前面所学应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中,在这一步分钟,出于知识点已经讲解完毕,最终的实际应用部分,教师会相对简单的讲解,接下来类似的题目由学生自己完成。因此对于应用题,许多小学生并没有形成系统的分析解题方法,更多的是凭借自己一时的理解和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然而,掌握应用题解题方法对于真正从容应对应用题是极其必要的。
        一、引导学生收集、处理信息
        每一个应用题都会有比较长的背景介绍,这个介绍里包含了一切信息,最直观的数据信息,隐含在其中的需要挖掘的信息,解决问题的思路信息等等都包含在其中。丰富的信息是好事,但也未必一定是好事。一些难度比较高的应用题,往往会设置迷惑性的陷阱,即一些信息,甚至是数据根本不会被用到,它的出现是对学生惯性思维的考验,更是一种打乱思路的迷惑性陷阱。因此,面对这些信息,掌握收集、筛选和处理的能力是必要的。小学生可能不会有这种观念,教师在解题的过程中要将这种观念运用到解题方法中,传授给学生,引导并培养学生形成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有用信息,为解题服务。
        例如,在学习《分数乘法》这一章中,教师为学生讲解应用题时,如“小明家要挖一条长80米的下水道,第一天挖了全长的1/4,第二天挖了全长的1/2,还剩下多少米没挖?”这道题,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同学们,你们认为哪些数据是有用的,有哪些隐含信息在题目中?请找出来。”相信学生会积极回答,“80米,1/4,1/2”这个答案肯定是有的,但是教师要强调信息的全面性“全长的1/4和全长的1/2”,通过这些信息就能够得出第一天和第二天分别挖了的路程。在这些信息的处理中,思路会更加清晰,甚至挖掘出暗含的信息,对应用题的理解起到帮助。教师将在解题中一步步处理信息的方法展示出来,学生更多会模仿教师,不断提升处理信息的能力。



        二、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分析解题思路
        应用题的解题关键是分析出题目中的要点,明白题目中要考的内容是什么,这对小学生而言是难度很大的。教是需要引导学生如何去分析题意,把握住重点,分析所要考的内容。小学生的思维简单很难从题目中绕出来,甚至会被题目迷惑,不知道要求什么,更不用说分析题意,找到对应的解决办法。因此,这些都需要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做出引导,帮助学生培养分析题意的习惯,并提高能力。
        例如,在学习《圆》的时候,这一章内容丰富,考点也很多,包括对圆的基本认识,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因此,在题意分析的过程中,学生在题意中分析隐藏的要点是什么。在求圆的面积和周长是最重要的点都是求得圆的半径。在分析题意中,学生要讲核心问题放在求圆的半径上。在这个思想的指导下,学生一层层剖析,能抓住核心问题。小学生养成分析题意的能力。
        三、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对应用题的信心与兴趣
        小学数学在小学生的印象中是困难的,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对数学学起来难度比较大,而且,小学中高年级也面临着升学的压力。小学生性格更加欢脱自由,学生会把时间更多分给自己重视并感兴趣的学科。“兴趣是最好的教师”这句话在小学阶段更加明显。兴趣的推动让学生的学习生活不再枯燥,反而得到心灵的宁静和学习效率的提升。再认真学习的努力付出下学生得到的劳动成果会使学生不断培养自己在小学数学学习方面的信心。保持高度的兴趣和信心,才能坚定学生学习小学数学的信念,不被遇到的困难打败。
        例如,教师在讲授《位置与方向》这一章时,教师可以进行采用兴趣小组的形式,小组成员之间相互合作,每组学生依次说出各自的位置,并指出其他组员的位置。同时,也能采用竞赛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在“玩乐”中更加深入了解位置与方向是怎样设置的。真正感受到数学带来的乐趣,学生能更加积极地学习数学,理解数学的意义。除此之外,丰富的数学兴趣活动能增强小学生对数学应用题得兴趣。教师应鼓舞学生学习应用题,培养学生的信心。
        结语:应用题是小学数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小学生的数学影响很大,更是对小学生数学水平的考验。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收集、处理信息;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分析解题思路;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对应用题的信心与兴趣帮助学生不断提升应用题解题能力,不断促进小学中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董显枝,吴永芳.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解决问题的策略思考[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0(1):60.
[2]柴欣欣.小学人教版数学教科书“问题解决”例题的类型及其教学策略[D].云南师范大学,20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