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与祖辈家长沟通的问题及策略

发表时间:2021/1/12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29期   作者:张珊
[导读] 现在很多家庭的父母工作压力大,早出晚归,没有时间接送孩子,大多数幼儿都是祖辈家长接送。
        张珊
        (合肥市青阳路幼儿园,安徽合肥,230000?)

        摘 要:现在很多家庭的父母工作压力大,早出晚归,没有时间接送孩子,大多数幼儿都是祖辈家长接送。很多时候,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幼儿园教师会利用入园和离园的时间与祖辈家长沟通。而祖辈家长工作又是如何有效开展的。本文笔者将从幼儿园教师与祖辈家长沟通存在的问题、原因分析出发,尝试探寻做好祖辈家长工作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祖辈家长工作;家园共育;有效性;支持策略
        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 年轻父母的工作压力日益增大, 相当一部分的祖辈家长成为接送、陪伴、照顾幼儿的“ 主力军”,祖辈家长工作如何开展? 因此,做好祖辈家长工作已经成为幼儿园家长工作中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
一、当前幼儿园祖辈家长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双方彼此缺乏信任和了解
        幼儿园教师与祖辈家长的年龄存在较大的差距。多数幼儿园教师认为祖辈家长不理解幼儿教育工作,导致她们不愿意与祖辈家长沟通相关问题。另外祖辈家长年龄大,记忆力差、身体灵活性不高,所以教师不建议祖辈家长参加幼儿园相关活动。祖辈家长也普遍认为幼儿园教师较为年轻,育儿经验不丰富。而且,幼儿园活动以游戏为主,并没有像中小学那样用分数作为评价幼儿的标准。所以祖辈家长认为幼儿在幼儿园的活动就是简单的游戏和生活,没有认识到幼儿园是兼顾保育和教育的场所。更没有认识到幼儿园教育在幼儿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另外,祖辈家长对孩子的隔代教育存在着严重的溺爱现象。以上因素均影响了教师和祖辈家长的沟通,导致彼此之间缺乏了解,双方更没有建立信任。
        (二)双方的沟通方式和内容单一
        在沟通方式上,教师与祖辈家长多在接送幼儿时与对方口头交谈。由于祖辈家长信息技术使用能力不强,大部分祖辈家长的QQ、微信、视频会议使用频率不高。所以,除了口头沟通以外,教师与祖辈家长沟通时大多使用电话沟通。在沟通内容上,教师与祖辈家长一般以幼儿的身体和生活情况为主要沟通内容。
二、促进教师与祖辈家长有效沟通的策略
        (一)明确幼儿园职责,发挥引领作用
        幼儿园作为幼儿教育、教师管理、连接家庭和社会的主要部门,幼儿园的态度会影响教师和祖辈家长的观念、看法。幼儿园需要采用恰当的方式调动教师与祖辈家长沟通的主动性,为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提供积极因素。  
        1.定期召开有关家园沟通的培训
        幼儿园应每学期定期组织召开教师沟通培训活动,以沟通技巧和实践练习为主,综合提高教师的沟通能力。进而提升教师主动沟通意识,转变她们的沟通态度,全方位提高教师与祖辈家长沟通的技能技巧。
        2.开展针对祖辈家长的专题讲座
        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祖辈家长对幼儿关键期教育理念并不熟知,通过专题讲座适当丰富祖辈家长的教育理念,使祖辈家长关注幼儿发展的关键期,配合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促进幼儿全面发展。讲座的内容不光是针对教育教学、好习惯培养等内容,还可以是一些跟幼儿息息相关的保健、安全、礼仪等内容。
        3.创设适宜的沟通地点和时间
        幼儿园应为教师与祖辈家长沟通提供合适的沟通时间和适宜的沟通地点,帮助祖辈家长和教师在充足时间内,安安静静地、心平气和地沟通。此外,要求教师一定要根据幼儿的情况及祖辈家长的性格特点,提前准备好约谈内容,设计好谈话环节,这样会更加有的放矢。
        (二)全面提高教师的沟通能力
        为了提高教师与祖辈家长沟通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全面性,以及进一步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教师的沟通能力。

 
        1.通过学习掌握沟通技巧,提高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改善教师与祖辈家长沟通的现状,除了要细致观察幼儿,了解幼儿,照顾幼儿之外,需要教师通过不断地学习理论,加强实践演练沟通技巧,并不断地反思,总结经验。为实现与祖辈家长有效沟通打下坚实基础。此外,教师需研读国家颁布的教育政策与法规,明确按国家规定的要求开展教育活动。教师还要密切关注与学前教育相关的政策、信息,保障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的与时俱进。
        2.秉持耐心热情的沟通态度
        教师与祖辈家长沟通时要在尊重的基础上,充分的从祖辈家长的角度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而且,教师每天要用热情并充满活力的笑容面对祖辈家长,使其感受到教师对育儿工作的激情,进一步拉近教师与祖辈家长间的距离。
        3.邀请祖辈家长积极参与幼儿园活动
        教师要定期召开家长会和组织祖辈家长定期参加家长学校、家长知识竞赛家长开放日等活动,帮助祖辈家长详细的了解幼儿的学习、生活及日常活动,通过对教师工作、教育理念的理解,提高自己的教育认知。
        教师也可以邀请祖辈家长走进幼儿课堂,借此形式发挥祖辈家长的自身优点,让祖辈家长分享自己的育儿经验。这样有利于加深教师和祖辈家长的亲密度,帮助祖辈家长深入了解幼儿园工作。但是,教师在课前要和祖辈家长共同进行活动设计,严格按照幼儿课程活动设计的每个环节进行,这样才能帮助祖辈家长改变“幼儿园就是随便玩玩”的观念。
        4.拓展与祖辈家长的沟通内容
        对于祖辈家长来讲,幼儿在园的日常生活状况是他们最关心的事情。对于幼儿的社会性行为发展情况和教育理念均不作过多交谈。所以教师与祖辈家长沟通时,要将幼儿的生活情况、身体情况作为沟通的重点,以祖辈家长感兴趣、关心的话题为中心,将幼儿的同伴交往情况、合作能力等与祖辈家长做深入沟通,使祖辈家长认识到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性。
        5.采用先扬后抑的沟通方式
        研究者认为教师要深入祖辈家长中,在日常的沟通中了解每一位祖辈家长的性格特点,使用“先鼓励后批评”的沟通技能、技巧,耐心地与每一位祖辈家长进行沟通。教师先让祖辈家长看到幼儿进步的一面,然后婉转的将幼儿的不足向祖辈家长转达,并向其简述幼儿出现的问题给幼儿带来什么不良影响,这样才能使祖辈家长接受教师提出的建议。同时,教师要在语言上肯定祖辈家长的工作,提高祖辈家长的自我成就感。另外,教师还可以给祖辈家长颁发奖状,充分认可祖辈家长对幼儿的教育。
        (三)革新祖辈家长观念,增强沟通的有效性
        为提高祖辈家长与教师沟通的有效性,首先要改变祖辈家长对学前教育的看法,通过与教师沟通加强自身对幼儿教育的了解,使其认识到学前教育是幼儿教育的基础环节,对幼儿一生的发展均会产生深远的影响。通过沟通增进双方对幼儿发展变化的了解,对幼儿及时施教,促进幼儿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总之,幼儿园教师与祖辈家长有效沟通,教师要耐心的将自己的教育理念和育儿建议传递给祖辈家长,逐渐地帮助祖辈家长理解教师的教育模式。另一方面,当祖辈家长主动向教师询问幼儿的发展情况、咨询育儿难题时,教师要详细分析祖辈家长提出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耐心热情帮助他们解决育儿困难,让家园共育工作真正促进幼儿更全面更和谐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姜杰著.幼儿园教师与家长的沟通艺术[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5.
        [2]魏禹婷.幼儿园教师与祖辈家长沟通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长春师范大学,2019.
        [3]张艳丽,孙丽丽.做好祖辈家长工作  提升家园共育实效[J].山东教育,2019(27):46-48.
        
 作者信息:张珊(1988.3),女,汉族,安徽合肥人,合肥市青阳路幼儿园教师主要研究方向:学前教育。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