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扬
沈阳市第五十六中学 辽宁沈阳 110141
摘要:《新课程标准》提出“自主、合作、探究”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其中自主学习是本质,合作学习是途径,探究学习则是目的,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是常见的,也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普遍表现出更强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思维发散更灵活更敏捷,学习效率有不同程度提升。本文将首先分析小组合作学习的优点,其次分析目前小组合作中常见的误区和不足,最后结合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策略探讨
引言:
在新课程背景下,创新地提出了“自主、合作、探究”三维一体的教学方式,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明确学习任务,加强思想的交流,改变以往囫囵吞枣式学习,提高学习的有效性。这也是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教学要响应新课改所提出的要求,积极对教学作出转变,让学生可以更全面的发展。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优点
1.交流思辨,促进思考:小组合作学习中,小组成员相互之间思辨、探讨,加强思想的交流,擦出更多的思维火花,有利于课程教学的深入探究。
2.新颖有趣,学生主观能动性更强: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普遍存在畏难情绪,即在学生心目中,数学学习非常困难且枯燥,而小组合作学习更加新颖,也会适当减轻学生身上的学习负担,能帮助学生克服畏难情绪,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去探究学习。
3.深入学习,加强理解:不管是在思辨探讨,还是在协作完成的过程中,学生的知识获取都是自己探究来的,思维发散更有效,学习更加深入,能够有效加强对知识点的理解,学习质量更高。
4.竞争和合作促进学习:在小组合作中,以强带弱,或者从小组其他成员身上学到长处补充自身,能够促进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并且在小组之间的竞争中,在表现欲望和集体荣誉感的带动下,也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高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误区与不足
1.太过让学生自主探究:在小组合作过程中,太过于让学生自主学习探究,教师没能做到时时关注,没能够正确引导,小组合作的效率其实并不高,因为即便步入高中,学生的学识基础仍旧有限,对要探究的数学知识点仍旧理解不足,因此虽然在提倡学生自主学习,但教师的科学引导也是必需的。
2.分组效果较差:小组合作学习的前提就是有效分组,如果分组效果较差,小组内的凝聚力不足、学习较差的学生不能融入进去、小组之间实力不均衡,不足以构成竞争关系等,这些都会影响到分组合作的有效性。
3.没有明确的任务分配:要明确的是,虽然在小组合作学习,但小组中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的想法、任务、角色,然后通过思辨、探讨、协作完成,小组中每个个体仍是自主学习的状态,如果小组内没有明确的任务分配,一个教学目标大家一起去做,各学各的,学习较差的学生很容易因此随波逐流,效果不佳。
4.没有体现竞争性: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不同小组之间展开竞争,既有趣又新颖,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果没有竞争性,则没有充足的学习驱动力,会造成一定负面影响。
三、高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有效开展策略
(一)科学、有效分组
小组合作学习的前提就是科学、有效分组,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特点进行分组,这里简单提几个考虑因素:
1.人数最优:根据教学目标而定,如果教学内容较为简单,合作学习时间短,前后桌4人或6人即可,而教学内容较难,合作学习时间较长的话,一个小组以6-10人最佳,如果人数太少不利于思辨、探讨的热情,如果人数太多,学生各执一词,显得太过嘈杂,往往又会降低探讨的有效性。
2.成绩最优:按照学习成绩打乱成组,一个小组中既要有学习较好的学生,也要有学习一般和学习较差的学生,按照成绩最优的分配方式,可以让小组内学习能以强带弱,并且不同小组之间实力相对平衡,能更好地展开小组竞争。
3.学习特点最优:根据数学知识点的不同进行分组,也按照实力均衡的分布特点,例如某一学生函数方面的知识学得好,某一学生立体几何方面知识学得好,分成一组,能够让小组成员相互之间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4.性格最优:在合作学习的小组,最好有一到两名思维活跃,性格活跃的学生,以此来带动小组合作学习的氛围,也最好有一到两名沉稳的学生,避免思维发散太过。
虽然有很多考虑因素,但鉴于教师教学任务重,有时往往只需要考虑其中因素即可,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可以说完成有效的分组,小组合作学习就已经成功了大半。
(二)科学分配任务+自主学习+教师引导
首先,如果是较为复杂、合作学习时间长的学习内容,需要小组中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的想法、任务、角色,然后通过思辨、探讨、协作完成,小组中每个个体仍是自主学习的状态,否则学习较差的学生很容易因此随波逐流。
其次,在于自主学习,最好让学生自主完成合作学习目标,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探究学到的知识点,往往理解更加清晰,记忆也更加深刻。
最后,在于教师的引导,因为学生虽然步入高中,但知识基础仍旧有限,因此虽然提倡让学生自主学习,但教师的科学引导也是必需的,教师需要仔细钻研教材,运用适当的、高效的启发引导,规范学生探究学习的方向,提高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
(三)优化反馈与评价
反馈与评价是教学不可或缺的环节,教师的反馈与评价一方面要对小组合作学习的学习成效进行反馈与评价,帮助学生找出学习中的不足,避免学习问题积累,一方面,要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方法进行反馈评价,帮助学生持续改进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带领学生时时反思,不断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质量和效率。在开展教学评价是教师应该注意将过程当作重要的标准,避免以往是将结果作为评价标准的现象,让教学评价更科学,更有指导性。
三、结束语
综合来说,上文首先提出了高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优点和不足,其次根据不足和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和建议,以合作学习来构建丰富的学习形式,提高教学有效性,对学生的帮助巨大。
参考文献
[1]周宝钢.刍议高中数学教学有效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研究[J].数学大世界(下旬版),2017
[2]夏黎平.浅谈高中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运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