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 达 沈燕彬
中国联合工程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0052
摘要:城市道路设计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程,会涉及很多方面的内容,在目前的道路设计过程中,需要辅助先进的计算机技术,集中使用多种设计手段。智慧交通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泛,而且也在不断的创新中。目前实施的智慧交通,从城市交通大数据到智慧路面、智能信号灯、智能公交、智慧照明等方面,与人们的日常需求结合也更紧密。基于此,本文主要对智慧交通在城市道路设计中的渗透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智慧交通;城市道路设计;渗透
1、智慧交通的概念
智慧交通是智慧城市的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城市智慧化的发展,在城市道路工程中,实现交通智慧化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在传统的智能交通的基础上,充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人工智能及自动控制等技术,通过汇集分析各种交通信息,对交通管理、交通运输、公众出行等交通领域全方面以及道路运维管理全过程进行管控支撑,通过建设实时的动态信息服务体系,深度挖掘道路工程的服务能力,提高城市运行效率,方便公众交通出行,解决如今各大城市面临的交通拥堵等问题,推动道路交通更高效、更安全、更稳定的运行和发展。
2、智能交通控制
说到智能交通控制,大家肯定希望出行时一路绿灯,即所谓的“绿波”。智能信号灯控制系统是综合考虑区域交通流、主要交叉口、道路车辆排队长度、交通流饱和度、总延误、通行速度等方面,以“智能分布式”控制交通流网络平衡技术,进行交通流的绿波控制和区域控制。根据区域交通工程现状,以及未来一体化交通管理平台的建设,路口信号控制机采用SCATS信号机,控制机信号经光缆上传至交通指挥中心。交叉口的相应绿灯时间设置,是按照各相位饱和度相等或接近的原则,确定每一相位绿灯占信号周期的比例。随着信号周期的调整,各相位绿灯时间也作相应变化。针对主要交叉口,由于交通相对繁忙,设计在非机动车道设置了视频检测系统。视频检测系统由摄像头、显示屏和语音提示器组成。如果非机动车或行人闯红灯,系统就检测并显示出闯红灯人员的画面,同时可伴随语音提示,提醒闯红灯者返回停车线内,语音可设置如“您已越线,请退回”,可以根据区域特色做调整。为减少对附近居民影响,建议语音提示开启时间为每天早七点晚八点,也可以根据路段具体情况做调整。
3、智能公交
随着“公共出行,绿色交通”理念逐步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公共交通作为主要出行模式,因此公交站台作为候车的重要场所,是特定的公共设施,公交智能化是公共交通发展的必然模式,它对减缓日益严重的交通拥堵问题有着重大意义。目前我们大部分一线城市现在都已经实现了公交智能化。智能公交站有如下特点:及时信息发布、实时显示公交车站到站预报、移动智能监控、信息采集与显示转换自如、多媒体信息服务平台、公交站台显示屏人机交换信息传递、以及智能站牌应用窄带物联网NB-IoT、4G网络。目前多数城市正在实施智能公交系统,新建道路必须实施智能公交,而老城区正在分批次改造中。部分道路设计,根据要求设置候车亭、站牌、候车棚、休息凳、照明、信息服务、垃圾箱等设施,也增加了报警求助系统。每个站台长度控制在35m,采用“三大两小”形式,即三块广告大牌、两块路线信息小牌、一块智慧中牌布局。
4、智慧照明
现有路灯系统及管控模式,制约了路灯建设发展,对管理部门造成了很多困扰。
道路照明采用智慧照明,解决了路灯的现状问题,其监控系统具备远程监控功能、实时性,具有单灯、组控管理能力,并且可以集中管控群灯以及线路,同时具备数据监测管理能力。道路可采用智慧照明,并且与智慧灯杆相结合的模式。
5、并杆设置-复合型智慧灯杆
考虑到现状道路上路灯、监控探头、信号灯等杆件林立,不仅严重浪费了资源,也影响了交通视线、城市整体美观。多地已经开始实施实行并杆,即把交通信号灯、标志牌、交通监控、环保监测、照明、旅游标志等各类杆件规范合理归并设置。根据并杆要求,光明南路二期道路交叉口在把路灯、交通标志牌已经信号灯、监控探头等多种杆件合并在一种基础设施上,并杆设置复合型智慧灯杆。照明灯杆采用铝合金材质复合型灯杆,通过集成4G基站、智能监控、一键求助、标志标牌、信号灯、互动媒体等功能,以减少道路各类设施立杆数量,提高道路整体景观的美观性和协调性。复合灯杆的功能将根据所处区域的需求确定,并且根据功能需求,同步进行相应的管线设计,以便复合灯杆加载功能的传输管道与路灯管线同时预埋。所有复合灯杆采集到的信息数据均与政府的信息平台进行数据交互。道路设计时进行并杆专项设计,遵循了应并则并、能并尽并、充分性、综合性等原则,统一选取符合地方要求的灯杆形式。
6、智能交通标志标线
对于任何一个城市来说,交通安全设施都是最基本的民生设施,其主要由标志标线、视线诱导设施、护栏以及防眩光设施等构成。城市道路交通安全设施具有较多种类,不同的种类具有不同的功能,但是其应用的主要目的都是保障城市交通畅通无阻,提高道路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交通安全设施作为城市交通系统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居民安全出行的重要保障。实际应用中主要体现在智能交通标志牌和智慧斑马线的应用上。
6.1智能交通标志牌(即数据融合-智能网联交通诱导系统)
智能交通标志牌即数据融合-智能网联交通诱导系统。随着智能交通技术的推广应用,智能网联交通诱导系统也应运而生。智能网联交通诱导系统即将基于交通数据分析的交通诱导和指路应用的交通标志结合为一体,以实时检测、交通预测、路径仿真为基础,利用云平台实现各种信息的交汇融合,依据分析决策模型形成诱导策略,利用智能交通标志实现外场信息发布。系统由云平台和路侧端组成。云平台进行信息汇聚、融合和分析决策,并通过互联网向导航、网络媒介等渠道发布信息,路侧端主要以主动发光可变信息标志实施外场信息发布。
6.2智慧斑马线系统
智慧斑马线的设置,分为有交通信号灯路口和无交通信号灯的两种场景。针对有信号灯的路口,智慧斑马线系统由LED发光地砖灯(箭头灯)、系统控制箱及现有交通信号灯系统组成,LED发光地砖灯根据人行信号灯情况设置,当检测到人行信号灯为绿色时,LED发光地砖灯显示绿色(或者自动点亮),否则LED发光地砖灯则显示红色或者自动熄灭。在无交通信号灯路口,智慧斑马线系统由系统控制箱、行人检测摄像机、LED发光道钉灯等组成。通过设备检测到人行道上是否有行人,当识别出有行人进入斑马线区域时,LED发光道钉会自动点亮,时间可以根据实际路口的过街时间自行设定。
7、结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过程中,传统的城市交通规则已经不能满足当前智慧城市道路发展的实际需求,城市智慧道路的规划设计都是需要遵循人性化的设计特点,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布局,能够给智慧城市的发展提供基础依据。同时遵循城市交通系统规划的基本原则,有效发挥城市交通的重要作用和自身价值。
参考文献
[1]王东方.城市智慧道路的设计与实践[J].工程技术研究,2019,4(10):206-207.
[2]金尧.探究“智慧城市”背景下的城市道路设计创新[J].低碳世界,2018(9):250-251.